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027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8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铜及其化合物,第8讲 考纲导视,基础反馈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将 Fe(NO3)2 样品溶于稀 H2SO4 后,滴加 KSCN 溶液,观 察溶液是否变红,可以检验 Fe(NO3)2 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2)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答案:(1),(2),(3),(4),(5) (6),2铁、铝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答案:常温下铁、铝遇冷的浓 H2SO4、浓 HNO3 时表面会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化学上称为钝化,属于化学变化。,考点一,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 一、铁

2、,1物理性质。,银白,良好,铁是_色金属,具有_的导电性、导热性和 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2与非金属反应。,Fe2O3,(1)与 O2:常温下 Fe 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 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与 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与 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与 H2O 反应:3Fe4H2O(g),_。,Fe3O44H2,4与酸反应。,FeH2SO4=FeSO4H2,(1)非氧化性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稀硫酸)_。 (2)氧化性酸。 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NO3)32H2ONO,与少量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8H

3、NO3( 稀)=,3Fe(NO3)24H2O2NO。,钝化,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_。,Fe4HNO3(稀)=,FeCuSO4=,2FeCl3Fe=3FeCl2,5与盐溶液反应。 (1)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2)与 FeCl3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eSO4Cu,二、铁的氧化物,铁红,磁性氧化铁,黑色,红棕色,黑色,FexOyyCO,三、铁的氢氧化物,白色,红褐色,难,Fe(OH)22H= Fe22H2O,Fe(OH)33H= Fe33H2O,Fe(OH)33H= Fe33H2O,2Fe(OH)3 Fe2O33H2O,【考点集训】,答案:D,例2(201

4、5 年新课标卷)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解析:稀硝酸与过量的Fe 粉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 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 溶液后,不变红色, A 错误;Cu 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 铁,无黑色固体出现,B错误;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 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C 错误。,答案:D,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加热蒸干 FeCl3 溶液的方法制备无水 FeCl3固体 B配制 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Fe和稀盐酸 C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 D苯酚和甲苯遇F

5、eCl3均显紫色 解析:FeCl3 溶液加热蒸干时发生水解最终生成Fe2O3,A 项错误;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水解可先用浓盐酸溶解FeCl3 再稀释,但不需要加入Fe,B项错误;甲苯遇FeCl3 不显色, D项错误。 答案:C,思路指导: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都不溶于水,活泼金属氧化,物除外。,解析:B 项MgCO3加入NaOH溶液浸泡,可以转化为更难 溶的Mg(OH)2,属于难溶沉淀的转化,B项正确;Al2O3不能与 水直接反应制得Al(OH)3,C 项错误。,答案:C,考点二,“铁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知识梳理】 Fe、Fe2和 Fe3之间可相互转化,相互间能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

6、5)Fe2被浓硝酸氧化:_。,(6) Fe2被氧气氧化:_。,1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氧化剂反应生成 Fe3。 (1)Fe2被氯气氧化:_。 (2)Fe2被溴水氧化:_。 (3)Fe2被高锰酸钾氧化:_,_。,(4)Fe2被稀硝酸氧化:_,_。,2Fe2Cl2=2Cl2Fe3,2Fe2Br2=2Br2Fe3,4Fe2O24H=4Fe32H2O,2Fe3有较强的氧化性,与还原剂反应生成 Fe2。,(1)Fe3被 Fe 还原:_。 (2)Fe3被 Cu 还原:_。 (3)FeCl3 中滴加氢硫酸,溶液变浑浊:_,_。,(4)Fe3能使淀粉KI 溶液变蓝:_。 (5)SO2 通入 FeCl3 溶

7、液中:_,_。,2Fe3Fe=3Fe2,2Fe3Cu=2Fe2Cu2,2Fe3H2S=2Fe2 S2H,2Fe32I=2Fe2I2,【考点集训】,例5(2015 年浙江卷)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 (主要成分为 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 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选用铁粉 B固体 1 中一定含有 SiO2,控制 pH 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OH)3,进入固体 2 C从溶液 2 得到 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 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 1 中直接加 Na

8、OH 至过量,得到 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 FeSO47H2O 答案:D,归纳总结,解析: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 加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 含有Fe2;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 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 Fe3,可能含有Cu2,一定含有Fe2。,答案:B,例7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解析:用KSCN 溶液可以鉴别Fe3与氧化性无关,A项错 误;用淀粉-KI 试纸无法鉴别FeCl2,B项错误;氯气与铁反应 生成 FeCl3,C项错误。 答案:

9、D,方法技巧,答案:12 滴 KSCN 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紫红色褪去,考点三,铜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 一、铜 1物理性质。 铜是紫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不能被磁铁吸引。,2化学性质。,(1)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与 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与氧化性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浓硫酸:_。 浓硝酸:_。 稀硝酸:_。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的方程式:,AgNO3:_。 FeCl3:_。,2CuO2 2CuO(黑色固体),CuCl2 CuCl2(棕黄色烟),Cu2H2SO4(浓) CuSO4SO22H2O,Cu4HNO3(浓)=Cu(

10、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2AgNO3=Cu(NO3)22Ag,Cu2FeCl3=CuCl22FeCl2,二、铜的化合物,1氧化铜和氢氧化铜。,2.铜盐。 (1)Cu2(OH)2CO3 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的主要成分, 它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受热易分解:,Cu2(OH)2CO3,2CuOH2OCO2。,(2)无水 CuSO4 遇水变蓝色(生成 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CuSO45H2O 受热易分解:CuSO45H2O,CuSO4,5H2O,蓝色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粉末。 (3)铜盐溶液有毒,主要

11、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 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利用了它的这一性质,用 胆矾、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毒。,【考点集训】 例9(2015 年福建卷)纯净物 X、Y、Z 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可能是金属铜 CZ 可能是氯化钠,)。 BY 不可能是氢气 DZ 可能是三氧化硫,解析:若X 是Cu,Y是Cl2 ,Cu在Cl2 燃烧产生的Z是 CuCl2,电解CuCl2溶液产生Cu 和Cl2,符合上述物质转化关系, A 正确;若X是Cl2,Y是氢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 Z是 HCl,电解HCl 的水溶液,产生氢气和氯气,符合上述物质转 化关系

12、,B 错误;若Z是氯化钠,则X、Y 分别是Na和Cl2中 的一种;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会产生氢气、氯气、氢氧化钠,不 能产生金属钠,不符合上述物质转化关系,C错误;若Z是三 氧化硫,而X、Y 分别是O2和SO2中的一种,SO3溶于水产生 硫酸,电解硫酸溶液,实质是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不能 产生O2和SO2,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D错误。,答案:A,易错警示,Cu与S发生反应得到的是Cu2S 而不是CuS。,下列有关判断中不. . . 的是(,例10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 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正确,)。,A溶液 A 和 B 均可以是盐酸或 NaOH 溶液 B溶液 A 和 B 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若溶液 B 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方案更便于实施,解析:铜铝混合物与盐酸或NaOH 溶液反应时,均只有Al 参加反应,因此A正确;若A、B 均选用稀HNO3,则两种金 属均可反应,方案中无固体剩余,B错误;当B 选用浓HNO3 时,铝钝化生成氧化膜,所测铝的质量偏大,则铜的质量分数 偏小,C正确;方案需收集气体,并需要将其转化为标准状 况,不如方案称固体质量方便,D正确。,答案:B,例1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铁的 氧化物和硅的氧化物。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