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1264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第2课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探究,典例研习,实验基础 解读实验萃取精华,实验探究 探寻结论提升精度,(2)第二种是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二、误差分析,三、注意事项 1.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应该在连入电路之后在拉直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至最大. 4.电流不宜太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金属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点评:方案一、二测电阻原理简单,但测量数据偏少,误差较大. 方案三:

2、运用单一电表,测量电流(或电压)与金属丝的某量(如长度)的对应数据,画出它们间的关系图像,运用其基本原理,推导出图像中的斜率、截距的意义,由此求出其电阻率. 点评:该方案利用实验的基本原理,但确定图像的截距、斜率的意义时知识的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典例研习 通法悟道拓宽思路,类型一,仪表读数及电路选择,【例1】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利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螺旋测微器示数及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如图所示,则可读出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金属丝的电阻值是 .除此以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电路选择电流表 (选填“内”或“外”)接法.,答案:1.400 1

3、1.4 金属丝的长度 外,规律方法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先在固定刻度尺上读出整0.5 mm的部分,然后在可动刻度尺上读出不足0.5 mm的部分,读可动刻度示数时还要注意估读一位数字.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尺上的读数+可动刻度尺上的读数精确度.,类型二,仪器的选择和实物连接,解析:(1)由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3 V,故电压表选A;估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 A,故电流表选C;由于本实验采用限流式接法,故滑动变阻器选择E. (2)错误: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答案:(1)A C E (2)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规律方法 滑动

4、变阻器的选择及连接 在限流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一般选总阻值和待测电阻阻值相近的;分压式接法中,选用总阻值较小的,实验中可方便调节.,类型三,实验原理与电路设计,解析: (1)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要从零开始,所以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方便操作,选择电阻较小的,故A正确.,答案: (1)A,解析: (2)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因为电流表内阻和小灯泡电阻相接近,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B正确.,(2)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 (填字母代号).,答案: (2)B,(3)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这个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1.5 V,则小灯泡在该温度时的电阻是 .随着电压增大,温度升高,小灯泡的电阻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3)10 增大,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