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授课教师:商学院 会计系 孙素梅,本章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特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了解会计的一般对象和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的特征及内容、会计的平衡等式以及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规律性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对象第二节 会计要素第三节 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对象,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第一节 会计对象,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二、企业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资金的退出等过程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用图示表示如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固定资产固定资金,资金投入,资金退出,,,,,,,,,,,,,,,,,,,,,,,,,,重新投入生产周转,工资及其他成本费用,,,,,资金使用,储备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7,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一运动过程叫做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资金循环和周转过程,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二、企业会计的对象,,企业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企业所有者的投入和债权人的投入,前者构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企业债权人权益(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形成非流动资产 资金的退出包括返还投资者的投资、偿还各项债务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内容,使一部分资金离开企业 企业外销产品取得的货币资金,是企业运用资金取得的成果,称其为收入;而企业为取得收入而耗费资产的货币数额,成为成本费用;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亦即企业运用资金而取得的增值额,被称为利润。
二、企业会计的对象,上述资金运动过程中,即由于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等活动所引起的各项资源的增减变化,在经营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情况,以及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纯收入的实现、分配情况,共同构成了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二、企业会计的对象,,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过程分为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两个过程资金运动的方式是: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也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其他企业亦相同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是预算资金及其收支二、企业会计的对象,,不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 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基层单位,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过程所以,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结论,第二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四、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形成的若干要素。
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1)资产的特征,交易(Accounting transactions)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Accounting events)主要指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1.资产,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第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除应符合资产的定义外,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2)资产的确认,1.资产,(3)资产的分类,按其流动性的 不同划分为,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营业周期——某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1.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 款 项,存 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其他应收款,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流动资产,,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资产,,指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不能变 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和其他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固定资产,,建 筑 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其他工具,房 屋,,,,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专 利 权,非专利技术,著 作 权,土地使用权,商 标 权,,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 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1)负债的特征,2.负债,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负 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2)负债的分类,应付及预收 款项,其他应付款,,(3)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除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在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数量上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投资者,债权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所有者权益才发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权益,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构成法定注册资本的金额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 或股本 )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所有者投 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是与利得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产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计入资本公积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上,(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3.所有者权益,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收入的特征,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
收入,C.收入最终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B.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而有之,A.收入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D.收入仅指属于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等,(1)收入的特征,1.收入,销售商品,企业偶发的活动是指: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以外的其他活动,如现金的盘盈、固定资产盘盈等日常活动,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要素,,营业外收入,返回,(1)收入的特征,1.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2)收入的分类,1.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 收入,,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2)收入的分类,1.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这里的商品包括企业为销售而生产的产品和为转售而购进的商品3)收入的确认条件,1.收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即收入的确认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2.费用,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1)费用的特征,费用是指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而存在的,也可以说是为获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费 用,,,生产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当期损益,期间费用,,工业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费用,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产品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