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9376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0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考查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重点考查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发展地、辩证地看待中央集权制的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突出考查中央官制(内外朝、三省六部制等)、监察制度(刺史、御史台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地方行政制度(路府州县、行省制)等。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注意了解内阁设立的背景、军机处设置的实

2、质。 【专题主线】主线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主线二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网络构建】一、分封制和宗法制不同点及相互关系分 封 制宗 法 制不同点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

3、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特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

4、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1.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1)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分封制的影响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分

5、裂割据局面的出现。历史遗存影响a.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b.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c.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2.先秦时期“家国一体”的形成与演变(1)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宗族不但是生活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2)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但其核心的宗法观念与家国一体的传统,逐渐嬗变成为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

6、要组成部分。3.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

7、的血缘和部族色彩。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2)一个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两层官职: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和县令。 (4)四个统一:全国统一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制度的创新:汉代设置中外朝机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置“二府三司”,元朝设置中书

8、省。 (2)地方制度的变革: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唐朝设置节度使,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两个结果: 皇帝与丞相矛盾凸显,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逐步加强。 自北宋后,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国家一统局面,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重大举措: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创立内阁制度。 清朝设置军机处。 (2)最终结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1含义 (1)专制主义即君主专制,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指皇位终身制和皇位继承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

9、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特点 皇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皇权至上。 3作用 (1)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处理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有利于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后期:其消极作用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

10、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五、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朝废分封后,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剌史,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监察区等。六、选官、用

11、官制度的变化 1察举制 (1)建立: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个,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 (1)实行:魏晋南北朝时期。 (2)影响: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3科举制 (1)过程: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明清采取八股取士。 (2)作用: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选官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12、(1)有利于维持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在先秦时期,维护了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政治体制的运转,保证了贵族政治、经济的特权和王权的正常过渡;在封建社会,维护了封建皇权至高无上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封建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 (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从中央政权体系看,通过选官制度选拔效忠于王朝统治者的中央官员,保证了王朝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从对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看,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有效地治理与统治人民,维护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3)选官制度的标准化、制度化对国家选拔官员,维持统治的长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赋税征收以及防止了人民的反抗

13、。 (4)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完善,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官员素质不断地提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不同的选官制度所起的作用与影响不完全相同,应具体问题具体评价。 5.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步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科举制度在早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高频考点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例1、(2018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

14、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变式探究】(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B【解析】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土地的同时把“鼎”也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的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青铜器比较稀缺,

15、很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食具不可能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变式探究】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变式探究】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答案】B【举一反三】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