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4863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桂果中学:陈凯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使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它大多数是由题干和若干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干给出一系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知识、启发性提示等,要求学生现场阅读题干发现本质、寻求规律,进而完成旧知识在新情景中的迁移。信息给予题的来源主要是初中知识的延伸或扩展及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它的特点是:构思别致、题材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潜在性和创造性。它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而且也能很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知识的

2、迁移能力。初中是化学的启蒙教育,一方面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够灵活,遇此类题觉得陌生无从下手,往往失分较多;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内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且题型又多,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务必要授“渔”于授“鱼”中,遇到问题方能游刃有余。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本人在复习信息给予题时运用的一些技巧。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信息给予题从题型上看有选择、填空、问答、实验、计算、综合等,从具体内容上看有以下几类:一、根据信息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这类题在设计上,比较常见的是把初中教材上的化学方程式借助于一定的生活或科学情境来体现,从而写出相应的方程式,相对而言,这类题只要读懂信息所涉及的问题,找出与之相关

3、的物质或方程式即可得出。但有些信息题相对要复杂得多,因其在能力考查和课本信息处理上结合紧密。此类题目的信息往往与科技生活相结合,并且所涉及的方程式是教材中没有体现的,解题时要严格注意题目所提示的信息,在审题时需要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作出决定。现简单分类如下:1、给出反应物、生成物名称要求写化学方程式例 1:从含硫化亚铜的铜矿中冶炼铜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1)先将该矿石在空气中高温焙烧,使之转化为两种氧化物;(2)将焙烧过的矿石与适量的未经焙烧的铜矿石混和均匀后,隔绝空气进行高温煅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明确反

4、应物、生成物,再确定反应的条件,然后配平化学方程式。从题中所给予的信息可知,硫化亚铜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得到两种氧化物,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生成铜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则反应(1)的方程式为: Cu 2S+2O2= 2CuO+SO2 。焙烧过的矿石中生成的氧化铜与未焙烧的矿石硫化亚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高温煅烧,这就排除了其他物质参加反应的可能性,则反应(2)的方程式为:2CuO+Cu2S=4Cu+SO2。2、给出有关数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例 2:许多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有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下表为 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及液氨中的溶解度。溶质质溶 剂溶度解AgN

5、O3Ba(NO3)2 AgCl BaCl2水 170 9.2 1.510-4 33.3液 氨 86 97.2 0.8 0写出 t时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水和液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题中所给予的信息是:易溶物可转化为难溶物,难溶物可转化为更难溶物,在相同条件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性,由题中所给的在液氨中 BaCl2比 AgCl 更难溶于水,说明 AgCl 转化为 BaCl2,即?+AgCl BaCl 2 +? 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就很容易得出在液氨中的方程式Ba(NO3)2+2AgCl=BaCl2+2AgNO 3。在水中较悉不再分析。二、根

6、据化学原理回答有关问题1、阅读简缩型有的信息给予题,所给信息量大,会分散学生答题的注意力。解题时,不要受无用信息的影响,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的思维,简缩题给有用信息,抓住本质,才能迅速解题。例 3: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 1 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 1 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 1 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 1 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 1 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 1 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7、D由 1 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 1 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分析:此题所给的信息量较大,文字叙述长,陌生度大,难度较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要紧扣反粒子的含义,若将原题干简缩为“反粒子中所含的反质子、反电子和相对应粒子中的质子、电子、质量相等,电性相反。”即可化生为熟,答案自明,应选答案 B。2、信息隐蔽型有一类信息给予题,其信息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隐蔽在题意中,而这些隐蔽信息恰是解题的关键,因此需要学生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对题给信息、所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挖掘出题目中隐蔽信息,及分析题给信息中所蕴藏的内在规律,才能摆脱困境,出奇制胜。例 4:元素可分成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物质

8、可分成有机物、无机物分类都有一定的原则,请将下列九种微粒分为两大类,每类要有五种微粒(可重复使用),并写出你的分类原则。Ne 、OH-、NH 3、H 2O、NH 4+、CO 2、SO 2、NO 2、SO 3分析:题中无明显有效信息,只给出了分类的思维方法,所给出的九种微粒之间隐含着某种共性特征,需要从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等方面入手分析、挖掘,以揭示隐含信息,确定分类原则。通过分析不难发现,H2O、CO 2、SO 2、NO 2、SO 3属氧化物,剩下四种微粒 Ne 、OH-、NH 3、NH 4+都具有10 个电子,从氧化物中找出一个分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的水,突破这一隐含信息,问题就迎

