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7237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9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写作(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与写作 主讲:戴正清,一、心理案例分析内涵,心理案例分析:是指对求助者(client)多方面资料的收集,运用心理学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条件。寻求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援助途径。 与临床病案分析、法律案例分析有异同,二、案例研究的意义:,1、是一种参与式、互动的学习方法; 2、是解决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3、有典型示范的作用 4、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三、个案研究的内容,一、心理发展咨询: 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潜能,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 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怎样当好干部,扮演好社会角色;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怎样选择职业、

2、选拔人才,个案研究的内容,心理适应咨询: 减轻、排除心理压力; 学校、家庭、职业适应问题; 恋爱婚姻适应问题; 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提高适应能力问题等。,个案研究的内容,二、心理障碍咨询: 1、环境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 2、学习心理障碍问题: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障碍,学习兴趣问题,厌学问题 3、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异性交往,社交恐惧、心理不相融、社交技能 4、与恋爱和性相关的心理问题:恋爱困扰、单相思、失恋、性心理异常、手淫等 5、与情绪性格有关问题: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体验过多、过于内向封闭、性格缺陷 6、求职就业心理问题: 7、神经症状:强迫、抑郁、恐惧、焦虑、睡眠 8、精神疾病

3、边缘性问题:自杀、身心疾病等,四、个别心理咨询一般过程,分析:收集求助者的各种资料 综合:概括各种资料,特别是主诉中重要内容 诊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什么性质、程度 预测:估计求助者的未来及发展 治疗: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追踪:检查和确立咨询效果 分析 综合 诊断 预测 治疗 追踪,(一)收集资料,1、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民族、宗教、家庭背景 2、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挫折与应对、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情绪、自我概念、冲突、有无机能症候、有无反社会倾向(孤独、说谎、偷窃、造谣议论中伤他人、牢骚、殴打、威胁、强暴),(一)收集资料,3、求助者既往史及社会背景:幼年、家庭管教、父母

4、关系、重大事件(疾病、恐惧经历、失恋、法律纠纷、学业事业失败)、过去学校生活、社交、恋爱、婚姻历程,(二)分析诊断,生理遗传因素:生理机能、遗传素质、既往疾病、 心理应激因素:应激紧张、消极情绪、动机冲突、挫折与心理防御 社会-文化因素:生活事件(亲人死亡、失恋、考试失败、失业、事业受挫、家庭不幸、恐怖经历),(二)分析诊断,经典精神分析: 幼年成长过程中创伤性事件及发展历程 人格发展(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受阻(来源于过于自律或放纵、性驱力、模仿) 梦与释梦对压抑情结的分析 阻抗分析,(二)分析诊断,人本主义分析: 需要与动机:满足方式(理性与非理性)、冲突分析 爱与被爱 尊重与受尊重

5、家庭、学校、职业环境氛围,(二)分析诊断,心理损伤事件: 失去亲人、失恋、意外打击 与求助者直接关系人的干扰因素:同学、同事、亲人(家庭不和) 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始于青春期异性交往 对自我的看法或认知问题:过高或自卑、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二)分析诊断,家庭教养方式的分析: 溺爱式的家庭教养方式-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概念障碍 虐待式家庭教养方式-抑郁、冲动性行为、性心理障碍 放纵式家庭教养方式-人格障碍、人际障碍、性问题 混合式家庭教养方式-有自我成长能力 民主平等式家庭教养方式-人格和谐、自我成长能力,(二)分析诊断,挫折与心理防御反应分析: 内归因与外归因-自卑、自责失去自信;攻击;

6、习得性失助感;恐惧;抑郁;反社会 人格归因与情境归因(怨天尤人、迷信、邪教) 挫折种类:因人挫折、因事挫折、因灾挫折、条件挫折 挫折应对:消极逃避 理性分析 积极应对 获得经验与积极心理防御反应,心理防御与适应,心理防御与适应观点:人对环境的各种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不良,便可产生焦虑,如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等。 补偿作用(转移):需要无法满足时转移对象以间接方式满足,象征性的行为抵消不愉快。 升华作用: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欲念,改以社会标准的行为表现之 退化作用:以幼稚方式表现,心理防御与适应,投射作用(推委):把不好的欲念加诸他人 内向投射: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转向自

7、己 反向作用:行为与欲念相反 合理化作用(文饰作用、酸葡萄效应) 潜抑作用:从意识层压入潜意识层 固着:行为方式发展停滞和反应刻板化 否定作用:否定痛苦事件的发生,(二)分析诊断,心理压力与应激分析: 经济压力、人际压力、情感压力、事业压力、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等都构成心理压力 压力挑战失落 情绪 刺激初评估 调适行为 威胁再评估 生理变化,应激理论,应激: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产生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Selye于1936年提出。应激过程:应激输入、认知评价(中介)、反应、结果 应激源: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

8、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刺激。,应激理论,躯体性应激:作用于机体直接产生的刺激,如温度、辐射、电击、噪音、损伤、病原微生物、疾病 心理性应激:人们头脑中预期危险、心理压力、心理挫折、心理冲突 社会性应激:客观社会学指标,如职业、经济、年龄、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变动性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文化性应激: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改变所产生的情境,应激理论,觉察:觉察是决定个体对环境刺激是否引起防卫和抵抗的关键。不同形式的刺激能产生同样的一般适应症候群 认知与评价:认知与评价也是决定个体对环境刺激是否引起防卫和抵抗的关键。生活事件、真实的威胁、错误的认知 。积极的认知(积极

