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94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08散文阅读a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关演练08 散文阅读 (A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虎门:海的寻觅陈世旭江与海的交汇处,两面苍茫的岸。历史从岸边出发,岸上的现代风景不断生长,一座城市在历史与梦想交织的波涛中,一次次挥洒让世人惊叹的笔画,如神话流传。短短几十年,一个安宁静谧的渔港小镇,赫然膨胀成为现代工业的庞然大物:水陆空交通无不便捷,是经济最发达区域的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永远向世界敞开大门的经济走廊;歌剧院,主题公园,五星级酒店,高级休闲、度假、商住区鳞次栉比,楼群拥塞若满载的货柜;两级净资产数以亿计的社区所在多有,烟尘和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气息。这是今天的虎门,中国“千强镇”之首。几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来此寻觅

2、财富,寻觅梦想,寻觅纸醉金迷。倚天长望,波澜壮阔,水逐风云,山浮日月,森森寒芒动星斗,风在海的背上寻觅。来寻遗垒残石的创痕?来寻江口掩埋的折戟?来寻屈辱漂浮的碎片?来寻悲壮拍打的海魂?销烟池上的青烟穿透时空。那一片青烟,点燃了整个世纪。钦差大臣在万众簇拥中岿然端坐,骨子里深藏骄傲,佩剑拨动的心事铮铮作响。“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 张开双臂,一手挽住历史,一手挽住未来,与大地作亘古的拥抱,大海和蓝天是永恒的伴侣。战场的回音与苍凉,早已落定。要塞的石板路,沿着校场的断壁残垣盘旋。明坑暗道,铁锁铜关。黑色的硝烟在副将父子头上沸腾,黑色的火药在水师

3、提督胸膛引燃。生铁闪烁黑色的光泽,浸透兵勇的鲜血。将军利剑已经出鞘,砍刀因亢奋而颤抖。孤舟百战久低昂,噀血衔须下大荒,披发何人诉上苍!呐喊刚刚发出便在喉头凝噎,羸弱的王朝怯怯跪下。烈马悲鸣孤绝。号角沉寂,威严沉默。兵已歇,血无痕,唯有海风猎猎。咸腥的铮铮誓言,吹打年年月月。血肉堆垒起记忆的基座,立在中国近代史首页。不朽的断简,留下不朽的刀刻。乍响的惊雷,带着雄浑海风的气息,漫天洒落。掀起将近两百年的帷幕,再也无法辨认所有的细节。平夷靖寇的大炮,怅望着江海。阳光远远斜来,把无边楼宇的森林,笼入茫茫雾霭。海面一片迷蒙,身边人声鼎沸。涛声依旧,皆与血与火无关。节兵义坟,已是如此寂寞。壮士的尸骨在悸动

4、。曾经的漫天火光,留下灰烬覆盖已逝的冬天。那年,壮士倒下,沿着枪弹散射的方向。被罪恶攻陷的城池,是另一种死亡。古老的石碑,裹进丝绸般柔软的烟土。灯笼熄灭。但道路活着。勾勒出大地最初轮廓的道路,穿过漫长的死亡地带,来到我的脚下,扬起了灰尘。不断涌出的泪水,遮不住通向远方的门。古老的炮台上,冰冷的铸铁,保持着冲动,呼唤雷声,呼唤从暴风雨中归来的祖先。千万个幽灵,从地下长出大树,树冠覆盖炮台,根须爬满了老迈的城墙。是谁曾壮烈殉国?是谁曾血染江海?是谁曾让浊泪流过蜡黄的面颊?是谁曾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是什么让那样的清瘦弥坚弥高?销烟池应该是永不愈合的创口,烙在每一张发亮的面额上。炮台上弯月如钩,经历风雨

5、站成路标。折断股肱,只需一纸诏书;倾倒大厦,亦只在转瞬之间。造就一个经济奇迹,只要几十年;造就一个民族精魄,需要几千年!终于明白我们最大的寻觅:不仅仅是拾起历史失落而又复苏的致富梦想,不仅仅是凭吊烈士的热血、忠贞和气魄,最重要的是在这块荡气回肠的土地上站起一个真正身心强健的民族。(选自中国散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中“烟尘和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气息”一句,表明作者对虎门经济发达之后弥漫着一种拜金主义的气息的批判。B“海面一片迷蒙,身边人声鼎沸”“节兵义坟,已是如此寂寞”,繁华和冷漠相对,突出现代人对虎门的贡献,也流露出对过去腐朽王朝的批判。C

6、“炮台上弯月如钩”句子选取的典型的意象炮台和弯月,是屈辱历史的见证,是虎门人内心的伤疤,需要人们铭记。D文章运用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艺术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同时运用景物描写烘托气氛,使文章情感的表达又变得比较含蓄。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3文章的标题为“虎门:海的寻觅”,请结合全文分析,应该寻觅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高雄素描许知远从下午到傍晚,高雄一直在下雨,码头边的大风不断把手中的雨伞吹翻了面。在旗津岛上,我在天后庙中躲雨,在一家叫鸭脚的海鲜店里吃螃蟹,老板祖籍江苏,他的父亲是1949年跟随国民党来台的老兵。“能统一,”他听说我来自北京后说,“柏林

