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904482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 态 及 其 变 化,第一章,知识框架,温度,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水循环,温度计,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蒸发,沸腾,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水循环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水资源的保护,自然界的水循环实例,图象,晶体和非晶体,物态变化,温 度,1.温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知识梳理,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 温度,它把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摄氏,冰水混合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4.实验用温度计的正确

2、使用: 测温前要观察_和_; 测温时温度计的_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玻璃管垂直,并且跟液柱的_.,量程,分度值,玻璃泡,上表面相平,1.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C,实战演练,2.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由于部分元件发热,用手试一下后盖会觉得有点温热的感觉,估计后盖处的温度大约为( ) A、-20 B、10 C、40 D、80,C,3.如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3、,热胀冷缩,采用更细的玻璃管,采用容积更大瓶子,物 态 变 化,固,液,气,物态变化,知识梳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有熔点的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 不同晶体的熔点_。 物体从液体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不同,相同,一.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放热,4.熔化和凝固图像,晶体,固态,吸热,固、液共存,吸热,吸热,液态,液态,放热,放热,放热,固、液共存,固态,t温 / ,t / min,熔化图象,t温 / ,t / min,凝固图象,非晶体,1.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判断 是_晶

4、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 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 ,它需要不断的_热,温度保持_,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B,4,固液共存,放,不变,50,实战演练,2.纯铁的熔点是1535,则1535的铁( ) A、是固态 B、是液态 C、是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D,知识梳理,二.汽化与液化,汽化的方式:_。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不同的液体沸点_。 气体压强增大,液体沸点_;气体压强减小,液体沸点_。,蒸发和沸腾,不同,升高,降低,2、蒸发、沸腾的区别和联系,方式,特点,只在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任何温度,在沸点,缓慢,剧烈,表面积

5、 空气流速 温度,供热快慢,降温致冷,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汽化、吸热,3.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 。,99,实战演练,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室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示的水温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 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 室温)应在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 _,22,温度较高时,温度随

6、时间下降较快,当温度接近室温时,温度下降越来越慢,液化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液化:,*露水的形成,*“白气”现象,例:,知识梳理,5.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A,实战演练,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C D,7.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

7、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面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 的(选填“上”或“下”)。,液化,下,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而若用劲向手上吹气时,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更冷,这是什么原因?,答案:当温度较高的这些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相遇时,其中的水蒸气在手的表面发生液化,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 如果用劲向手上吹气,使得手掌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 水分会迅速蒸发,蒸发吸热,从而使手的温度降低。,夏天刚向地面洒水时,为什么空气一开始变得闷热?,*霜的形成。,*很冷的冬天,早晨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上 形成的“冰花 ”。,*高空中的“云”的形成。,*夏天,放

8、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甚至消失了。,*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知识梳理,三.升华与凝华(判断),8.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 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实战演练,2.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_;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_过程,需吸收_。,蒸发,熔化,热量,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热。,凝华,吸,4.如图所示,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9、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1)这块冰的初温是_,熔点是_; (2)加热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 (4)熔化过程需要_min; (5)经过_min,温度升高到20 , 10,12,8,固液共存,1,0,5.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其中、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放热,6.下列物态变化

10、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 A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夏天的清展,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展,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薪,A,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A,10.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D,13.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

11、形成雨落向地面. 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凝固 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C,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D,18.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而形成的,干冰在空中迅速 ,吸热变为干冰的蒸气,使空气温度急速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粒,这是 过程,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降过程中冰粒又变成水滴,这是 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熔化,凝华,升华,写出下列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名称: (1)草地上露水的形成 (2)霜的形成 (3)清晨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4)寒冷的冬季,室内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 (5)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6)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7)打开冰棍纸,冰棍周围出现了“白气” (8)灯泡的灯丝用久了会变细 (9)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 (10)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液化),(凝华),(液化),凝华,(蒸发),(升华),液化,(升华),(凝固),(液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