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7194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Company Logo,大纲,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二,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三,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Company Logo,考点指南,熟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2)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派别及代表人物。 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 中等教育工作者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及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2)青年期

2、的年龄特征及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Company Logo,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海伦的故事) 2、具有能动性(主体性),Company Logo,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性善论。人善的根源在于人性,是先天就有的,内在的。恶的根源在于环境,是外在的、后天的。一个人要发展的最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后天长期不懈的心性修养过程,发展人心中固有的善端,不是从外面向人性中加“善”。(教育是激发人类心中固有的“善”) 柏拉

3、图:理念世界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成熟机制,Company Logo,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2、外烁说: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他人、学校教育等。 人性本恶代表荀子 主要观点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白板说代表洛克 行为改变说代表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Company Logo,Company Logo,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

4、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调和内发论与外烁论。 既强调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又强调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两者的中介是实践活动。 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成熟)与外部环境(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等)相互作用;作用的汇合点在于实践(个体积极投身实践的活动),这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接的现实力量!,Company Logo,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例子:感知运算水平(0-2岁):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 前运算水平(2-7岁):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 具体运算水平(7-12岁):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 形式运算水平(12岁

5、以后):摆脱具体事物束缚,会推理。 2、阶段性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Company Logo,3、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一、二发育期),Company Logo,(2)不同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大头宝宝) 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的技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学前期是儿童掌握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Company Logo,4、互补性(机体与机体、机体与心理),Company Logo,5、个别差异性(性别) 在助人行为上,女性更常见于照顾和关心他人,而男性会有更多的英雄和狭义行为(当求

6、助者是女性、有旁观者、以及女性认为有危险的情景中)。 在攻击性行为中,男性的身体性攻击行为较多,而女性的言语性攻击行为较多。,Company Logo,教育如何适应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 循序渐进 (2)阶段性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 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互补性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Company Logo,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 1、概念 2、意义(前提性、可能性、影响力

7、、有限性) (1)遗传是身心发展的前提 (2)遗传的差异性导致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 (3)遗传的作用不能夸大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Company Logo,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成熟 1、概念 2、意义 教育与成熟相辅相成。 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 (学龄前幼儿学习剑桥英语?),Company Logo,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环境 1、概念 2、意义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条件、对象

8、和机遇。 对个体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要摈弃环境绝对论,Company Logo,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学校教育 1、概念 2、意义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教会个体如何适应社会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对个体发展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Company Logo,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 1、概念: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 2、意义 把各项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联结了

9、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 外部世界、主体与客体。,Company Logo,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价值,潜力,力量,个性,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人类是知识的主人,而非奴隶!,企业教练的兴起,预示着潜能这一话题将成为潮流。,人的精神力量来自于教育!,新课程改革,Company Logo,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年龄特征:危险期 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 (1)身体发展: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2)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情意方面

10、:培养道德理想和道德体验 (4)自我教育能力方面: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的起始阶段。,Company Logo,成长的烦恼,案例: 某男生,16岁,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爸爸送往外地读书,住在老师家里,不到一个月,因为孩子不习惯当地的饮食,加上妈妈想孩子,孩子被接回。 初一,孩子再次被送外外地读书,是在自己的一个亲戚家的地方,妈妈不让孩子去给亲戚添麻烦,孩子只能住校,学习成绩特差,后来早恋,父母再次将其接回。 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整天跟父母吵架,多次离家出走。,Company Logo,答题注意事项: 1、不要从家庭教育入手,而应该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 2、如果案例内容涉及家庭教育,则应该通过学校与家

11、庭联手的方式,并突出学校教育的地位。 3、答题顺序: (1)描述此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 “危险期” “心理断乳期”必须要答。 (2)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案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先分析,再提出教育措施。),Company Logo,答题要点,1、描述此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 15-16岁的孩子属于青春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又被称为 “危机期”。(综述) 由于独立精神的加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能自我控制情绪波动,遇到挫折或对抗,很容易暴发突发式的情绪,尤其在父母面前更加容易失控。(心理) 随着身体状态的剧变,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展,出现性好奇和

12、接近异性的欲望,容易发生恋爱问题。(身体),Company Logo,2、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案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先分析,再提出教育措施。) 本案例中,孩子被两次送到外地读书,远离父母,虽然时间都很短,但还是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第二次,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自主能力不够,一个人住在学校,缺少亲人的关爱和督导,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又处于青春躁动期,对异性出现好奇和接近的欲望,又单人住在学校里,容易孤独,更倾向于寻找异性伴侣,导致早恋发生,更影响了学习。被父母接回后,其学习上和在与异性的关系受到了指责和非议,因此经受烦恼和烦躁,因而与父母常因此发生矛盾,或严重冲突,乃至引发了多次离家出走的事

13、件。(具体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恋爱问题、与父母的关系问题),Company Logo,学校教育要促进少年身心发展,帮助少年起飞。 1、首先要正视青少年的反抗期,教师对此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具备相应的教育技巧。 2、其次要帮助青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 (1)老师和家长要帮助青少年懂得青少年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生理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影响,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 (2)老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要求、关爱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在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父母的合理化建议。,Company Logo,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

14、发展任务 年龄特征:身心两方面走向成熟的阶段。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学习引导、身心的关注、价值观的引导、个人与社会的调和。 突出问题: 从认识上:两类极端问题过分自我欣赏和苛求社会;心理失衡、缺乏信心 在价值观上:两种极端表现自我中心;看不得自我价值 教育措施 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ompany Logo,成长的压力,在老师的眼中,小敏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是个乖乖女,喜欢画画,高一进校时,成绩不错,只是近阶段,上课精力不够集中,成绩下降较厉害;在同学眼中,小敏家境优越,自身条件也棒;在父母眼中,小敏非常乖巧。但是,小敏

15、虽然有令人羡慕的优越家庭环境,但父母对她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学习上有明确的名次要求,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学习在父母的压力下变成非常辛苦的事。”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家中爷爷非常疼爱她,经常教她画画,画画占去她学习生活之外的所有时间,她梦想自己长大能成为画家,父母非常反对她画画,每次一提,都被爷爷顶回去了。,Company Logo,中考前,爷爷去世了,小敏非常难过,但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高中的学习压力更大,努力的小敏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当她在家里拿起画笔时,爸爸严历地阻止了她,让她将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她告诉父母自己想考美术学院,父母非常生气,让画画是没有出息的事,劝她断了这个念头,其后,为画

16、画之事,父母与她一再发生冲突,甚至有次,爸爸将她手中的画笔从窗户丢了出去。那天,她哭了许久,觉得自己考试考不好,画也不能画了,在卫生间看到小刀,心想:要这只手还有什么用呢?,Company Logo,在这种痛苦之下,她用小刀割伤了自己的手,当鲜血流出来时,她虽然感觉很痛,但却有份轻松感,好像所有的烦恼都随那血流出来了。 从那后,每当她考得不好,或想画画时,就会拿小刀割伤自己。 辅导老师听了小敏的倾述后,告诉小敏,她这种自残,实际上是一种压力转移的方式,以增加身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因为她已无力承担来自学业和家庭的压力,只有用割伤手这种方式,通过肉体的痛来抵抗心理上的痛苦。,Company Logo,真题练习,一、选择题: 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Company Logo,真题练习,一、选择题: 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