7、墙两边能统一,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行?”也是在风雨中,我来到鼓山上游览“打狗”英国领事馆。“打狗”是原住民的发音,英国人将之拼写成“Takow”,汉字则成了“打狗”。那是个满是农业气息的台湾,北部的基隆被称作“鸡笼”。当日本人入侵之后,“Takow”变成了高雄“Takow”的发音与日文中“高大”“雄伟”的发音近似。“打狗”英国领事馆,是台湾卷入英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遗产。我坐在露天平台的阳伞下,看着雨打院子里的海棠树叶,红楼旁的一面米字旗,被雨淋湿垂落在那里帝国的年代早已退却。才过下午5点,天已近乎全黑。狭长的高雄港,静谧祥和,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

8、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悠然地漂过洋面。我忘记了,是谁唱过一首港都夜雨。在高雄的捷运站(地铁站)里,我碰到了一个热心的年轻人。我们正在找高雄县体育馆那一站。“是在凤山站下,你们是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吧,我也去。”他头发短短的,脸圆圆的,上面青春痘的痕迹尚未褪尽,鼻梁上架一副黑色窄边眼镜,一脸学生的稚气。在车厢里,他坐在我们对面。得知我们来自北京后,他的谈兴变得浓烈。他今年25岁,刚刚从东沙岛服兵役归来,之前他在台北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现在,他正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他想当一名消防队员。“我喜欢苏东坡,”他说,“他写诗、旅行、喝酒,还修缮了西湖,活得真

9、是潇洒。”5年前,他去过江南的苏州与杭州,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和房屋上翘的飞檐,他也发现,上海很现代,比台北的楼更高,灯光更明亮,更富现代气息。他说,很遗憾对这些了解得太少了。10年前他上中学时,台湾的教科书开始不断压缩中国历史的内容,台湾的内容则不断增加,中国变得日益抽象。“北京好像大得不得了。”8月份时他还通过谷歌地图来寻找鸟巢,结果发现这个著名的建筑在北京地图上是那么不起眼的一点。我们还谈起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最近的访问。他不喜欢发生在圆山饭店前的大规模示威,因为那不符合“待客之道”,他也说两岸之间沿袭了共同的语言与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与协商。我喜欢他谈话的方式。或许他缺乏足够的知识背

10、景,却很愿意坦诚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你的意见。台湾南部的高雄,30年前(1979年),正是一群青年,在此进行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挑战国民党当局的行动,开始了台湾的民主之旅。在一张当时的黑白老照片上,我看到了大批手持火把的游行群众,他们脸上是特定时代、特定年纪的意气风发。我和年轻人在凤山站分手了,他打开随身带的折叠自行车,约好我们待会儿在会场见面,然后消失在雨夜中。走前我问他的名字,他说:“叫我鲔仔好了,不是梁朝伟的伟,是鱼字旁的那个,你们好像是叫金枪鱼。”演出因为雨而推迟了,我没见到鲔仔,却一直在想他的父亲必定是位渔民。高雄体育馆前站着另一些青年,穿着黄色的雨衣,正对每一个试图进场的人说抱歉:“演出

11、改成明天了,请到时候来。”我跟着其中的一位进入他们的休息厅,更多的年轻人拥挤在那里,潮湿、嘈杂,还有青春的活力塞满了每个角落。灯光昏暗,我分不清谁是舞者,谁是工作人员。林怀民,这位善于用现代舞蹈来演绎中国古典故事的舞蹈家,原定今夜的这场演出,吸引了附近的两万名观众。我不禁会想,那些儿童的、少年的眼睛,看到舞台中央的表演,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反应,或许他们此刻懵懂无知,但终有一日,埋藏在心底的美,会在这些心灵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吧。(摘编自台湾素描,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对待两岸关系上,海鲜店老板对两岸的统一充满了自信;而鲔仔则对两岸文化的交流充满了期待。

12、他们是台湾现代人的代表。B鲔仔将上海、北京与台北进行比较,感慨大陆的飞速发展与高度现代化是台湾所不能比的,言语中表达了对台湾当局的强烈不满。C从鲔仔的言谈中,可以得知台湾当局在教育上有意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正是这种“”导致双方对对方的了解都不够深入。D虽然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但语言、习惯上还是存在着差别,如大陆的金枪鱼台湾称“鲔”,大陆的地铁,台湾称“捷运”。5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或许他们此刻懵懂无知,但终有一日,埋藏在心底的美,会在这些心灵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吧”的理解。 6作为一个高中生,请你就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提几点合理、可行的建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天 湖海 桀走

13、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你向她走去。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