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7346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表解知识点1民族团结民族团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结民族来源:学优中考网区域来源:学优中考网自治的实行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民族数量56个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提出建议中共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过程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重大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是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发展政策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主要表现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的发展;中央提出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制”的构想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制”的伟大构想。主要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重大意义指明前景,赢得好评。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联合声明中英、中葡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重要意义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

3、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3海峡岸的交往海峡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解放初期,党和政府明确指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定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一国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打破隔绝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成立中国台湾、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海峡岸关系协。汪辜谈1992年,就“海峡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谈。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日益密切的交往交

4、往密切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二)剖析重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使自治权利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遵循党的方针政策。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实行的区域自治,而不是脱离一定地域的所谓“民族自治”,不单纯以人口比例为依据。人口较多的民族可以自治,人口较少的民族也可以自治。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一个民族全部居住在一个地

5、区的情况极少。在此情况下,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利。(1)有利于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族权利。(2)有利于捍卫国家统一和边防安全。(3)有利于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一国制”的科学构想“一国制”是一个国家、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一国制”的科学构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国制”的

6、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实行种制度,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种制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实行“一国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实行“一国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一国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3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刷了一百多年前殖民侵略带给中国人民的耻辱,推进了国家的统一大业。香港回归的实现,也为“一国制”提供了成

7、功的范例,有利于促进澳门的回归和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4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断适时地调整对台方针政策。从1949年10月至1955年4月,强调“武力解放”台湾。1955年5月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放”。1979年1月1日,随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全国人大常委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随后,邓小平访美时强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就在实际上提出了用“一国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92年,岸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岸均坚持

8、一个中国原则”。1995年初,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岸关系、加快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建议和主张,提出了许多新的创造性设想。(三)学法指导1开展社调查,了解一下你所在学校师生或社区居民的民族构成安排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同学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分别了解本地区的民族构成情况,了解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看看身边少数民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直接感受民族团结的氛围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例】制作表格列出所在学校或社区居民的民族构成情况。【答案】提示:根

9、据具体情况制作表格,填写数字,并对百分比等数据进行简要统计。2运用分析、讨论法学习历史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国情的处理民族事务的正确道路。【例】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B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C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D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答案】A3识图学习法学习本单元,可以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源,感知历史、亲近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仔细观察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说明:红底、白色紫金花),说明其深刻的寓意。【答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花分别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制”。学优中 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