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061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量”与“质”开发区是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和“聚宝盆”,2015年,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培育一批增长点、支撑点,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着力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出效益,着力提高承载能力和开放水平,努力实现开发区发展量质齐升。一、做好项目突破的文章,全力推动产业扩张升级。开发区作为全市项目突破的“王牌部队”,将牢固确立“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的理念,精心组织、勇挑重担、率先突破,确保完成全年300亿的项目投资任务。一是突出招引重点。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全力突破一批“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实现重大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围绕产

2、业集聚、补链、强链开展定向招商,全力主攻一批“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不断推动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提高招商实效。灵活开展专题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组织国内外各类投资推介、合作洽谈活动,不断拓宽招商渠道、提升招商效率;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主动出击,叩门招商,以钻劲、粘劲和韧劲盯住项目,以恒心和诚心打动客商;充分发挥商会协会和企业作用,通过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吸引关联项目落户,形成产业集聚的“葡萄串”效应。三是紧盯项目进度。对照序时,严格实施“每月一通报、双月一过堂、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核”,围绕落地、审批、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环紧扣一环

3、、一浪高过一浪地推进项目建设,不断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增强后劲、用项目推动发展。二、做好载体建设的文章,全力推动园区特色发展。园区是产业和项目的载体。开发区及各园区将各展所长、分工合作,深入谋划重点产业,深度规划园区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产业承接平台。一是强化产业规划引领。按照“一核两带两链”产业功能分区,建立项目统筹落户机制,强化各类规划对项目选址的刚性约束,引导关联项目相对集聚、同类企业相互靠近,促进项目集群化聚合、产业链条化延伸,不断壮大“一园一主业、一块一特色”的板块经济。二是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理化所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提升木

4、材、粮油等产业园发展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争创省级特色园区,努力形成集中集约、差异发展、优化整合的发展格局。三是探索多元化投资模式。切实转变政府大包大揽的思维定势,既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四两拨千斤”,又更大力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借助市场力量,在公共平台、公用设施、生活服务等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确保园区发展更具生命力、更有持久性。三、做好培大育强的文章,全力推动企业转型提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推进现有企业发展壮大是最快捷、最现实的增长点。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支持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

5、业,加快形成自主开发的创新体系。用好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怀德学院两个载体,加快先进焊接技术应用中心等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二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强化企业上市宣讲和辅导,让广大企业家深刻认识到上市是打造百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募集资金、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渠道。引导企业实施资本股份制改造,推动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上市化。加快万林现代物流等一批企业上市步伐,培植一批上市后备梯队,新增一批挂牌转让企业,加速形成资本市场的“靖江板块”。三是加快高位嫁接步伐。支持企业攀高附强、借船出海,提高产品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把握央企国企

6、股份多元化改革机遇,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嫁接,实现规模扩张。引导有潜力、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抓住“谷底投入”、行业整合、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加快成长为行业领跑者。同时,加强对总部经济的引导和培育,把总部经济尽快做成规模。四、做好资源整合的文章,全力推动港产城互动并进。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加快资源整合,实现港产城优势叠加、融合发展。在港口建设上,瞄准“亿吨良港”目标,积极对接福北段深水航道建设,上争盐泰锡宜、北沿江沪宁城际铁路过境,优化“水公铁”一体的区域交通格局;年内组建港口集团,加快建设公共码头和电子口岸,积极创建保税物流中心,不断完善港口开放功能。在产业发展上,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推进现有沿江项目向腹地延伸,完善岸线准入机制和利用退出机制,进一步提升沿江产业的发展质态,让黄金岸线发挥最大效益。在城市建设上,坚持“公共设施先行、功能配套先行、产业集聚先行”,不断完善和提升文化娱乐、商贸商业等城市配套服务,大力推进科技研发、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标准建设科教园区,吸引人气、整合要素、汇聚信息,以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承载港口和产业的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