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127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中医学院2000级中药专业学生王一硕,家境贫寒,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于2003年7月顺利毕业。同年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首批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服务于陕西省麟游县。王一硕在去西部的前一天,亲自到为其办理贷款的广东发展银行未来支行留下联系方式,并保证一定按期还款。在陕西麟游县,王一硕利用所学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建设黄芩GAP基地,手把手地教药农种植中药技术。指导当地制药企业通过国家GSP、GMP认证。西部志愿者结束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中医学院2005年中药专业研究生。目前,他被聘为河南省赫福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同时,还兼任多家企业的GMP认证技术顾

2、问。2005年2月15日,他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所得到的收入,提前10个月还清了2677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王一硕同学从一个面临辍学的贫困生,在银行、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为成才、奉献、诚信、自强的典型。他的事迹得到了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等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2.河南理工大学2006级学生徐定方,是一位来自贫困山村的大学生。早年家庭突生变故,父亲残疾、母亲去世,使他原本贫寒的家境雪上加霜。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他走出了学费难筹的困境,给他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的求

3、学氛围。徐定方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他自立自强,勤奋好学,生活节俭,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弥补生活上的不足。徐定方知道,付出才是生命的意义;善良才是生命的本色。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先后获得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河南省优秀团员”、“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20多项荣誉称号。面对这一连串的殊荣,徐定方说:“我忘不了刚来河南理工大学时,是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使我得以顺利入学注册;忘不了院领导帮我争取了勤工俭学的岗位;忘不了老师们的关怀和呵护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的人们,我会一一铭记在心。我获得的所有成绩,都离不开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关怀,我永

4、远感激他们给我的无私帮助,我将时刻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 3邓费建、邓波兄弟两个均是西南大学2003级学生,和所有贫困大学生的家境相似:父亲患病、母亲体弱,家庭负债3万多元。为顺利完成学业,兄弟俩分别申请获得了128万元和132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实习那年,兄弟俩筹资4万多元办起了养猪场,当年春节猪出栏时,他们就偿还26万元贷款。 2006年11月底,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兄弟两个同时收到了3家饲料集团的工作邀请函。企业看中的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按约还款的品质。4徐州贫困生肖俊在江苏大学求学。3年多的时间,他硬是靠着送牛奶、清扫楼道、抹桌子、做家教和奖学金,以优

5、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当肖俊就要毕业离校踏上工作岗位时,他拿出积攒的7500元送奶费,还清了国家助学贷款。诚实守信而又刻苦勤奋的他被“常发集团”看中,毕业后不久就将报到上岗。肖俊说,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他顺利读完了大学。他通过“新浪博客”、“QQ空间”以及大学生“校内网”向全体大学生发出诚信还贷倡议。在倡议书中,肖俊写到,“广大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们:我是江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和大家一样都是靠国家助学贷款顺利读完大学,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了我们!.毕业之际,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我们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的义务,也是对自己人生信用记录的珍爱

6、.”5.江西省上饶市郑宜栋父亲在40年代经营着个油坊,由于信誉好,百姓都自愿到老郑处换兑油。因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郑宜栋父亲、哥哥被抓去服役未果遭枪杀,19岁的郑宜栋于是挑起家庭重担,但是油坊却遭偷窃,留下父亲欠乡亲们在油坊的债。在战乱年代,乡亲们也没有提起要郑家讨债。后来郑宜栋当上兵,过上好日子,找到父亲留下的账本,经过反复推敲,终于搞清所欠债务。84岁的老郑于是召开家庭会,研究还债。老郑顶住任何压力,执意连本带息一起还债。由于债主大都已经去世,幸存的不多,老人就一一向其后人解释并请求原谅。债主的后人大都万分震惊,不知情也表示不需要还债。84岁的老郑坚决要替父还老债,了心债,了却老人67年

7、的心愿。6.辽宁本溪农民武秀君在丈夫遭遇车祸去世后,承受着巨大的家庭痛苦,替夫还债。她一家人省吃简用,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她的大儿子出门很少坐车,小儿子每天只花1.5元的饭钱,就这样把所有挣来的钱和要来的欠款都用来偿还债务,包括那些债权人自己都认为无望收回而要放弃的债务。“武秀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二字的内涵。她苦、她难,她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重负,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和改变她坚守诚信偿还债务的决心。在武秀君这位普通农村妇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的传统美德闪烁着炫目光芒温暖人心。她用最纯朴、最真实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对债权的尊重、对合约的践行”-这是在中国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大会上,颁奖嘉宾对武秀君做出的感言。案例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自古就有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信的潜在价值是无限的,社会需要诚信,个人要立足社会更加需要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