9、刃而解了。3、信息转换型有的信息给予题,所给信息复杂难懂,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联系给予的信息,运用课本中学过的基础知识展开联想、类比、科学推理等思维方法,把复杂信息转换成简单、熟悉的信息,从而避繁就简,化难为易。例 5: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舞台上的幕布与布景是用经过氯化铵浓溶液浸过的布制成的,可以防火,为什么?分析:这是一道信息型简答题。题中给予的信息是 NH4Cl 受热分解成 NH3和 HCl ,问题是要解决浸有 NH4Cl 浓溶液的幕布为什么可以防火。联系到 CO2 灭火的原理,再类推到 NH4Cl 可以防火的原理是:NH 4Cl 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产生

10、的 HCl 和 NH3两种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 HCl 的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空气与幕布的接触。4、直接迁移型有些信息给予题信息比较明显,只要正确理解题中的信息,直接迁移,就能顺利解题,它主要考查学生接受并应用信息的模仿能力。例 6:现代科学中对催化剂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催化剂本身与反应物一起参与反应,形成易分解的中间产物。已知A、B、O 2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和后发生下列二步反应:A+O 2AO2、B+AO 2A+BO 2,则按照上述理论推测反应的催化剂是 。分析:该题给出的有关催化剂的信息,根据题中所给予的原理,催化剂往往先参与反应,生成易分

11、解的中间产物,当中间产物转变为生成物时,催化剂又恢复到原来的组成。利用这一信息,去考察题中所给的反应过程,不难发现 A 参与反应先生成中间产物 AO2,AO 2再与反应物 B 作用,又生成了 A,即 A 参与了反应,但最终又恢复到原来的组成,这完全符合题中所述的催化剂特征,所以A 是催化剂5、寻找规律型对于某些信息给予题,应先分析信息,找出规律,再运用规律,类比推理,巧妙突破。例 7:与金属跟盐反应的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样的规律。已知 X、Y、Z 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X 2+K2Y=2KX+Y(2)Z 2+2KX=2KZ+X2(3)Z 2+Na2Y=2NaZ

12、+Y则 X、Y、Z 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可得出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活动性强弱比较规律: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元素可以将活动性弱的非金属元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运用此规律判断:反应(1)XY;反应(2)ZX;反应(3)ZY。故 X、Y、Z 三种非金属元素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ZXY6、情景解答型这种题型所设的情境可以是最新科技的发展,可以是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这类题重在考查课本知识的再现,解题时,抓住问题实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例 8:某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带,所使用的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硫,燃烧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空气中,

13、又有部分发电用水未经冷却排入河流,观察其下游几十公里的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试解释出这类现象的原因?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是:热电厂在多雨地带,燃料煤中含硫,废气不经过处理直接排空,热水未经冷却进入河流,要解释鱼类难以生存的现象。很明显,这种现象与电厂排出的废气、废水有关,含硫煤燃烧时产生有害气体 SO2,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SO2+H2O=H2SO3,使河水的酸性增加,未冷却的废水使河水升温,氧气的溶解度减小,由于河水酸性增加,氧气量减少,致使鱼类大量死亡。解这类信息题可直接运用信息进行积极“联想”,选择与问题有关联的因素,就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7、信息应用型这种题型所给的信息往往是一种全

14、新的知识或思维方法,要求学生用这种知识或思维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它侧重考查学生接受新信息并运用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把握题给信息的实质,结合新旧知识,对要解答的问题进行分析、辨别,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例 9:一般情况下,可以用酸性较强的酸制取酸性较弱的酸。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OOH+CaCO3=(CH3COO)2Ca+CO2+H 2O,此反应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_(填强或弱)。分析:题目给出一个新的知识,我们把题给信息与复分解反应进行链接推导出一个规律,相对强的酸与相对弱的酸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相对弱的酸和盐,对此反应可以这样理解:CaCO3+2CH3C

15、OOH=Ca(CH3COO)2+H2CO3 H2CO3 = H2O+CO2,由此可见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8、信息计算题有些信息计算题,为增加试题难度,命题者常设置迷惑性的干扰信息,这就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信息,利用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例 10: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即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的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

16、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此题是数据型信息给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判断、摒除、挖掘、推理能力。解题时,若直接从繁多的实验数据突破,会陷入山重水复的困境;若先排除数据干扰,抓住实验原理这一有价值的信息。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运用的数据必须都是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所以此题的焦点就在于分析出哪些是迷惑的假象,即在 3 次实验中哪几次用的合金中的锌完全反应了,哪几次用的稀硫酸完全反应了。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第 1、2 次加入的合金中的锌完全反应掉,而第 3 次所用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掉,找出本题的关键所在,余下的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初中信息给予题的题型很多,但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特点,一是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及装置和物质性质等三方面的知识范围,但超越课本内容一般是知识的纵向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