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58261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返回,第一节 林业的内涵、特点、属性,一、林业的内涵 林业是以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提供了生态环境和各种社会服务,促进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同时林业具有产业属性,它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的各种林产品,促进了物质文化和经济建设。通过林业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二、林业的特点,1.系统性 林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林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外,系统也影响其他外部的系统,同时受其他外部系统的制约。,2.多样性,效益的多样

2、性:林业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效益,效益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产品的多样性。 所有形式的多样性:森林(林地)为 国有或集体所有,林木可以个人所有。 体制、机制、经营模式的多样性。,3.产业性和公益性 4.可再生性 5.要计划性 (1)林业效益的多样性与经营的复杂性; (2)林业经营周期长; (3)林业经营不确定性; (4)社会对林业需求的不确定性; (5)现阶段森林经营管理理论尚未成熟;,由于森林经营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森林资源,它存在以上极其复杂的特点,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所涉及的领域又相当广泛,研究时应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三、林业的属性及其必要性,1. 林业的属性 (1

3、)地域上的辽阔性 林业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是不可移动的区域自然资源,它的存在极其功能是有边界的,即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要求在区域或全国范围有比较均匀的分布。,(2)社会广泛参与性 林业的发展,一方面继续产业化的方向,通过建立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基地和对森林的集约化管理,使森林的生产力不断提高,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更多地注重林业对改善人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森林资源是一种公共财产,任何人都有权利参与管理。 公众是森林资源各种效益的直接受益者。 公众的消费行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直接影响。 公众舆论能直接影响决策者的行为。 公众参与森

4、林资源经营管理和决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整体性 A、林业的整体性 由于专业细分使我们对林业整体了解不足,从各自领域解释林业,造成整体的支离破碎和资源浪费。 B、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既结构、功能和变化的整体性。森林的功能取决于森林的结构,结构合理功能发挥的好,相反,森林的功能发挥不好,甚至没有功能。,C、森林经营的整体性 森林的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经营理论、技术、政策、评价等,它们贯穿森林经营的全过程。长期以来,我们不重视森林经营,不讲经营效益,不研究和讨论森林经营理论,有较多的单项技术,但没有成熟的技术体系,没有导致林业经营的整体性,森林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底下,造成了森林

5、资源的浪费。,(4)经营周期长 现代产业的属性是集中、分工和短期高利。与其他产业相比较林业的属性之一是经营周期长,因为林业经营要遵循自然规律,森林的生长主要依赖自然条件。而且,森林除了经济效益以外,还有其他多种效益。所以,不能把林业单纯地看成一项产业。,2.林业的必要性,由于上述林业的特点及其属性,单从经济学原则角度看,在有限的土地与能源条件下,经营林业是不合算的。但是人类的长久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林业的必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长远的观点看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与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经济发达程度无关。这是林业长期存在的前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林业、离不开森林

6、。,第二节 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一 、分类经营 1.林业分类经营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释义中对林业分类经营的解释是:林业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方向不同,将森林五大林种相应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森林法第八条: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第十五条: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的出资、合作

7、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而除了国务院规定的以外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的使用权不得转让。,2.林业分类经营的客观依据 林业生产要素的性质与结构 3要素:对象、劳动力(技术)和机构 森林本身的属性 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 局部分而治之,总体合二为一 社会需要 公共产品与私有产品 受益与投入 社会、企业与个人,3.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比森林分类经营要广,森林分类及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分类是手段,不是目的。,(1)林业经营的对象森林的分类及其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是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森林分类经营又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分类经营是以林种经营目标为依据的组织

8、形式,便于目标管理。,(2)经营主体的区别 公益林的经营主体是由政府提供经费的事业单位; 商品林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或个人。,(3)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区别 管理体制上的区别 一般公益林分成三级管理体制: 政府直接管理 地方各级政府划定的公益林有地方管理 分散的部分公益林按隶属关系由部门单位或农村集体负责 还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管理体制: 政府直接管理 社会管理 群众自己管理,商品林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按市场需求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运行机制上的区别 公益林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原则。 商品林实行“谁经营,谁管理,谁经营,谁受

9、益,市场运作,参与竞争,实行基地化规模经营”的原则。,(4)经营制度、经营模式的区别 公益林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商品林要运用新的技术和模式,力求取得高产出,高效益。,4.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主导利用论:社会对资源利用需求程度不同,资源可供利用潜能亦异,所以经营者应根据供给与需求,自然与技术潜能将资源的利用做主次之分,以最大效益决定利用的优先权。在无法协调冲突的情况下,划定主要目标使用地区。 等地位论:认为各种利用的重要性相等,没有任何一种用途是优于其他的,即各种功能利用的地位基本上同等,无相对优先权。同样森林经营,应以满足社会各种需求为原则,对各种功能均应同样重视不分轻重。,(1)经营原则 A

