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5965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试作文指导一选题立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试作文指导一:审读题意方法指津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文题信息,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注意文题类型 纵观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审清题目类型,一是有利于迅速确定题目。命题作文题目是固定的,就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半命题作文题目是要进行“完形填空”的,就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选题作文要求“多中选一”,就不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自拟的,就应匠心独运,一展才情。审清题目类型,二是有利于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如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有时都有一段文字材料,

2、但两者对材料的处理是不同的。前者必须紧扣材料,或以材料为“骨架”展开故事,或以材料为基础提炼论点,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后者不必紧扣材料,只要所写的内容与材料有关就行。二、注意文题含义 有些文题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细细琢磨一番的。如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长大的感觉”即是。如果认为“ 长大” 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了,胆子变大了,或是能够对付别人的欺侮等等,那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如果能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活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

3、题的含义。还有些含比喻意义的文题(如起点 ) ,含象征意义的文题(如明天 ) ,有多个义项的文题(如家 )等,都须细细咀嚼。三、注意文题题眼 文题中一般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2000 年天津市中考题)中的“不寻常”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 今天真好 (2000 年深圳市中考题)中的“真好” 就是应反复渲染的重心, 最舒心的时候 (2001 年大连市中考题)中的 “最舒心” 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家乡巨变 (2000 年内蒙古中考题)中的“ 巨变” 就是应精心琢磨的方面。 做人要有_ 、 我_长大 、

4、 现代科技给我带来的_这些文题中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都是题眼。又如欣赏 、 献一份爱心给 、 我爱看的 这些文题中加点的词也就是题眼。四、注意文体类别 中考文体类别主要有三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中考作文可写的文体类别越来越多,如:书信、剧本、小说、散文等等,中考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如 2001 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作文题就要求写一篇记叙文,2000 年厦门市中考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一封书信。对这样的文题就要按体作文,不可给体不写体。二是明确规定可以写多种文体。如 2001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以“ 跑步”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

5、跑步的情景,可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明跑步锻炼的要领、方法等等这个文题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可以写其他文体,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但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应引起考生的重视。即有些文题表面上是“文体不限”,实际上是“文体有限”。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考题:以真的有属于我的时间了为题写了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不限。又如内蒙古自治区中考题:以家乡巨变为题作文,不要写成诗歌即可。只要认真审读题目,就可知道以上两题都比较适合于写成记叙文,不宜写成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若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可能会步入陷井。五、注意选材指向 有些中考作文题对写作材料还有着或明或暗的指向。体会到这一点

6、,才会避免选材失误,提高选材质量。这些指向有的题目中反映出来。如校园生活二三事 (2000 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 “校园生活”点明了选材的范围, “二三事” 点明了选材的数量。无视这一要求,就会步入“ 盲人骑瞎马” 的误区。 这些指向有的从提示中反映出来。如 2001 年山西省中考题: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的家庭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命题者在提示语中点明“家”还可以指“ 一个集体”、 “一个国家”乃至“ 整个地球”、 “整个生物群”,家的外

7、延被扩展得很大,极有利于我们从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由选取所需的材料,如果不注意这一信息,只是将自己的思维锁定在家庭生活之内,重复的写那些陈旧的材料,就不容易发挥自己正常的写作水平。六、注意立意信息 有些文题还有立意方面的暗示信息,明察到这一点,对于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习作是大有帮助的。如 1999 年湖北省荆门市大作文命题的开头几句话是:“ 人的一生机会很多,但有些机会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有”这开头实际就暗示了“珍惜生活,珍惜拥有,珍惜机会”这个大中心。如果忽视这一信息就有可能偏离题目对主旨的要求。又如 2000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搀扶下成长的,这一“扶”便是十多年呢!

8、成长的路上,有爸爸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有思想上的精心呵护。这中间,你是否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请以“给妈妈(爸爸)一个吻”为题,写一篇文章。细读提示语,细品题眼“吻”字,我们就会知道命题者对中心的暗示:要写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精心呵护的回报,要表达的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题旨。除了以上六方面,审题还应注意表达方式、作文字数、保密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考场习作。【美文示例】 架起一座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情感和理智。猜疑和隔膜有了情感和理智的沟通,就一定能变为信任和理解。如此,长幼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所有的攻击和伤害、所有的歧视和虐待、所

9、有的冷战和热斗都会冰雪消融。放下沉重的铁锤,徐力母子可以沟通;收起冰冷的枪炮,塞族和阿族也可以沟通;熄灭喷火的导弹,美国和伊拉克更可以沟通。一切以民族大业为重,一切以人民幸福为本,寂寞了半个世纪的台湾海峡哟,真的需要用情感和理智架起一座长桥!同为炎黄子孙,同有华夏根,还有什么不可以沟通的呢?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最诚挚的爱心。同是地球的孩子,人类的强悍抑或贪婪并不能成为残害动物、毁灭森林的资本。在人类欢庆胜利的时候,丹顶鹤翩然的舞蹈,黄鹂鸟婉转的歌声,不知增添了多少喜悦的气氛;在人类孤寂的时候,大熊猫的憨厚、梅花鹿的乖巧,不知给了我们多少贴心的抚慰;茫茫林海,片片绿阴,给人类生命的