9、应激)与消极的认知(消极应激)决定应激的强度与频度,一般适应症候群,警戒反应期(alarm reaction stage):震撼阶段:体温、血压下降、肌肉松弛,缺乏适应;反击阶段: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生理功能增强。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生理功能大致恢复正常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适应能力丧失,精疲力竭、机体出现损伤性变化,难以逆转或不可逆转,警戒期,抵抗期,原压力,新压力,反击期,震撼期,常态,持续压力下一般适应症候群(selye 1956),应激反应(心理)-情绪,积极的心理反应:适度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和情绪唤起,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和动机调整。帮助

10、个体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估应激源的性质,作出符合理智 的判断与决定,从而使自己相当应选择对付应激源的策略,有效同环境交互作用。(应对能力的发挥) 消极心理反应:过度焦虑、紧张、情绪过度波动、认知能力下降、自我概念不清等。防碍个体评价现实、选择对策和应对能力的发挥。,应激反应(心理)-应对,应对:应激引起紧张不适感,人们总是企图通过各种方法来减轻或消除其影响,心理学上将这一机制称作“应对” 1、行为反应:针对自身的行为反应,如逃避应激源、改变自身条件和行为方式。 2、自我防御反应:为减轻应激源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而采取的一系列调节机制。,应激反应(生理),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11、增强,心率、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血压增加;呼吸加快;血糖升高;交感神经动员脂类使血脂增加;机体警觉、敏感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被激活 免疫系统改变:通过支配胸腺、淋巴结、骨髓、脾等免疫器官,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受体;下丘脑通过促皮质激素并伴随-内啡肽的分泌,应激结果,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使人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 长期的、超强度的应激则使人难以适应,最终损害人的健康,(三)心理评估报告分析,心理评估手段:观察、测量、晤谈、史料分析、产品分析 心理测评工具(量表、软件、种类) 评估结果:几种结果综合分析、联系主诉症状分析,1、求助者特有的东

12、西或异常特征究竟是什么?这些特征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何种情况最明显? 2、求助者怎样看待自己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求助者认为自己正在努力做些什么? 3、求助者人格构成物(处事技能、行为素质)的心理学观点是什么? 4、除了个体外,与求助者有关的因素或事情还有哪些?怎样处理? 5、求助者下一步该怎么办? 6、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怎样才会痊愈?,(四)心理诊断的结果,什么性质(发展咨询、障碍咨询、还是心身疾病或心理疾病)、什么类型、什么程度(心理疾病边缘、神经症、心理障碍、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问题 单一心理问题还是多种心理问题 需要澄清的几个心理概念问题:精神疾病分类手册的分类与心理学分类;人格障碍、

13、人格缺陷、发展中的障碍;,心理问题:指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的和反应强度不甚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主要为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思维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人格也基本完整。 心理障碍: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一种沉重心理负担,不仅情绪波动较大,而且出现各种违反逻辑性思维,人格也可能出现缺陷。 心理疾病边缘:带有不甚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如注意力涣散、意志力减弱、好幻想、自我评价过分偏离常模、社会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变,五、确立目标,实施方案,解决什么问题,优先解决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对应症状问题 一种方法还是多种方法 目标是具体的、可行的、积极的、可评估的,(一)

14、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案,精神分析治疗(意识化疗法)自由联想、梦的解析、阻抗分析、宣泄治疗、阐释 行为主义治疗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暴露疗法(冲击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想象厌恶、药物厌恶、电击厌恶) 人本主义疗法患者中心疗法、存在分析疗法、小组疗法、团体治疗法 认知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理性情绪疗法 其他疗法支持疗法、森田疗法、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脑波治疗、工娱疗法,(二)具体步骤及方法,1、精神分析治疗:“意识化”疗法: 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化为意识的心理过程

15、,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使症状消失。,1、精神分析治疗,自由联想:不打断,鼓励,做记录,梦的解析:显性梦到隐性梦的过程 移情:设身处地领会求助者的情绪 阻抗:阻抗点就是致病点,不是满足偷窥欲 宣泄:抛弃过于理性的道德约束 释疑(阐释):所获资料按一定逻辑整理,催眠疗法,2、行为主义疗法,华生(B.Watson,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之一。 1)他认为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确立心理学客观研究对象,应该以研究行为取代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 2)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3)他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R=f(s),情绪、思维都是可以记录的行为; 4)

16、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从而否认遗传。,行为主义疗法,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他认为: 1、刺激与反应之间,即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这就是有机体内部因素; 2、他的公式:B=f(S、P、H、T、A) ,其中B为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过去经验,A为年龄,行为主义疗法,斯金纳(B.Skinner,19041990)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变量,即“第三变量”。 人类行为有“前因-后果” 的关系,即前一个行为后果,可以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强化作用”,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类既不是由单纯内力驱动,也不是绝对由环境决定,人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