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655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的发展,一、指示代词的发展 (一)上古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之、此、斯、是 之:作定语,是近指代词,等于现代“这”。诗经周南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之”又可放在动词前,复指前置宾语。“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诗经邶风 此、斯: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它们的分别最初可能是由于方言的不同。论语用“斯”,不用“此”,孟子则以用“此”为多。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 孟子梁惠王上:“此无他,与民同乐。”“此”和“斯”在意义上略有差别,后者意义较轻,有的虚化成了连词,如“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是“此”所没有的。 是:可作主语

2、、宾语、定语,也能作谓语(教材未提到)。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良史也,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主语)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宾语) 孟子梁惠王上:“是心足以王矣!”(定语) 孙子兵法势:“终而复始,日月是也。”(谓语)“是”还可放在动词前,复指前置宾语。“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一、指示代词的发展,2.远指代词 :彼、匪 彼:用作定语、主语和宾语。译作“那、那里”。不见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诗经用得多。庄子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庄子山木 匪:用法同“彼”,主要用作定语,只在诗经里出现,译作“那”。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

3、匪车偈兮。” 3.特指代词 :其 其:用作指示代词,也是作定语的,它是特指(非近指,亦非远指),略等同现代汉语的“那种、那个”。它具有特定的意义,古人用它来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所代表的人物是“适当的”。论语为政:“非其鬼神而祭之,谄也。” 史记项羽本纪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文选司马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李善注:“其人”,谓与己同志】 尔、若:它们都有“如此”、“这样”、“那样”的意思,“尔”在句中可作定语、宾语、谓语、状语,“若”不能作“宾语”和“谓语”。礼记檀弓上:“夫子何善尔也。”墨子节葬:“法若言,行若道。”,(二)中古指示代词,1.这:近指代词。又有“者、遮、拓、只

4、”等不同的写法。指较近的时间、地点、人物。太平广记卷25引开天传信记:“这畔似那畔,那畔似这畔。”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者汉大痴,好不自知。”挥尘录余话:“我遮人马动,便是救他。” 产生的时间:最初产生于唐代,宋以后应用广泛。宋以前通常只作定语,单独作主语、宾语的极少。 产生的来源: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者番、者回字,俗以迎这字。”朱氏的意是“这”是由上古的“者”变来的。(2)孙星衍认为“这”,是古文“适”的借字,语源上是“者”。(3)王力先生认为“者”只能放在别的词后面,构成“者”字结构,为何能独立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呢?因此是上古指示代词“之”演变过来的。大约到了唐代,有的方言读音起

5、了变化,于是借“这”来表示,或写成“者”、“遮”。 宋元以后的小说、戏曲中就完全统一用这个“这”了。 2.那:远指代词,产生于六朝,唐代只用作定语,宋代始作主语。刘义庆幽明录:“那汉何处来?”唐代由“那”构成的复合词有“那边、那个、那里”,宋代有“那般、那样”。“那”来源于上古的“尔”或“若”。来源于“尔”的可能性大些,因为“尔”的用途广泛些。六朝口语人称代词“尔”读音产生分化,书面上逐渐写成不同的字,人称代词作“你”,指示代词作“那”。,(二)中古指示代词,3.这么:唐宋时期的“能、能尔、能许、能样、能底、能亨、能地、能个、如许、尔许、宁许”相当于今天的“这么、那么”。这些字都可能来源于“尔

6、”,它们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方言。 “尔”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意义。由于当时“地、底”可以作词尾,所以“能”的后面可以带“地、底”,成为“能地、能底”等形式。(张九龄诗)“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陈师道诗)“数树梅花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杨万里诗)“着花能许瘦,落子不多长。”又“最爱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脚不胜齐。”(徐子渊词)“他年青史总无名,你也能亨,我也能亨。”(柳永词)“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陆畅诗)“天公宁许巧,剪水作冰花。” 4.恁么:唐宋的语录里已经出现,从语音上看就是后来的“那么”。“恁么”最初可以表示“那么”,也可以表示“这么”。禅师语录“我不恁么道。”“恁么

7、”在宋元的词曲又写作“恁、惹、恁的”。“早知恁的难拼,悔不当初留住。”(柳永词)在明代水浒传里写作“恁地”。 阮小二道:“休恁地说。” 5. “这么”和“那么”出现的时间很晚,但是还未弄清楚它们最初出现在什么时候。红楼梦里面有很多用例。,二、疑问代词的发展,(一)上古的疑问代词 1.分类: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都没有疑问代词。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系统是东周以后产生的。大体分为3系: (1)(指人)谁 孰 (2)(指物)何 曷 胡 奚 (3)(指处所)恶(乌) 安 焉 谁:尚书已用。可作主语(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宾语(论语:“吾谁欺?欺天乎。”)、判断句谓语(战国策齐策:“此谁也

8、?”)、定语。主要指人,也指物,如墨子天志:“予之不祥者谁也?天也。” 孰:出现时间比“谁”晚些,尚书、诗经没有。左传18见。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楚辞九章:“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主要指人,也可指物,如孟子告子下:“礼与食孰重?” 总之,“谁”可作谓语而“孰”不能,“孰”可作状语而“谁”不能。表示选择时,“孰”可指人,也可指物,“谁”只能指人。,(一)上古的疑问代词,何:不见于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诗、书广泛使用。主要作判断句的谓语、宾语、定语。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何”作状语,询问程度、方式、原因,可译作“多么”、“怎么”、“为什么”。论语:“父子何