10、每一分钟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和生机。它们的慷慨,它们的奉献,都从未得到人们的报答。尽管如此,一如既往地给予仍然是它们至死不渝的追求。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拿出我们最诚挚的爱心,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在愚昧与文明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科学知识。在像当年用火焰宣告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的结束,用科学的理念推翻所谓“神明”的统治,用精确的数据证明地球是圆的一样,今天的人们早已甩开裹脚布的束缚,走出愚昧落后的阴霾,不断朝着光辉灿烂的文明时代迈进。如果有谁企图阻挠文明前行的步伐,那么,他必然会像“太阳神教” 、 “奥姆真理教 ”、 “”一样遭遇一个可悲的下场。通过用知识架起的桥梁,我们必将从愚

11、昧落后的此岸走到科学文明的彼岸。让我们架起一座桥吧!评点 “架起一座桥” 是一个含有比喻义的文题。文中的“架桥” 意味着沟通、理解、关怀和超越。在人与人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在愚昧与文明之间都需要架起这样的“桥”。本文题文和谐一体,表达酣畅淋漓,这与作者审题的成功是分不开的。【新题导练】文题一:跨向明天的一步青春年少的你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故事。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记叙文。点拨 从文题类型看,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文体类别看,这是一篇记叙文,从文题含义看,这是一个含 比喻意义的文题。 “跨向明天的一步 ”比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的逐步成熟,性格的不断完善

12、,学习的点滴进步等等。从选材方面看,应写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故事,应写成长途中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比如: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懂得了友谊的珍贵,领悟了深奥的道理;由孤僻变得合群,由懦弱变得勇敢,由依赖变得独立;电脑考试达标了,书法作品获奖了,得意之作发表了文题中的“一步”还暗示应从方方面面中选一个侧面展开,不可面面俱到。文题二:我又想起了 那句话(爸爸、老师、同学)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点拨 论文题类型,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横线上所填的应是一个人。如不明白这一点,在横线信手填写“过去”、 “以前”、 “再见”、 “谢谢”、 “书本中”、 “电视里”等词语,

13、就会因填题不慎而满盘皆输。论文体类别,提示中虽无明确规定,但就题目本身考虑,宜写成记叙文。论文题题眼,一个“又”字值得细细咀嚼。 “又”表明那句话不是初次听到, “又”暗示那句话不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文题三: 我家的常客 我家的稀客请从上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点拨 论文题含义, “常客” 指经常到我家的客人, “稀客”指很少到我家来的客人。二题都可以写成写人为主的文章。当然将“客”理解为某种“ 物” 也未尝不可。论写作重心, “常客”,可写其方方面面;“稀客” ,只宜于写一、二次特殊的印象,无论是写“常客”还是写“ 稀客”,都应把客人放在“ 我家” 这个环境中来写。论文题类型,这

14、是一道选题作文,只能二中选一,不可两个都写。文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据报载,美国有个富翁规定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周必须谋生一次。每当那天早晨,富翁亲自驾车几十公里,把儿子送到闹市区,赶儿子下车,令其自想办法谋生,傍晚他再驾车接回儿子。尽管往返所耗油费远远超过儿子一天的生活费,但富翁却乐此不疲。点拨 题目中有关文体的要求是“文体不限”,但只要认真审读上述材料,就会发现其实“文体有限”,此题较适于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绝不可能写成说明文。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认真读懂材料,充分利用材料。若写记叙文,就应以材料提供的内容为骨架,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次要人物,

15、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写成一个有头有尾、有声有色、可触可感的故事。若写成议论文,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论点。文题五 有人说: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知可贵,一是时间,一是青春。 ”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何止这些,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点拨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此题也有一段文字材料。但这段文字材料与上面文题中的材料的作用是不同的,它只是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的一段导语。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是写作话题,也是本次作文中心,但不是本次作文的题目。本次作文的题目是自拟的,就可根据写作的内容拟出自然恰切、别致新颖的标题。本次作文的文体不宜写成说明文,可灵活选用其它

16、各种文体。文题六:你小时候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你是否为曲折神奇的故事所打动?你是否同情、喜爱或厌恶童话中的人物 ?你是否为童话中寓含的道理所折服?你是否也希望将读过的故事改编成一则有新意、有时代气息的童话?试结合现实,写一篇与童话有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点拨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审题时应细细咀嚼提示语。一是根据提示选择话题。文题提示由一个判断句、四个疑问句、外加一个省略号构成。由判断句可知,整个话题范围是跟“童话”有关,只要作文涉及到童话就可以;疑问句告诉我们话题的范围有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人物、童话主题、改编童话等;省略号则提示还可以有别的角度、别的与童话有关联的话题。二是根据提示选择文体。提示语中的“文体不限”意味着你熟悉哪种文体,喜欢哪种文体就可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