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7160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讲义恶性疾病诊断(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疾病诊断,常见疾病表现,肺肿瘤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肺转移性肿瘤 纵隔原发肿瘤,五、肺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肺肿瘤中98%为支气管肺癌,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 肺转移性肿瘤,(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理 起源:支气管上皮、腺上皮、肺泡上皮; 组织学分类:鳞癌占45%50%,未分化癌占40%,腺癌占10%,细支气管肺泡癌占2%5%。 从临床角度考虑,目前国内外主要根据其生物学行为不同,将肺癌粗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又主要包括鳞癌、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等。,分类,生长方式: 管腔内生长,肿瘤呈结节状或息肉状突向支气管腔内. 管壁生长型,肿瘤沿

2、支气管壁浸润,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狭窄或闭塞; 管外生长型,肿瘤穿透支气管壁,向肺内生长,形成支气管周围肿块。 影像学上常按照肺癌的发生部位分为三型:中央型:肿瘤发生在肺段和段以上支气管;周围型:肿瘤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弥漫型;肿瘤发生在细支气管或肺泡,弥漫分布两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 全身症状:低热、消瘦、体重减轻、恶液质 呼吸道症状:刺激性咳嗽或呛咳,少量咳痰或痰中带血或少量咳血,阻塞较大支气管可产生气急、胸闷、哮喘等,继发感染可有脓性痰 肺外症状:胸膜转移可引起胸痛、胸腔积液;纵隔转移可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膈麻痹、声音嘶哑等,肺癌发生部位,815例肺癌 中央型415例(51%)

3、 周围型332例(41%) 其它68例(8%),568例吸烟者 中央型328例(58%) 周围型202例(36%) 其它38例(6%),检出方法:,影像学方法: 透视 胸片 CT,痰检 血化验检查 支气管镜,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于段或段以上较大支气管的肺癌。 早期中央型肺癌指癌组织局限在支气管壁内生长,向粘膜面凸出呈丘状或乳头状生长。肿瘤基底部浸润范围可以呈原位癌或伴有小灶性浸润,或已侵及淋巴腺体和软骨,但不超越支气管壁全层,不侵及周围肺实质,无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转移。,中央型肺癌,其病理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 平片:三阻征、肺门肿块: 肺门肿块:肺癌本

4、身或为肿大的淋巴结; 阻塞性肺气肿:早期表现; 阻塞性肺不张:发生在右肺上叶时可出现“横S征”; 阻塞性肺炎。,中央型肺癌,支气管断层 向管腔内突出的肿块; 管腔局限性狭窄; 管壁局限性增厚。,CT表现,支气管改变:支气管壁局部增厚、管腔内壁不规则、狭窄但无肺内继发表现。正常支气管壁厚度均匀,约为lmm3mm。 管腔狭窄并亚段支气管粘液栓,表现为与肺动脉伴行条状或点状高密度影,增强不强化。 管腔狭窄并阻塞性肺炎,表现为肺实质斑片状影,其中1例表现为小斑片状影,显示近端支气管闭塞。 肺门肿块:为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伴有管腔闭塞肺不张。叶/ 段肺气肿 侵犯纵隔结构: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周

5、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腺癌,其次为鳞癌和腺鳞癌等。 平片:肺野内肿块阴影: 见肺内孤立性有分叶的球形病灶 ,如发生于肺尖的癌,特称肺沟癌(pancoast tumor)。肿块常见不规则的分叶、短细的毛刺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胸膜凹陷等。肿块内钙化很少见。,CT表现:特别是HRCT显示更清,形态:结节或肿块; 边缘:不规则深分叶征、放射状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边界不光整; 大小:35cm或更大,直径3cm以下的肺癌,肿块内可见小圆形及管状低密度影的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 内部:密度均匀,有时可出现偏心性厚壁空洞; 周围肺野:向肺门方向可出现索条状癌性淋巴管炎;向胸膜方向可出现胸膜

6、凹陷征。 增强扫描,肿块呈密度均匀的中等或以上增强更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另外增强CT对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更敏感。 毛玻璃征:其内仍见血管纹理正常穿行。,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呈孤立结节状或肺炎样浸润影,不易诊断。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由于癌细胞分泌多量粘液,实变区密度较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并可见到其中高密度的隐约血管影,为其重要特征。 晚期表现为弥漫性多发粟粒样,结节状或浸润影多在1cm以下,边缘模糊,为腺泡结节状占位实变。常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融合后可见大片肺炎样实变影,近肺门部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二)肺转移性肿瘤,病理 分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或直接蔓延,可先有肺内血行转移病灶,然