10、、传统的森林经营原则: 永续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公益性原则;,B、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技术以及科技等手段的行为,涉及天然林与人工林。它是有计划的各种人为干预措施,目的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各种功能。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部门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1.经济效益; 2.社会责任; 3.生态系统的完整 4.生物伦理;,(2)经营目标 A、传统的森林经营目标: 充分提供食物和生活资料、货币收益最大、土地纯收益最大、林地纯收益最大; B、现代森林经营目标 a.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完整; b.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最大;

11、c.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最大; d.林产品等经济效益最大;,(A)独立关系:某种资源的利用不影响其他资源的利用,或对某一目标的追求不影响对其他目标的追求。,(B)互补关系:资源利用的相辅相成关系,或追求目标的相辅相成关系,如林地数量和面积的增加能提高森林的游憩功能。,(C)竞争关系:某种资源的利用与其他资源利用间存在矛盾,或对某一目标的追求与追求其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3)经营的理念 A、分类经营 B、永续经营 C、协调(整体)经营 D、生态系统经营 E、多种经营模式,5.林业分类经营特点,林业分类经营是系统工程:整分合 林业分类经营是长期的动态过程 制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根本 政府职能转

12、变:宏观调控、监管与公共服务 规范管理和加强约束,建立放而不乱,管而不死的管理制度,6.分类经营的落实,林业分类经营与林业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林业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效应。 要把分类经营与国有林(企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把企业的分配权、收益权和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 要把分类经营改革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分类经营改革与“三定”(定责权利、定目标、定地块)紧密结合起来。 要把分类经营改革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抓紧试点,逐步建立相关规程规范与标准指标,改革中好的制度要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一)回归自然林业的提出 德国是林业的发祥地

13、,传统经营针叶、单纯的人工林。经过多年的经营后发现,单纯经营针叶人工林有很多的弊端,如地力衰退、林分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到了19世纪末,林学界开始重视在森林经营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然规律,提出森林经营要符合自然规律,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慕尼黑大学校长盖耶尔教授。,二、回归自然林业,盖耶尔提倡: 尽可能地利用森林生产力, 尽可能地保护和维持森林, 尽可能地多收获 回归自然思想,反对营造人工同龄纯林,主张利用天然更新经营混交林。 森林经营应回归自然,应尊重自然规律,应利用自然的全部生产力。,(二)恒续林思想,提出背景 理论精髓:森林是生物与土壤、气候的集合,森林经营必须以恒续作业为指导原则。 恒续

14、林思想的争议,(三)恒续林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倡择伐作业,反对皆伐作业; 森林不仅是林木的简单集合,而是复杂的、动态的平衡系统。必要的人为干扰是需要的,但反对超限度的干预; 以恒续维持森林 有机体为最高经 营原则;,1.林业与农业,林业和农业不同,农业上的一些做法不适合林业经营。 林业的基础森林可以天然下种更新,没有一定的收获期和死亡期,能够生生不息地永远继续存在下去。,2.森林有机体和恒续林思想,缪拉指出森林不仅仅包含树木和土地,除地被植物外,森林中还包含鸟类及动物等。森林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3.恒续林经营与作业法,缪拉指出:“恒续林经营不是一种特定的经

15、营法名称,为达到恒续林经营目的,可以通过多种多样方法来维持健全的森林有机体的构成与状态。有些人认为把恒续林经营理解为择伐作业是一种误解。择伐作业是传统作业法中恒续确保森林有机体的一种作业法。”,4.恒续林经营与木材生产,恒续林经营与皆伐作业的木材生产,5.恒续林思想的经营上的要求,不采用皆伐; 在全林每年进行单株挂号采伐; 维持或营造异龄混交林; 以天然更新为主,不排除人工更新; 恒续林经营不使用外来树种的种子和苗木; 恒续林必须是异龄林,但并不要求在同一林地上是全龄级林分;,6.恒续林经营与森林美学,只有恒续林经营能满足森林美学的要求; 恒续林是完全独特的能与森林美学要求一致的森林方法; 恒

16、续林能创造有价值、美的作品; 林业工作者不是简单的执行经营方案的劳动者,而是在森林中创造美的艺术家。,三、森林生态系统经营,1.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提出 上世纪70年代,首次在美国提出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80年代,又提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森林生态 系统经营把人类对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与生态系统健康 的长期保护综合 为一体,是森林 经营历史上的一 次重大转变。,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1)美国林务局的概念:在不同等价生态水平上巧妙、综合地应用生态知识,以生产期望的资源价值、产品、服务和状态,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2)美国林纸协会的概念:在可接受的社会、生物和经济上的风险范围内,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期望的一种资源经营制度;,(3)美国林学会的概念:森林资源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它试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的过程、途径及相关依赖关系,并长期地保持它们的功能良好,从而为短期压力提供恢复能力,为长期保护提供适应性; (4)美国生态学会的概念:由明确目标驱动,通过政策、模型的实践,由控制和研究使之可适应的经营。并依据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及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