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57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论趣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论趣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注释: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鸠:一说鳲(sh)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归:嫁。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同“迓”,迎接。方:并,比,此指占据。将:送。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译文: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这人要出嫁,车队送走她。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成全她。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毛诗序说

2、:“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以此诗为国君之婚礼。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以此诗为诸侯之婚礼。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的婚礼。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

3、,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诗毛氏传疏)。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二、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

4、迎回家而成婚了。“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之子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轶事/卷

5、帙浩繁旖旎/倚马可待贮藏/凝神伫立B狭隘/挟山超海拾掇/缀文成篇契约/锲而不舍C赡养/瞻前顾后龃龉/含英咀华脉络/恪尽职守D案牍/买椟还珠栈桥/践约守诺酝酿/琳琅满目解析:B项,xi/xi,du/zhu,q/qi;A项,y/zh,y,zh;C项,shn/zhn,j,lu/k;D项,d,zhn/jin,ning/lng。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份报告详实地列举了我国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平铺直叙,毫不夸饰,厚重而大气,客观而准确,读来令人叹服。B今天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模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6、。”C在文学创作中,很多已经形成共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不可随意逾越、颠覆的,墨守成规和突破创新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创作态度。D淅沥的秋雨湿透了他的衣服,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解析:A项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可以用在褒义方面;B项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C项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变;D项噤若寒蝉:指像深秋的蝉,因寒冷而不再鸣叫,比喻不敢说话。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3月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对苹果公司售后服务的“双重标准”提出质疑,这让苹果公司陷入了入华以来最大的

7、舆论危机。B专家提醒,人感染H7N9禽流感起病的48小时内可以服用达菲进行治疗是有效的,而以为服用板蓝根能预防禽流感的观点存在误区。C青歌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创新,已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舞台。D对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涨价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在近期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已予以确认。解析:A项,成分赘余,“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B项,句式杂糅,应删掉“可以”或“是有效的”;D项,不合逻辑,“是否涨价”不能被“确认”。答案:C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ANBA市场上猎头动作快,大牌球员几乎被瓜分殆尽。

8、B交大面试以开放式问答的方式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潜质。C无票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持公务票未经签证严禁上车。D中国军团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囊括金牌38枚,仅次于美国。解析:A项,语义重复;C项,有歧义;D项,自相矛盾。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59题。记得哪里笔记有一段,说乾隆游江南,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几百条船舶,张帆往来,或往北,或往南,颇为热闹。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样说?”皇帝问。那位随行的说:“老天爷,实在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首称善。这话大体上是对的。以名利二字,包括人生一切活动的

9、动机,是快人快语。但是我想有时也不尽然。大禹治水,手足胼胝,三过其门而不入,不见得是为名为利吧。墨子摩顶放踵,而利天下,就显然不为名利。他们是圣人贤人,且不说。我看至少有四条船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就为这四事。色是指女人,权是指做事的权力,政权在内。不爱江山爱美人,可见有时美人比江山重要,不能不说是推动人世行为的大动机大魔力。有能力或权力做出大事业来,不为任何力量所阻挠,为事业成功,也可成为人生宗旨,鞠躬尽瘁做去。为名利死,为情死,为忠君爱国死,前例俱在。只是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但是

10、排脱最不容易。以前有位得道的大和尚,面壁坐禅十年,享有盛名。一日有一位徒弟奉承他说:“大师,像你做到这样超凡入圣,一尘不染,全国中怕算你是第一人了。”那大师不禁微微一笑。这也可见名心之难除也。但是,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袁中郎叙陈正甫会心集,曾说到这一层。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同趣字得来。巴士特(Pasteur)发明微菌,不见得是为名利色权吧。有人冒险探南极北极,或登喜马拉雅山,到过人迹未到之地,不是为慕名,若是只为图个虚名,遇到冰天雪地,凉风刺骨一刮,早就想“不如回家”吧,这平常说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

11、。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的趣味使然的。我想这趣字最好。一面是关于启发心智的事。无论琴棋书画,都是在乎妙发灵机的作用,由蒙昧无知,变为知趣的人,而且不大容易出毛病,不像上举的四端。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潇洒出群,静观宇宙人生,知趣了才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就做到如米颠或黄大痴,也没有什么大害处。人生必有痴,必有偏好癖嗜。没有癖嗜的人大半靠不住,而且就变为索然寡味的无知趣的一个人了。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灵机一动,读

12、书之趣就来了。无奈我们这种受考试取分数的机械教育,不容易启发一个人的灵机。我曾问志摩:“你在美国念什么书?”他说:“在克拉克(Clark)大学念心理学。就是按钟点,摇铃上课,摇铃下课,念了什么书!后来到剑桥,书才念通了。”这就是导师制的作用。据李考克(Stephen Leacock)说,剑桥的教育是这样的,导师一礼拜请你一次到他家谈学问。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现代的机械教育,总不肯学思并重,不肯叫人举一反三,所以永远教不出什么来。顾千里裸体读经,是真知读

13、书之趣的。读书而论钟点,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李考克论大学教育文中,说他问过第四年级某生今年选什么课。那位说,他选“掮客术”及“宗教”两课,每周共六小时,因为他只欠这六小时,就可拿到文凭。“掮客术”及“宗教”同时选读,实在妙。但是这六小时添上去。这位就会变为学人了吗?所以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永远必不成器。今日国文好的人都是于书无所不窥,或违背校规,被中偷看水浒,偷看三国而来的,何尝计时治学?必也废寝忘餐,而后有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5“但是,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是什么?意在强调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具体是指词汇量的积累。答案:知道是这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里强调行为动机的目的性不强。6文中说“剑桥的教育是这样的”,请根据文意概括剑桥教育的特点。_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要从这句话领起的内容中概括。答案:采用导师制,注重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强调顿悟。7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例,目的何在?_解析:本题考查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要从上下文相应的论证中概括。答案:批判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启发一个人的灵机”,培养趣味。8第三段用“得道的大和尚”的例子,有什么作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