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6037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检查要求》ppt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动车类工厂新规则 工厂检查要求,初始工厂检查与监督工厂检查 均按附件6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附件7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工厂进行审查。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审查。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6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附件7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工厂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工厂审查要求,审查目的 : 评价受审查方是否有能力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以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工厂审查要求,审查依据 : 1批准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2车辆结构及技术参数。 3型式试验报告 4车辆一致性证书 5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

2、施规则 6. 产品安全认证相关的国家标准。,工厂审查要求,工厂检查的结论: 1、工厂审查未发现不合格项,则审查结果为合格; 2、工厂审查存在不合格项,可允许限期整改,认证机构采取适当方式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结果不合格,审查结果不合格,终止本次审查; 3、工厂审查发现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与申报并经审查批准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存在严重偏差,或实际生产车辆的结构及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存在重大差异时,审查结果不合格,终止本次审查。,工厂审查的实施,存在以下情况工厂检查不通过: 1)工厂审查发现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与申报并经审查批准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存在

3、严重偏差; 2)实际生产车辆的结构及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存在重大问题,如结构明显变更,关键件和材料变更不符合要求,且对整车安全、环保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工厂审查的实施,3)工厂缺乏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必须的生产、检验设备或生产和检验设备的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有明显缺陷,难以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 4)产品变更程序制定后未有效实施的,造成此方面管理体系失控的。 5)滥用认证标志和证书 6)存在其它严重不符合项等认证机构规定的其它条件。 7)指定试验项目不合格(原则上) 8)上次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工厂审查的实施,附件6和附件7的

4、要求,附件6第2条款及附件7理解要点,7-1职责和资源 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与质量有关的人员 质量负责人 代理人 技术人员 采购人员 检验/试验人员 内审员 关键工序操作人

5、员等,职责和相互关系应形成文件 可集中描述 也可在相关的程序中体现,理解要点,质量负责人 应是工厂组织内的人员 原则上应是最高管理层的或至少是能直接同最高管理层沟通的人员 有能力协调、处理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事宜 熟悉相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管理要求,理解要点,7-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6-2.3制造商对于2.2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要求。,资源 生产设备 检验设

6、备 人力资源 工作环境 是确保生产认证产品持续、稳定地符合认证标准的最基本条件,理解要点,理解要点,生产和检验设备 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能满足要求,数量应满足正常批量生产的需要 工厂可根据产品特点、生产方式、规模大小和认证机构的要求来确定并提供 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应持续满足要求,人力资源 与质量有关的 能力和数量满足稳定生产需求 人员能力技能和经验 评定应基于工作实效,适当的教育和必要的培训,理解要点,工作环境 生产环境 检验环境 存储环境,理解要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静电等 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振动等 储存场所的通风、防潮、防细菌等,强制认证标志的使用要求,标准规格60mm的认证标志

7、 在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右上角(按汽车前进方向)加贴规定的认证标志,挂车应在车辆的明显部位加贴规定的认证标志。对于多阶段获证车辆,应保持各阶段认证标志。,关于零部件3C标志加施,标准规格标志(粘贴) 对于汽车灯具(1109),摩托车灯具(1116),回复反射器(1107),制动软管(1108),车身反光标识(1117)和行驶记录仪(1118)等6类实施规则规定必须采用模压印刷方式的产品。 加施位置应在部件本体上,内饰和门锁门铰链可以在最小外包装上。 维修零部件证书可粘贴标准规格标志。,关于零部件3C标志加施,印刷、模压标志(非标准规格) 允许使用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蚀刻、雕刻、烙印、打戳

8、等多种加施方式 。 汽车灯具、摩托车灯具和机动车回复反射器可以省略小“s”。 制动软管可以省略椭圆和小“s” ,即“中国强制认证”标志的特殊式样:英文缩写“CCC”字样 。 内饰允许在背面,3C标志的监督管理,境外生产的获证产品,必须在进口前加施认证标志 境内生产的获证产品,必须在出厂前加施认证标志 CNCA对标志的制作、发放和使用统一监督管理 各地质检行政部门对所辖地区标志的使用实施监督 认证机构对其发证产品使用标志实施监督 受委托的国外检查机构对获证产品使用标志实施监督,CQC标志使用的申请,持证人持“购买标志申请书”或“印刷/压模标志申请书”、认证证书复印件及单位证明或介绍信向CQC办公

