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19636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再生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再生胶是指主要利用废旧轮胎经过物理、化学等过程加工成具有一定可塑度、能重新使用的橡胶,简称再生胶。按所用废胶分为外胎类、内胎类等。废旧轮胎的产生也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来源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用各种规格的废旧轮胎制造胶粉和再生胶是废旧轮胎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胶粉和再生胶的用途较广,是国家鼓励发展、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的再生胶企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龙庙、章集等地。一、#再生胶产业发展现状(一)再生橡胶产业概况。#废旧橡胶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较快。近期,我们对#乐福橡塑工业有限公司、#万成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东昊

2、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嘉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宿迁万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再生胶企业进行了详细调研。这5家企业分别位于经济开发区、龙庙、章集工业区内,再生橡胶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成为#节能环保产业中重点支柱产业。一是产品种类相对突出。再生胶生产行业中,产品种类相对突出,且比较稳定,主要有高强力再生橡胶、汽车轮胎垫带、汽车丁基内胎、硫化胶粉等。二是生产能力初具规模。再生橡胶行业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 、轮胎垫带1000万条、丁基内胎 500万条、硫化胶粉2万吨。2011年末,再生橡胶3.9万吨、轮胎垫带350万条、丁基内胎75万条,硫化胶粉暂未生产,所以再生胶行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再

3、生胶产品档次能与其他同行业媲美,产品质量处于同类产品质量偏上。其中万华橡塑公司生产的11种规格汽车内胎销往上海、南京、郑州、内蒙、广州、山东(平度)、南昌等地区。三是经济总量有所提高。2011年末,5家再生胶工业产值3.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92亿元。2012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2.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1亿元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3.67、63.68。(二)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1.生产设备方面。在调研的5家企业中,企业主要设备基本上处于国家、省级最新或领先层次上,个别企业生产设备处于国内中等层次以下,再生胶企业总体上自动化控制水平低。一方面,企业设备工艺有待优化。从调研的企业看

4、,企业所需的生产设备基本上从上海、北京、无锡、大连、淮南、青岛等地购入,可以满足当前国内同行业产品生产需要,但所用的设备不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品或者国外先进设备,与国外和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设备工艺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调研的企业中,乐福橡塑企业对主要设备能积极更新,已经获得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目前正在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ISO14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等,以满足再生胶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设计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有待于匹配。在调研的企业中,除乐福橡塑公司再生胶产品基本到达设计生产能力80外,其它企业及产品生产负荷在50-60之间,生产负荷相对较低,这与企业设备安装数量、投

5、产时间及市场行情有关。再一方面,企业更新生产设备促进质量效益的提高。通过调研发现,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更新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因素之一。乐福橡塑公司通过主要设备工艺更新,再生胶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使再生胶原有强力、伸长提升20,拉伸强度11Mpa,扯断伸长率400;再生胶表面光泽较好,无视角性颗粒物,手感弹性好,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3提高到98左右。2.产品产量方面。在调研的企业中,产品品种相对稳定,以再生胶及汽车橡胶垫带等产品为主,其中2011年10月投产的万华橡塑公司以汽车丁基内胎为主,2012年1月投产的东昊橡胶公司以天然混炼胶等为主的产品比较稳定。5家企业再生胶及橡胶制品质量达到行业同类

6、产品质量要求,在工艺配方、拉伸强度等方面好于同类产品企业,形成核心经验法。其中乐福橡塑公司再生胶人均年产量57吨,提高6;人均年产值34.2万元,提高1.6;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6,降低了生产管理费用。3.人才科技方面。5家再生胶企业总用工人数985人,人员构成为管理人员72人、研发人员25人、销售人员21人、生产一线人员867人;学历层次为研究生3人、本科生12人、专科生41人、高中及以下929人。调研中发现,人才、科技已经成为企业快熟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找准自己需要的人才。5家企业中,比较突出的是乐福橡塑公司,专科以上至研究生15人,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公司成

7、立了再生橡胶制品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投入研发资金约300万元,目前再生胶产品正在向拉伸强度16Mpa规格发展。其它企业在人才及研发投入比重小,依次为万成橡胶公司、东昊橡胶公司、嘉盛橡胶公司、万华橡胶公司。在同行业竞争中,谁注重人才、注重研发投入,谁就能赢得市场先机,占领发展高地。2011年乐福橡塑、万成橡胶2家公司人均产量、产值、税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的增长。二、#再生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配套环节不紧密。再生胶企业中配套环节存在“短腿”现象,尚未形成从废旧轮胎破碎硫化胶粉再生胶橡胶制品等系列环节。嘉盛橡胶公司虽然配备轮胎破碎设施,属于常规设备,产量低,与先进工艺相比,工艺落后,

8、节能效果低。万华橡胶公司废旧丁基内胎分拣破碎环节工艺落后,与后道生产工艺流程不配套,其他企业直接外购硫化胶粉作为原料,生产再生胶或橡胶制品。由于受到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汽车制造业产量的下降,再生橡胶行业将会受到影响,从二季度起企业经济指标有下滑趋势。(二)产业下游产品链短。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中,主打产品是再生胶,其中乐福橡塑公司汽车垫带、万华橡胶公司汽车内胎,下游产业链短,没有向汽车轮胎、密封垫、硫化胶粉等产品延伸,这与行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三)污染防治装备要完善。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废气排放来源于脱硫罐泄压排除出的废气中夹带的水蒸气、胶粉粒和硫化物及精炼车间工艺废气,目前所采用的尾气吸收处理设

9、备,吸收处理不完全,将会有部分废气外排。(四)企业人才不足。国家对再生橡胶行业生产从原辅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员工提出了要求,调研的企业中,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占员工比例分别为0.003、0.012、0.042,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研发机构不健全;企业研发经费约占销售收入0.15,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做大做强,所以人才、研发投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再生胶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三、#再生胶产业发展的建议(一)优化产品结构,形成紧密环节。一是以现有产业发展为基础,做精做优现有主打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主打产品优化升级;围绕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

10、用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促进生产工艺环节紧密结合。二是提高废旧橡胶开发和加工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精细硫化橡胶粉、各种型号的汽车轮胎、密封垫带等产品。三是突出再生胶发展方向,实现废旧橡胶利用胶粉化,粉碎工艺常温化,再生胶动态化,品种多样化、精细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自动化、无污染化、清洁化,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综合利用要深度化,是走再生胶工业发展之路。(二)转变经营理念,实现多元利用。再生胶产业立足于长远发展,制定产业深加工规划,扩大废旧橡胶再生利用的范围。特别是精细硫化胶粉的应用值得重视。如子午线胎中的应用、道路沥青的改性、塑料的改性、热塑料性弹性体的改性、涂

11、料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有了市场就会带来商机,而且延伸应用则会促进再生胶工业蓬勃的发展。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改变再生胶、胶粉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格局,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再生橡胶产品。(三)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一是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科技创新是核心,鼓励科技部门搭台,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配备研发人员,落实相应的实验设备,加大研发投入,按照国际通用的惯例,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要积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再生胶专家组的作用,营造好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政府人才管理部门创新人才使用的激励机制,

12、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平台。二是加快壮大单体企业规模。采取更优的政策倾斜,全力扶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单体企业规模;三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高新产品,打造吸引凝聚行业领军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团队,推动优势企业利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实现企业资本扩张,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组建大型再生胶、胶粉生产集团。(四)依靠政策推动,创造发展环境。再生胶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推动,主要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线路,从土地使用权转让、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上级补助资金项目的包装、先进设备采购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落实国家对废旧橡胶再生利用产业政策,给予重点支持与扶持,享受税收和规费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有利于再生胶产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