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83649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1新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每年12月4日,即现行宪法公布实施的日子,为我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每个法制宣传日均有一个主题。,导入新课,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2001年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的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年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

2、,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008年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09年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面几段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以上几段资料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新课教学,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规定

3、国家的 根本问题,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知识抢答(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

4、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5、,知识抢答(2),你能说出下列描述分别指的是哪部法律吗?,在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主要是管犯罪的,对于犯罪分子,我会用刑罚来处罚他,直至判处死刑。,(刑法),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损坏东西要赔偿等等。,(民法),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行政法),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主要关注和保护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予以严厉惩罚。,(环境保护法),我主要管国家的基础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不同之一:,内容 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6、总章程,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活动一:慧眼+慧脑,仔细阅读下面的几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你发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吗?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 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它们共同之处是:这些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这说明了: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

8、。,为什么把宪法作为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把宪法作为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表现一: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而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宪法规定了公民人身自由权,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于是民法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于是民法规定了对人格损害的赔偿,刑法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权,于是刑法规定了打击

9、报复罪;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居住权,于是刑法规定了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罪;,阅读材料并思考,活动二:透过图表寻答案,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国家赔偿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这个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的“母子”关系,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宪法,正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因此,宪法和普通法律法规之间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关系。,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安全生产法 (普通法律),劳动保

10、障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广东省地方劳动保障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举例说明:,活动三:案例分析,为什么国务院要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它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表现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表现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

11、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1/2(相对多数)通过。,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表现四: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为什么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要更为严格

12、?,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制定和修改宪法时必须严格谨慎,才能保证宪法内容能更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实际,才能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内容: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地位: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巩固新课,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1)“中国最牛的钉子户”用它“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筑就了一座公民私产的堡垒,实践了物权法中“国家、集体、私

13、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的规定,捍卫了宪法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点击图片浏览),(2)山东青岛的三个应届高中生,因为山东的高考分数线比北京高出百分以上、剥夺了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行政诉讼。,(3)2004年12月4日,“中国乙肝维权第一人”张先著当选为2004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他的一纸诉状唤起了社会公众对中国1.2亿乙肝携带者的关注,各地区相继调整了公务员体检录用标准,不再禁止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 张先著的成功为国人如何在一个宪法“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国家,切实争取并维护人权做出了榜样。,(点击图片浏览),他们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树立宪法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宪法的习惯,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33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上面的三个案例中主人正是依靠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