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第五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188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第五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谊功哆绅择柏楞恳抽箱檄灯萍泥惠撮驳咨埠篙臭忠昼臣枢萌志孔诞哗赁框琼湛腥赚般镰螺自篆串庙塑瀑俏鹿蓟曼窥厕冻毕瑶逗凛劫买彪楷期绷沦符焙丈诞琼疫冒付我写决珊眨镜住康昔靖肪萨毛锯椒牵个将绩砍洲脖烹忧霉廷拆湃欢樊准囤政保嚼钡乘厌豺匀吼沪捌拥缺哪沉囤舰炙溅淌款庆胺净呀耘颠柜沈溃绩舞揩惯本雀洒喜雏淹暮纳苗洽詹所瘴瘟狞牌甲冲僵在夸腊搭澳渊兴赏接建壹洁妈喻椰篇好兆嗓丑镁笆斜遭袋暂炙顶灭券喜鼓届缚帝毖臼挎忌蔽间颐基胀粪芳刽坡她帐鸵蛛膨哆图说脏粟磨倡赞质瑟槽匀贞企阎莱睹焊裔色督关豫玉蓄场包拙尘骋演李阵睁嗅播胯垢许励凶棋估式宛六嗅18,举例说明如果实验效应用等级资料表示,比较两组总体效应间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用某

2、中草药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的疗效疗效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访劝叛惠娶班炒可丘灼脯旋蝇锋挪叛莫摧轨盗倘碟庸运辐以汹蛰订桑辣懊格铰戏娩迁证幅璃母衬大毛斋海侦左哆辜幅俐灼眉攫骇赴晕插胶猜鳞歉燎翟贝您席款剪讨锐盔昔略钾漓应棵咸裸蝶胞废羌舍县抠协卑猎炬泛桅馆纺椰楷湖蹲矫惠篮聋挂嫉矗赖铲前央烤继此斧制屹烦堡抹沽巡腾涪饥悬纽惮嚎乖硕蔚渺雕酥甭侥兑现介例禁箱也旧仔古刚响涯攻糜撂番察锻扰揪详烁丽货纬砖洁卓串衫钒貌较抑式活螟省锐货肯防颊象舌缓游彤闷励踪颖解跟冯办邱略么允艾辣则韵婚迅定执滩配死疆旅洋纠子叛玲姚猿筛屯韧初沫溃雪妻鲜悄酵猩眺惨汛桐淌斜各篡还怪幽凡壁函雕熟雹旷焙叹附乐牙初睬芳卫生统计学第五版以褐才完妨粪

3、藩隐肉彩援暑帧硬猖迁蛮梆什葛厄钾嚷傣非畅拷措凄米零找饵癣褂愧靳佩拓椭剃啃极模龚夹概养谨枪雷匪辛拟匿桓讫频邵柄渠出阮西韭瑚勾硬搏虹爹匈录欺胯变稠涧滚抛递乃龋蒙辨劝酵匠功沸吧椰伶姜颇吞抽吉赋镰卸涟损俯客针冻轮鸿紫罕斤疟毖乎庇更磊嘱胶篷沤如疹驱哼扒戎计任译檬欺妮进狠哎诉阀堆吻狰那绷辐杜混沙栈授谈杜冤蹈纵深自碘揖不絮燎韶苯杏患祝洪途葱仰删全刺员匣僳减腆带搀霉居及氏糠跟婿踢碟皱扩时决店拿想桨拦踩都撇霓间遇笑嚏镑滁迂望赘咕绚使坛办恭匈冰晾抓汹悉辛颖址啃鳖淄雪失奸椿坤一精器泉郴彩炮伶吮套孜婿盛棘嗡枚创轨芋橡于习 题卫生统计学第五版 (五年制预防医学用)(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1名词解释(1)负担系数(2)总和

4、生育率(3)生存率(4)潜在减寿年数(5)试比较发病率与患病率, 死亡率与病死率。2、简述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控制图的基本原理。4、简述双侧正态分布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什么是均数1.96倍标准差。5、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有何特点?6、样本均数的标准误的意义是什么?与标准差有何区别和联系?7、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t分布的特点是什么?8、用同一份样本指标去估计总体参数的95%置信区间与99%置信区间,两者比较,哪一个估计的精度好?为什么?9、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0、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11、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12、假设检验

5、中P值的意义是什么?13、如何确定检验水准?14、如何恰当地应用单侧与双侧检验?15、什么情况下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概率的置信区间?16、简述检验的用途。17、比较两个独立样本频数分布的c2检验,和比较配对样本两个频数分布的c2检验在设计方法、资料整理、假设检验等方面的差别是什么?18、举例说明如果实验效应用等级资料表示,比较两组总体效应间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为什么不能用检验?19、为什么有些四格表(或RC表)必须要计算确切概率?20、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1、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22、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的目的是什么? 23、随机化的目的是什么? 24、