7、后经肺到淋巴管引流到肺门淋巴结,或先转移到纵隔淋巴结,以后逆行到肺门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管。身体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经静脉回流至右心通过肺动脉迁移至肺部。,人体许多部位的恶性肿瘤可以经血行、淋巴或临近器官直接蔓延等途径转移肺部。 常见的转移性肺肿瘤可来源于绒癌、乳腺癌、肝癌、胃癌、骨肉瘤、肾癌、甲状腺癌等。,肺转移性肿瘤,临床表现 可完全无症状或随病程进展出现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咯血 。,肺转移性肿瘤,X线表现 血行转移:多发或单发肺内棉球样结节、球形病变,或大量栗粒性病变,密度均匀。中下肺野外带多见。 淋巴转移: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纹理呈网状增多,沿肺纹理有细小结节状阴影。

8、,CT表现,1)发现转移灶较X线胸片敏感。呈两肺弥漫性结节或多发球形病灶,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以中下肺野及胸膜下区较多。 2)某些转移瘤中可发生空洞和出现钙化或骨化。 3)高分辨力CT,尤其对淋巴道转移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势,除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外,还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并且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可见多数细小结节影。,六、纵隔原发肿瘤,纵隔原发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种类多,各类肿瘤在纵隔内均有好发或特定的部位,因此,了解纵隔内肿瘤的准确部位,从而能够明确诊断。 CT和MRI较胸片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判断肿瘤与周围结构间关系,如肿瘤是否侵

9、犯周围结构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临床与病理,早期无症状,或仅有胸骨后不适及隐痛。肿瘤逐渐长大,压迫或侵及邻近器官,有相应压迫症状。 上腔静脉受压可出现颈静脉增粗,头颈面部及上胸部水肿; 气管受压可出现刺激性干咳、气急;喉返神经受压可出现声音嘶哑; 迷走神经受压可出现心率慢,恶心、呕吐; 膈神经受压可出现呃逆及膈麻痹; 食管受压可出现吞咽困难。 皮样囊肿或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时可咳出毛发及皮脂物。 1/3胸腺瘤有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10%可有胸腺瘤。少数甲状腺肿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1)纵隔内肿块定性诊断原则,1)肿块位置与定性诊断: 胸腔入口区,气管受压移位和变形。成

10、年多为甲状腺肿瘤,儿童常为淋巴瘤。 前纵隔区,胸腺瘤和畸胎瘤,心包脂肪垫、脂肪瘤和心包囊肿。 中纵隔区,淋巴瘤最常见,其次为气管支气管囊肿。 后纵隔区,神经源性肿瘤多见。 其它,主动脉走行区,常为主动脉迂曲扩张,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食管走行区,多为食管肿瘤。,2)纵隔肿块组织特性分析,CT鉴别实性、囊性和脂肪性病变,实性病变CT值30HU-40HU或以上;囊性病变0HU-20HU,其内含有蛋白或出血30HU-40HU,脂肪性病变-80HU-100HU。 MRI在鉴别组织特方面更优。SE,实性病变,T1WI和T2WI呈灰白色;脂肪性病变,在T1WI和T2WI呈白色,抑脂,高信号则呈低信号;囊性病

11、变,长T1,长T2;血管内流动血液为无信号黑色区。 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如气管支气管囊肿和心包囊肿常无强化,或仅有边缘轻中度环形强化;相反神经源性肿瘤常强化明显。同时增强扫描能够对主动脉迂曲、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进行鉴别。,3)纵隔肿块良恶性鉴别:,边缘:良性呈光滑锐利,界清,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脂肪层存在。恶性呈边缘欠清,骨骼呈侵蚀性破坏。脂肪层消失. 恶性肿瘤胸腔和心包腔转移积液及多发转移结节。如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 纵隔内结构受累:良性肿瘤纵隔结构压迫移位。恶性肿瘤上腔静脉受累梗阻或内有血栓、癌栓;喉返神经和膈神经受累则分别表现声带麻痹与膈肌升高、矛盾运动;远处转移征象等。,(2