9、室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持证人可以提供上述文件的书面或电子文本办理申请; 使用认证标志,应缴纳费用。,文件和记录 7-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6-2.1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6-2.2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质保能力要求中明确规定的质量文件 确保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生产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序监视和测量要求、资

10、源的配置和使用规定等生产活动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要求不低于认证标准要求,理解要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制造商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应包括: (1)各项标准涉及的试验、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结果、记录; (2)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并确定控制要求; (3)识别关键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控制要求; (4)不在本工厂现场进行的试验、检查、制造过程的控制要求; (5)列出产品试验、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如何控制、规定、要求; (6) 列出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执行 (7)制造商在发现产品

11、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实必要措施,尽快恢复生产一致性的相关规定。 (8)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采取的追溯、处理措施规定。 (9) 列出对于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和产品实际状况及遵守强制认证要求信用水平好的工厂,采用的可靠性控制与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记录的规定。,理解要点,7-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 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承载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也可以是照片或

12、标准样品,或上述内容的组合 关注与认证产品质量及其管理有关的文件 需要控制的文件和资料:“质保能力要求”规定的、认证机构要求的、工厂所需的文件、外来文件 各种表格应按本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 作为证据的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2.3条的要求控制,理解要点,文件控制的要点,包括:编制、批准、发放、登记、使用、评审、更改、再次批准、标识、回收、作废等全过程活动的管理。 文件审批 目的:确保其适宜性 时机:文件发布和更改前 批准人:事先得到授权的人 现行修订状态及更改状态 目的: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识别:采用控制清单、修订一览表、在文件上标识等方式 文件的使用 使用处:生产现场、检验现场、管理的

13、工作现场等 相应文件:与工作有关或所需的文件 文件版本:现行有效、适用 评审和更新 文件版本:现行有效、适用,理解要点,7-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文件化程序应包含: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清晰可读,可作证据 完整不缺失 适当的保存期限,理解要点,确定保存期限应考虑的因素 认证产品的特点 法律法规要求 认证要求 追溯期限等 从认证要求考虑,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工厂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24个月,理解要点,7-3供应商的控制 工厂应制定对关键件和材料

14、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或制造商应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6-2.2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并确定其控制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对产品的安全、EMC、环境、健康等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 控制范围至少应包括认证实施规则确定的关键零部件、材料。具体按照参数申报系统中的关键件确定。 从供应商处采购的关键件。,理解要点,评价供应商 考虑因素:

15、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历史业绩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 供应商的交付能力 行业的地位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等 评定方式 样品检测、现场审核、书面调查、历史数据分析、了解同行的评价和供应商的信誉,理解要点,日常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的重新评价 资源条件、质量保证能力、所提供产品的关键件等发生变化时的处理 所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 供货业绩统计分析等,理解要点,供应商的选择、评定记录 合格供应商名录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记录 样品测试报告等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记录 供货业绩记录 重新评价记录 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记录 包括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理解要点,关键件的检验 检验/验证方式

16、考虑的因素 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程度 自身的检测能力、检验成本 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等 检验/验证程序的内容 抽样方法和判定准则(如涉及抽样) 检验/验证项目、技术或质量要求 检验/验证方法(必要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必要时) 对记录的要求,理解要点,部件COP检验 为确保关键件能持续符合要求,对关键件的全部或部分质量特性实施的抽样检验 工厂承担部件COP检验的责任 部件COP检验的程序 检验的依据、时机、频次、项目、方法 检验的实施者 检验记录或报告的要求、提交方式等 按照经过批准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确定的要求实施,理解要点,检验的实施 可由工厂完成 有能力的第三方完成 也可由供应商完成 由供应商或第三方检验时,应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如检验的依据、频次、项目、方法,记录或报告的要求、提交方式 工厂应对供应商的检验能力进行评价,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工厂应调查实验室的资质情况,证实其能力范围,以确保检验结果有效 由工厂自行进行检验,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理解要点,对于零部件和系统已获得国家强制性认证或国家承认的自愿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