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0278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1)人民版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986年在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材料一: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英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一个苏联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们

2、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1、改革的背景,材料二: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的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苏联,从新西兰搞肉!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1)材料反映的苏联经济状况如何?,1、改革的背景,赫鲁晓夫(18941971),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

3、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改革的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阅读教材,回答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开展种植玉米运动,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2、改革的内容,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2、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2、评价其改革,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改革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未能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其他原因: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关

4、于社会主义的看法仍然停留在斯大林阶段; 改革措施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 涅伊兹维斯特,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鲁晓夫毁誉参半的一生。,赫鲁晓夫富有惊人的幽默感、敏捷的才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以及残暴的权欲,在这些方面,我所见过的领导人中,没有一个能同他相比。 身材粗胖的赫鲁晓夫一跳上政治舞台中心,就不拘行止、言谈失检、夸夸其谈,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模式,这使许多人不拿他当回事。,生活杂志称他为“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5、时代杂志称他为“硬提拔上来的人”。 西方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赫鲁晓夫连给斯大林擦皮鞋都不配,更别说接替他的职务了。,是他建筑了柏林墙; 是他在古巴部署核导弹; 是他使苏联大规模扩充战略核武器,使苏联从古巴导弹危机时期同美国一比十五的不利地位转变为今天这样相当显著的有利地位; 是他同肯尼迪总统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消除了笼罩在苏联上空的斯大林主义的神秘气氛; 是他揭露了斯大林,从而永远破坏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赫鲁晓夫的同台为什么要赶他下台,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他们对赫鲁晓夫那种反复无常和难以预测的管理国家的办法感到越来越不舒服;第二,赫鲁晓夫的小丑形象以及他对外国客人的侮辱可能暂时

6、把他们的同僚们逗乐,但是有着强烈自卑感的俄国人希望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1959年,美国在莫斯科举办展览,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在厨房设备厅里展开了“厨房辩论”。站在尼克松背后的苏联官员勃列日涅夫涅夫,当时尚属无名之辈。,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2006年12月19日,环球时报以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为题,对其进行了全面评解。文章说,民意调查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执掌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而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任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有

7、人说过,勃列日涅夫是在斯大林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比较典型的党的领导干部,他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执行者,但绝不是一个合适的领袖人物。他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按陈规办事,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从不采取急进冒失的举动。他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先让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苏联在不恰当时候让不恰当的人做了最高领袖。勃列日涅夫能领导苏联扭转赫鲁晓夫改革留下的混乱局面吗?,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改革的成效:,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

8、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1、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3.改革的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改革使苏联陷入困境。,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居世界第88位。 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 国际关系:“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内外交困,危机四伏,1、改革的背景:,经济改革失败,政治改革,2、改革的内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发表,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苏联国旗,俄罗斯国旗,戈尔巴乔夫其人直到前苏联社会主义大厦倾覆时才最后说出:“我一生的主要事业已经完成了。”原来他的本意就是要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他在回忆录中坦率承认,他是从大学时代开始对社会主义开始怀疑的,并认 为:“只有从这个制度的顶端,才能有效地改革这个制度。”他一生的事业确实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