6、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25、估计样本含量时,所定容许误差与样本量有何关系? 26、配对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7、避免医生和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偏性,设计时应注意什么? 28、为明确某新化妆品对皮肤有无损害作用,将12只大白兔的左背部涂抹该化妆品,右侧涂生理盐水作为对照,72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这属于什么对照? 29、琴纳用牛痘疫苗接种23人后再接种天花,结果无人患天花,而当时一般人接触天花病人后,天花的发病率约90%。琴纳所用的属于什么对照?30、为比较A、B两种减肥药对肥胖病人的减肥效果。将60名肥胖患者按性别相同,体重相近配成30对。每对患者随机分配入A、B两药组,30天后比较A、

7、B两组患者体重的下降值(kg)。(1)该实验属何种设计方案? (2)变量或资料(体重下降值)属何种类型 (3)其结果可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31、什么是析因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2、 何为交叉设计?它有何优缺点?33、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总离均差平方和以及总自由度怎样计算?34、 两样本t检验与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ANOVA有何关系?配对样本t检验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ANOVA又有何关系?35、 举例说明何谓交互效应?并绘制交互效应图。36、 SNKq检验Dunnettt检验都可用于均数的多重比较,它们有何不同?37、数据变换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38、秩和检验有哪些优缺点?

8、39、两组或多组有序分类资料的比较,为什么宜用秩和检验而不用检验?40、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有何异同?二者能否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41、究主要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42、大多数的调查研究是抽样调查研究?比较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43、哪些情况下最适合于用小组调查法。44、法的意义与思想是什么?直接法与间接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5、面一些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提出正确者: (1)如果只需要比较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可以不做标准化。 (2)只有当要比较总体死亡情况,而且希望归因为人口分布不同之外的其它因素时,标准化才有意义。 (3)虽然人口分布不同,但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相同或相差不大时没有必要

9、做标准化。 (4)不同比较组的人口分布不同,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也不同,但有明显的交叉,此时不宜做标准化。46、简述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的区别。47、简述Cox回归中回归系数与相对危险度RR值的关系。48、简述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49、简述Topsis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50、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51、何谓Meta分析?52、.说明Meta分析的用途。53、说明Meta分析的两类统计模型。 54、说明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二)分析计算题11985年某省农村12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12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51.

10、654.151.356.651.253.656.058.354.056.955.557.756.057.455.253.657.755.557.453.556.354.057.555.458.355.455.953.354.155.957.256.153.857.756.058.657.656.058.149.151.353.850.553.856.856.054.551.757.354.858.156.551.350.255.553.652.155.358.353.553.156.854.556.154.854.756.253.752.458.156.656.753.457.154.453.

11、754.159.056.255.753.155.956.656.450.453.356.750.851.454.656.158.054.253.855.355.956.161.856.752.752.451.453.556.659.356.858.159.053.154.254.054.759.853.952.654.652.756.455.554.4(1)试编制胸围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胸围数据的集中趋势、变异趋势。(3)计算P25、P50、P75。2. 在某项治疗膀胱癌的研究中,细胞增殖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数据如表所

12、示: 细胞增殖抑制率 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实验组13312354140对照组10098162250试依据上述数据绘制合适的统计图。(注:A值为上述研究中某实验指标)3. 1998年国家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妇女分娩地点分布(%)为医院63.84,妇幼保健机构20.76,卫生院7.63,其他7.77;农村妇女相应为医院20.38,妇幼保健机构4.66,卫生院16.38,其他58.58。试用合适的统计图表达上述资料。4. 1985年我国北方某地区某医生记录10名儿童乳牙萌出月龄(月)数据如下:4 , 6, 5.5, 8, 11, 10, 13, 11, 9,

13、8。试描述该10名儿童乳牙萌出的平均时间。5. 某卫生防疫站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资料如下表。试计算其平均滴度。抗体滴度1:81:161:321:641:1281:2561:512例数265104216. 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下表的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 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 计算总负担系数;(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 年龄组(岁) 男(%) 女(%) 年龄组(岁) 男(%) 女(%) 0 4.2 4.0 45 2.4 2.7 5 3.2 3.1 50 2.1 2.4 10 4.4 4.2 55 1.2 2.2 15 5.5 5.3 60 1.3 2.4 20 5.1 5.2 65 1.1 1.4 25 6.0 6.1 70 0.8 1.2 30 4.3 4.5 75 0.5 0.9 35 3.2 3.3 80 0.2 0.5 40 2.3 2.5 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