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159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透视本专题主要复习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这些内容在高考中都会有一定的问题出现,分数在6分左右。复习时,我们:1了解汉、唐、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史实。2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其特点。3归纳明朝以前对外关系的特点。4分析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名师串讲知识图解 与 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 朝 两汉时,朝鲜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来汉,会见汉武帝和光武帝。 鲜 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相似,称“秦韩”。 保持频繁的贸易往来,双方特产交往。 与 汉武帝时,日

2、本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日 东汉光武帝,“倭奴国奉贡朝驾光武赐以印授”。 本 后,倭国“遣使奉献”。两 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汉 中越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国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时 时间:张骞通西域后,期 陆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安息、到西亚、大秦。的 上 影响:中国同西亚、中亚、东南亚各国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对 交 丝 中国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和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西传。外 路 佛教传入中国。关 海 时间:汉武帝以后,开辟与东南亚及印度的水上交通线,从事贸易往来。 系 通 上 路线: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到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

3、六甲海峡、 丝 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路 影响:加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联系,沟通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安息与汉朝交往频繁,在汉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的使者到达东汉,这一史实记载在后汉书中。 对 陆 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今天的朝鲜。 外 路 从长安出发,向西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许多国家。 交 海 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 通 路 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波斯湾。 7世纪后期与唐往来频繁。 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他的诗文集桂苑笔耕) 与 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

4、设有接待新罗的商旅如“新罗坊”、“新罗馆”等。 新 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设国学,教授儒学。 罗 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术。 新罗人喜读唐诗,写唐诗。 新罗人的姓氏、节令、风俗等都有浓重的中华民族的色彩。隋 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唐 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时 与 大化改新是由日本留唐归国的人策动的。其新政制度均以唐制为蓝本。期 日 日本京都建设完全仿唐都长安的样式。的 本 学校教育中教授儒学。对 日本与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外 在出土的文物中,日本出土唐币“开元通宝”,中国出土日本的银币。友 日本的吉备真备、中国高僧鉴真是中日交往的突出人物。好 隋唐时,与东南亚一

5、些国家有往来。双方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交 以佛教为纽带,加强交往。往 与 贞观时,天竺遣使来唐,送来郁金香、菩提树。 天 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 竺 玄奘、义净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与中亚一些国家往来密切。 与 双方遣使,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 中 波斯国王和王子来中国。 西 波斯商人在中国开“波斯馆”。 亚 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半个世纪。 造纸术传大食。 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 与 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中国,中国丝绸、瓷器运往欧洲。 欧 中国史书记载与非洲有往来。 非 杜环在非洲旅游,并撰书记载非洲的风土民情。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

6、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需求。 时间:14051433年。 郑 皇帝:明成祖。 和 次数:七次航海。 下 到达地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红海海岸和非洲东海岸。明 西 特点:规模大,时间久,航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清 洋 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时 消极影响:不是发展海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失,航海消失。期 戚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时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对 继 倭患严重原因: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奸商与倭寇勾结,倭患严重。外 光 抗倭斗争:戚继光在浙东台州取得抗倭胜利;在福建与俞大猷合作抗倭。关 抗 结果:1

7、565年,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倭寇。系 倭 评价:民族英雄。 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 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打败荷兰殖民者。 1685、1686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重点讲解1古代对外交通的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对外交通路线从西汉开始经历代逐步发展起来。 (1)陆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 隋唐时期,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

8、和北庭都护府,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非洲有了直接往来。 明清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西方的交通日益萎缩。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后开辟了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广州出发,绕过印度半岛南端,最远可到达波斯湾。 明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讲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

9、洲东海岸。2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类型。(1)经济往来 秦汉:与朝鲜贸易往来频繁,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制生产工具等输出到朝鲜。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输入中国。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与西亚、欧洲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铁器等不断西运,西亚和欧洲的特产也陆续输入中国。安息是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站。 隋唐: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其长期在中国居住、做官、和中国人通婚。唐朝与朝鲜、日本贸易往来频繁,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的银币。大量的波斯和大食商人到中国,中国大量的丝绸、瓷器经波斯、大食运往欧洲和

10、非洲。 明清: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出现萎缩。在官方为主的贸易中,主要是用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 (2)文化交流 “中学西传” 科学技术:唐朝时,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印度,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大食和欧洲。宋元时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 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明清之际,中国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两汉时期,牛耕和水利

11、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法、井渠法、造纸术先后传往西亚和欧洲。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传入新罗。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入南洋。 思想文化: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远及欧洲和非洲。唐朝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佛教大量传入日本、朝鲜,中华文化圈形成。明末清初,一些欧洲传教士东来,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 “西学东渐” 科学和生产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和熬糖法传入中国。明清之际,欧洲传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欧洲的水利技术传入中国。 物种传播:唐朝时,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传入中国。明朝后期,原

12、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思想文艺: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唐朝时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传入中国。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音乐、绘画等介绍到中国。 (3)对外贸易 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代虽然开辟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但由于受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制约,中外贸易以陆路为主。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朝时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都很发达,两宋时期,由于国内民族政权并立,与西方陆上贸易受到阻碍,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直至元朝、明朝时期。 对外贸易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大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在官

13、方的对外交往中,带去的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返回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有外国使臣跟随回访。 对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不断相互交流,西亚的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的宗教,中国文化也不断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技巧方法(1)归纳中外交往的概况,认识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强大的国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2)交往是双向的,要认识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双重作用,对中国和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提高对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3)要善于把历代统治者的对外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和认识。考题解析【例1】(2004年全国文综卷二)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惟一的对外商路 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C最远可抵非洲东海岸 D可达波斯湾【思路串讲】唐朝时对外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另一是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标准答案】D【例2】(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三)前往日本传播文化的高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