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228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测试时间:150分钟评价分值:150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胸脯/黄埔 墙隅/喁喁私语B蚍蜉/纰漏靛蓝/白洋淀 下载/千载难逢C气氛/汾阳慑服/嗫嚅 否认/臧否人物D泥土/拘泥誊写/藤蔓 对峙/有恃无恐 解析:C项,fn/fn,sh/ni,fu/p;A项,chng/pn,p/p,y;B项,p/p,din,zi/zi;D项,n/n,tng,zh/sh。答案:C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广州珠江西堤码头因勇救落水青年陈永标而壮

2、烈牺牲的武警英雄郑益龙在面对他人危难时,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大爱、至善。那份对道义的耿耿忠诚,是不容置喙的。从落水者跌入江中,到被郑益龙跳江抱住的瞬息之间都体现了他对救死扶伤的义无反顾的人品,我们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他的事迹感动了南粤,感动了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名字也会像其他千千万万的烈士一样,刻进人们的心底。A耿耿忠诚 B不容置喙 C义无反顾 D肃然起敬解析:B项,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此处应该用“不容置疑”;A项,耿耿忠诚:表示忠诚;C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D项,肃然起敬:十分恭敬的样子。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已经成

3、为一种惯例,美国政府认为进行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各机构发现官员职责与其个人财产利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B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说主题是“讲故事的人”,他表示,他要用他的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善恶美丑。C今年春节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蔓延到国内多座城市。尽管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机动车尾气排放依然成为众矢之的。D今年全国期间,各新闻媒体全方位地践行改文风精神,报道的公信力、涉及范围和感染力显著提高,是新闻界改进新闻文风的一次成功实践。解析: A项,句式杂糅;“目的是旨在”删掉其中一个;B项,不合逻辑;“揭露和鞭挞美恶善丑”中“善”和“美”不合逻辑;D项,搭配不当

4、;“涉及范围”和“提高”搭配不当。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 B C D解析:我们可以先判断短文的文体,再据文体特征进行判断。此题材料为议论性的,可以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入手。如中的“然而”表转折,和应该形成并列意,

5、在后,紧跟,依据后文的“也”表明应该在的后面,在之前,为总括句,最适宜位于句首。答案:B二、阅读理解(共6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共23分)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六

6、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

7、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注:鞫(j):审问。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史弘肇领侍卫亲军领:统率B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预:干预C旬间民尽复业旬:十天D士君子以此多之多:赞美解析:B项,预:参与。答案: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为遣愁文以自解当与振举,以成朕志B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C无敢忤其意者 居正以计缓

8、其事D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 因服丹砂遇毒解析:A项,连词,表目的,“来”。B项,助词,“的”;代词,“他、他们”。C项,代词,“他的”;代词,“那”。D项,连词,“于是、就”;介词,“因为”。答案:A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B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C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D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解析:原文标点:周

9、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居正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并有大志向,但是他初试科举未第,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B薛居正为官主持正义不畏权贵,即使面对威权震主、残忍自恣的史弘肇,他也能秉公执法。C皇上认为国家五谷丰登是上天庇佑的结果,这实际上是在批评薛居正等臣子为官不够勤勉。D薛居正形貌魁伟品行淳正。他为官宽缓为政简洁,他的为官行政之道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解析:C项,并非批评,而是劝勉。答案:C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1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0、)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4分)_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3分)_答案:不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或“在朝廷上闻名”),被提升为刑部侍郎。(“未几”,不久,1分;“擢”,提拔,1分;被动,1分;句子大意,1分)左右的侍从把水拿来,他已经不能喝了,被用车送回自己的府第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不能饮”,省略句,补出主语,1分;“舆”,名词用作状语,用车,1分;句子大意,1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薛居正“体恤民情”的两个事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_答案:(示例)史弘肇的部下诬陷百姓违犯盐禁,薛居正不畏权暴查实案情,将违法官吏绳之以法,为百姓主持了公道。薛居

11、正在朗州为官时,有几千人逃到山泽中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的千余名和尚都是强盗的同党,打算把他们捉来处死。薛居正设法拖延监军使的行动,他捉到了强盗的首领,经过调查发现和尚们是清白的。于是保全了千余人的性命。河南府闹饥荒时,有四万家流亡。薛居正奉皇帝旨意招集百姓,很快就让他们恢复了生业。(一个事例2分,两个事例4分。如答“显德六年,被派往沧州核定民租”。细节不清,不给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醉花间(南唐)冯延巳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3分)_(1) 答案: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描写出鸟雀营巢(动)、月映碧草(静)的景致(1分),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明快动人)(1分)的景象。(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涵的丰富感情。(4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