9、哂由也?”战国策:“公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等:产生于汉代。问事物(什么?),如论衡非韩:“夫法之功者,谓何等也?”。用于询问方式(怎么?),如史记 三王世家:“妾又何等可言?”,(一)上古的疑问代词,曷:诗、书、公羊传常见,左传、庄子仅见,论语、孟子、谷梁传不用,大约反映了方言的差别。可作宾语或定语。译作“何、什么”。吕氏春秋审分:“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诗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归哉?” 胡:不见于甲骨文、金文等,但见于诗、左传以及诸子书、楚辞见,大约是方言的差别。主要作状语,询问原因或理由,译作“为什么、怎么”(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 ),也作宾语(谷梁传宣

10、公十七年:“非之则胡为不去也?”) 、定语(庄子 达生:“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译作“什么”。 奚: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周易等书,用于左传、论语以及诸子等书。可作宾语和定语,询问事物,译为“什么”,询问处所,译作“哪里”(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又可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又表示反问,译作“哪里”。论语 为政:“子奚不为政?”吕氏春秋 忠廉:“士患不勇,奚患于不能。”,(一)上古的疑问代词,恶: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及诸子书中有之。作宾语、问处所,译为“哪里”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 )。又作状语,问处所、状况、理由。译作

11、“哪里(史记春申君列传:“且王攻楚,将恶出兵?” )、怎样”(吕氏春秋听信:“不知事,恶能听言?”)。 安: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尚书,偶见于左传、庄子等,可作宾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四年 )、定语(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史记 滑稽列传),问处所;作状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秋水),问事理。 焉: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及诸子有之。作宾语(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问处所,也作状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卫风伯兮,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先进),问处所、事理。 由上可知,上古汉语同一性质的代词往往不止一个。有古今词并存,也有方言词并存。到了汉代,其中有的

12、用法扩大,有的用法消失,汉语代词系统开始变得比较统一而规范了。,(二)中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中古汉语疑问代词有很大的发展。上古流传下来的“何、谁”等继续使用。六朝以后又产生了“多少,几多、那、若、底、等、争、怎、么、没、所”等以及有关的复合疑问代词。 多少:上古是指数量的多少,中古成为疑问代词,询问数量。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几多:产生六朝,询问数量,大约是由“几”与“多少”揉和而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底:产生于六朝,唐宋普遍应用。相当于“何、什么”,在句中作宾语或定语。乐府诗集子夜歌“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底”又写作“抵、祗”,方岳

13、排门夫:“沙场青草胡运衰,军书抵急飞尘埃。”刘克庄三和实之春日:“买邻祗用百万价?好事争为十二窝。” 等:疑问代词“等”产生于东汉,相当于“何、什么”。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问曰:俗谓何物为底,底义何训?答曰:此本言何等物,其后遂省,但言直云等物耳。”按颜师古的观点,“等”是“何等”的省称,而“底”是“等”的音变。,(二)中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甚:疑问代词“甚”最早见于唐代。牟融重赠张籍:“人生随缘堪为乐,管甚秋香满鬓边。”跟“甚”有语源关系的复音词有“是物、是勿、拾没、什么、什摩、什没、甚么、甚底、甚生”,此外还有“没、么、莽、阿没、阿莽”等,它们有共同的来源。“是物”是由“是何物”紧缩而

14、来的,又写成“是勿、拾没、什摩”等形式;其后的声母为m,又紧缩为“甚”,后面再加“么、底、生”,变为“甚么、甚底、甚生”;“什没”省去前面的“什”成为“没(么)”,音变为“莽”,又加词头成为“阿没、阿莽”等。 唤作是物?不唤作是物? 神会和尚遗集 是勿儿得人怜? 太平广记卷一引因话录 集韵果韵:“没,不知而问曰什没。” 生前为什没不修行?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师问:百年后某甲依什摩人? 祖堂集卷四 问曰:甚没人?答曰:“不知”唐神谷子博异志 不知甚么汉? 吕岩赠江州太平观道士,(二)中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争、怎:疑问代词“争”见于隋唐,也写作“曾”,通常作状语,相当于“怎、怎么”。

15、宋代才有单用的例子。如白居易题峡中石上: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怎:疑问代词“怎”产生于晚唐,宋代才有单用的例子。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宋徽宗燕子亭北行见杏花 跟“争、怎”有语源关系的复音词有“作什摩、作么、作么生、作摩、作摩生、作没生、作勿生、怎么、怎生、怎生地”。坛经机缘品“师曰:汝曾作什摩来?” “争、怎、作什摩、作么、作么生、作摩、作摩生、作没生、作勿生、怎么、怎生、怎生地”等语源上是有关系的。最初当是“作什摩”,紧缩为“作么”,或写作“作摩”,唐代加词缀“生”成为“作么生”。欧阳修六一诗话:“李白对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尤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作么生”或写作“作没生、作勿生”,“作勿生”紧缩为“争”。“作么”则紧缩为“怎”,又加后缀“么”或“生”成为“怎么、怎生”。从此取代了“争”和“作么、作么生”而成为主要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