12、)纵隔内肿块的诊断要点,1)前纵隔: 甲状腺肿瘤见气管向一侧移位或变形狭窄,增强示肿块与颈部甲状腺相连。淋巴管瘤形态常不规则,边缘轮廓清晰,其密度均匀呈水样, 呈长T1,长T2。动态增强扫描,肿块边缘或肿块内细条状间隔呈轻中度强化。 胸腺瘤和畸胎瘤均发生在前纵隔中部。若有骨化或脂肪成分,则为畸胎瘤。 心包囊肿位于前肋隔角区,胸片上呈泪滴状,右侧较左侧多见。呈水样密度,长T1,长T2 。 心包脂肪垫和脂肪瘤也常位于前肋隔角区,CT显示其密度为负值,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2)中纵隔肿块诊断要点:,淋巴结病变是中纵隔最常见的病变,见纵隔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等。如果右上

13、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合并肺内区域性结核病变,同时CT上显示部分淋巴结有环状或斑片状钙化,MRI T2WI显示肿大淋巴结信号偏低,增强示淋巴结呈环状轻度强化,则结核可能。结节病主要表现两侧肺门对称性增大和气管支气管旁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单凭影像学难以区别, 气管、支气管囊肿。,3)后纵隔肿块诊断要点:,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增强示肿瘤大部或部分明显强化,局部脊柱或肋骨的骨质改变等,见肿瘤伸人椎管内,并且致同侧椎间孔扩大,肿瘤形态呈“哑铃状”,为神经鞘瘤。 食管癌常伴有吞咽困难;食管平滑肌瘤可能吞咽困难不明显,但行食管钡餐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平片,纵隔增宽

14、气管压迫移位,CT适应症,可疑纵隔转移瘤 淋巴瘤, Hodgkins病 重症肌无力, myaethenia gravis 肺癌,CT诊断,位置 前: 胸骨后缘气管前缘, 心后缘 中: 前纵隔后胸椎前缘 后: 胸椎前缘以后,CT诊断,密度 脂肪 水/液体 软组织/血肿 血管 钙化,CT诊断,形态, 边缘 邻近器官压迫移位 并存的其他异常 年龄, 性别, 职业, 症状, 既往史,胸内淋巴结分组,甲状腺肿瘤(前纵隔),定位于上纵隔胸廓入口 气管偏移 肿瘤包绕气管 正常甲状腺密度高于周围软组织 胸骨后甲状腺与颈部甲状腺延续,淋巴管瘤Lymphagioma,前纵隔上部 是成人期的囊性水瘤 (儿童囊性水瘤

15、位于颈部) 罕见 鉴别: 胸骨后甲状腺,心包囊肿,横隔前, 60%在右侧 先天性/获得性 一般无症状 囊性密度,脂肪密度肿瘤,脂肪瘤或脂肪沉着症 lipoma or diffuse lipomatosis 心包脂肪垫 大网膜疝 omental hernia 含脂肪的纵隔肿瘤: 胸腺瘤, 胸腺脂肪瘤, 皮样囊肿或囊性畸胎瘤, 畸胎瘤,胸腺瘤Thymoma,前纵隔, 主肺动脉以上, 升动脉左侧 与胸腺增生不易区别 40岁男性 重症肌无力, 红细胞再生不良,软组织密度, 质地不均匀, 脂肪浸润 恶性胸腺瘤直接向肺内浸润, 胸膜腔种植转移, 纵隔内浸润 可有钙化,侵袭性胸腺瘤,边缘不清, 不规则, 不

16、均匀 侵犯大血管 胸膜种植转移 包膜完整 穿破包膜 侵入周围器官, 胸膜种植转移,畸胎瘤Teratoma,前纵隔 30岁 边缘清楚, 密度不均匀 可以有脂肪, 囊肿, 钙化 牙齿, 骨骼,恶性变一般见于男性 可迅速发生血行转移 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 primary germ cell tumors 精原细胞瘤 seminoma 胚胎瘤 embryonal cell carcinoma (原发位于睾丸或纵隔),淋巴瘤(中纵隔),前和中纵隔 Hodgkins disease T-cell lymphoma 前纵隔淋巴瘤 Hodgkins 胸膜渗液, 胸骨破坏 钙化, 多出现于放疗或化疗后,支气管源性囊 bronchogenic cyst,中纵隔, 隆突后下, 气管, 食道旁 常无症状, 偶然发现 C- 水样密度或软组织密度 C+ 不增强,神经源性肿瘤(后纵隔),主要位于后纵隔, 脊柱旁 例外: 膈n, 迷走n 神经鞘瘤 benign neurilemomas 很少神经纤维瘤 圆形, 边缘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