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4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101806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强记速测(四)1、要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科学家的做法是:设法把 和 等分开, 地观察它们的作用。2、在自然界,极少数 (生物)只含_不含_,在这种情况下 是遗传物质,如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DNA分子的立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两条长链按 平行方式盘旋成 。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 , 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 ,并且配对有一定的规律。4、 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 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 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5

2、、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 来完成的。 6、DNA复制的条件 。7、DNA分子独特的 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8、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 的缘故。 9、基因是 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 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10、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 的合成来实现的。 11、由于不同基因的 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 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12、DNA分子的 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 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 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 的排列顺序, 的排列顺序

3、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13、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 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 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14、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 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 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 。 1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 的细胞中,位于 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 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则表现 。16、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

4、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17、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 型。 18、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 , 。 19、基因突变是指 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 。无论低等的生物,还是高等的生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这说明了基因突变的 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这说明了基因突变的 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说明了基因突变的 性;基因突变造成的结果往往使该种生物不能适应环境,这说明了基因突变的 性。20、基因突变意义:它是 的根本来源,也为 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21、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 、 。22、

5、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有三种类型: 。2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 (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或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24以 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 的改变。 、 及 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 ,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25、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可通过 的方法获得。基因频率因 、 、 和 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26环境中 影响生物的 、 和

6、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 和 两大类。27、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_。28、写出下列现象的主导生态因素鸟类的换羽 ,鸡的产卵 ,高山陆生植物的分布 ,哺乳动物的换毛 ,鱼类的洄游 ,候鸟的迁徙 ,植物的开花 ,青蛙的冬眠 ,非洲肺鱼的夏眠 ,海洋植物的垂直分布 。29、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前者包括 和 两种方式;后者包括 、 、 、 。30、生物与环境之间是 的,也是 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1、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32、种群的基本特征有 、 、 和 等。其数量变化主要是由 、 两对因素决定的。预测其数量变化的主要指标是

7、,它通常分为 、 和 三种类型。33、研究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或 。34、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 等方面。35、在 等理想条件下,或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发展阶段,种群数量往往呈 曲线增长,此期增长率变化情况是 ;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最终以 曲线增长。增长率变化情况是 。36、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 形成种群, 形成生物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3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对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依赖性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38、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以 为主;草

8、原生态系统中植物以 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以 为主39、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写三种) 。40、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总能量是 ;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是 、 ,能量在相临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率大约为 ;为形象的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绘制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在于 。41、物质循环是指在 范围内,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 等)在 和 之间循环的过程,又称作 循环。42、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以 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的各营养级间以 形式传递大气中的碳素依赖于 进入生物群落。43、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_的含量迅速增

9、加而导致气温上升的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4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渠道是 。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是 、 ,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依靠功能的统一性而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整体。45、物质作为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_和_之间反复循环,所以两者是_进行、不可分割的。46、生态系统结构包括两方面内容 和 ;生态系统的成分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 (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 、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和 。47、营养级是指处于 某一环节上的 。48、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 。49、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的能力,包括 和 等方面,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 的关系。50、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 并使自身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