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20876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娥冤》学案4(长春版九年级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娥冤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反复自读课文,疏通文意。2、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3、通过疏通文意,掌握剧情。4、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二、学习重点:1、反复自读课文,疏通文意。2、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5、3、通过疏通文意,掌握剧情。6、三、学习难点: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四、学法指导:1、诵读法:先认真阅读课文,掌握字音。2、认真完成学案,充分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常识,积极主动,结合合作探究内容再重点研究本节课的重难点。3、提高效率,按时完成学案,下课时课代表收齐并及时上交。五、课外知识补

2、充:(结合预习适当补充)1、元杂剧简介: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

3、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

4、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本学案“拓展阅读”可查阅“宫调”知识)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

5、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2、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

6、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3、窦娥冤剧情简介:4、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六、自主学习:1、通过自学,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语句画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达到掌握文意的目的。2、认真阅读课文,掌握字音。罪愆()看觑(

7、)提防()蓦过隅头()无捱无靠()孛老()秀闼()田畴()鳏寡孤独()燕侣莺俦()?()撚断()浣纱()红鸾天喜()前合后偃()恓惶()讼庭()错勘()杳无音信()苌弘化碧()盗跖()勒死()邹衍()古陌荒阡()亢旱三年()缥缃()亲家()当垆卖酒()刽子手()3、解释下列各词语:看覻执料绣獭漏面贼灭罪修因娇客恓惶短筹哥哥行4、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5、根据曲牌和故事情节,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七、合作探究学习:分析第一层。齐读第一层两支曲子。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2、分析滚绣球一曲,认识到了什么问题,表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背诵此段。3、小结:这两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

8、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管人命、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为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八、当堂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盗跖(zh)嗟怨(ji)前合后偃(yn)B罪愆(qin)衔冤(xin)湛湛青天(zhn)C错勘(kn)亢旱(kng)苌弘化碧(chng)D埋怨(mi)尸骸(hi)哥哥行(hng)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B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C婆婆

9、,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D如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则是看你死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B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你道是暑气暄(温暖)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抵御旱灾)4、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B科,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C正宫,端

10、正好,滚绣球等均是曲牌名。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杂剧都只能是四折。课内语段阅读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5、解释文中加点词A、合:B、糊突:C、错勘:D、怎生:6、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对死亡的悲痛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7、这节文字中人物情感的变化,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8、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九、【学习反思】(自己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