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37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选择题1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由此可见()只有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社会主义文艺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是无条件的具体的文化产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促进作用深入群众生活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源泉A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艺发展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文艺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错误。优秀的文化产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有促进作用,表述错误。2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与新兴媒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之所以成功“抢走”众多主流媒体的受众,关键在于依靠技术优势实现互动、参与,使单向的内容传送变成双向的交互传播。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新兴媒体的成功之处在于()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A BC D解析:选D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技术优势。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3近来,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粗制滥造,颠覆历史,将革命历史题材武侠化、快

3、餐化,变为纯粹的娱乐品,罔顾公共理性。这启示我们()A历史传承应该坚持与时俱进B影视创作应该坚持百花齐放C文化建设需要弘扬民族精神D影视创作需要注重社会效益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创作不能只看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要重视社会效益。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据此回答45题。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4、化前进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发展本土乡村文化以文化强国为中心工作,全心全意搞好文化建设A BC D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下列能体现文化自觉的是()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A BC D解析:4.D5.A第4题,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确;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向外来优秀文化学习,不能盲目排斥外来文化,不科学,排除;以经济工作为中心,错误。第5题,文化自觉是对文化

5、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切题,不切题;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而非全面继承,错误。6近年来,某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该市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A拓展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B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C是抵御不良文化的重要举措D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解析:选B“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有利于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共文化服

6、务体系,和拓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C项和题意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72015年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目前志愿者正成为美丽的“中国名片”。6 000余万志愿者亲切的微笑和活跃的身影,刻画下中国社会不断迈向文明进步的足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A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能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C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D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不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B符合题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

7、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C不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错误。8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根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这说明该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A BC D解析:选C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到的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错误,该市“弱化大众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9要深入

8、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 BC D解析:选B错误,两者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02015年6月18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出版

9、工作专题会,会上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120种,同时启动“百种经典抗战图书”重印再版计划,为纪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提供文化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启动“百种经典抗战图书”重印再版计划是因为()有利于弘扬主旋律,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该出版计划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是措施,不选;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

10、本任务,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112015年9月9日,习近平通知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研修班教师回信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国培计划”是指国家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国家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到2014年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实现了对中西部640万农村教师培训一轮的目标。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

11、的重要因素A BC D解析:选C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符合题意。12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魄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魄健体”的措施有()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属于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投融

12、资体系建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利于“强魄健体”,正确。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说法错误。奏响主旋律是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说法错误。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年来,出现了红高粱、南京1937、驼哥的旗、死无葬身之地、铁道游击队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这些优秀作品,总的来说有几点很突出,即写英雄力避简单化,写奉献力求人性化,写觉醒重在草根性,写历史善用辩证法。与此同时,有些抗日剧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剧情被观众诟病不已,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

13、。抗日神剧的特点可用“四化”形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作品的立意、思想与舞台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抗战文艺作品必须是严肃的,创作要做到“四有”,即“有神”“有骨”“有肉”“有心”,找准题材和主干,讲好故事,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加艺术积累,潜心创作,厚积薄发,真正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1)结合材料,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抗战文艺作品创作做到“四有”的意义。(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减少“抗日神剧”提出两条建议。解析:第(1)问考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等内容

14、。在回答时,一定要从结合材料的“四有”进行回答。第(2)问是开放型试题,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答案:(1)抗战文艺作品创作做到“四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2)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对抗日剧进行审查,整治“抗日神剧”。文艺创作人员应强化社会责任感,提供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作品。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宁夏某地

15、通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两大工程,传递正能量。一是实施孝德、诚德、仁德、爱德、礼德等“五德工程”。为推进这一工程,该区实施评选“孝德之星”“美德之星”活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通过设置光荣榜、编写通俗读物、印制宣传品、举办道德讲堂等形式,让这些人的先进事迹走进千家万户,使各类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应有的尊重。二是实施“春雨工程”,动员辖区文明单位向农村捐赠书报和文体器材,为文化基础薄弱的“干旱”地带“增雨”,进而实现城乡文明资源共享。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地实施的两大工程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解析:首先明确材料中该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