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2_6_2_2b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检测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8393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2_6_2_2b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检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2_6_2_2b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检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2_6_2_2b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检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2_6_2_2b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检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2_6_2_2b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检测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角度一农业地域类型判断(2017宁夏重点中学联考)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上,主要由南、北二岛组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业经济发达,鹿茸、羊肉、奶制品、粗羊毛出口居世界前列。据此并读下图回答13题。1新西兰粮食以小麦为主。其小麦生产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传统谷物农业C现代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解析小麦生产属于谷物生产,有现代与传统两种类型,而新西兰是发达国家,其谷物生产属于现代商品谷物农业。答案C2新西兰乳畜业发达。新西兰乳畜业发展区位与欧洲西部具

2、有明显差异的是()A气候条件更为优越,更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B地势平坦广阔,草场更广阔C交通条件更为优越,有利于产品运输D本地市场相对狭小,对外依赖更强解析乳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饲料,新西兰与欧洲西部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则A不符;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虽然海运较便利,但没有欧洲西部便捷,B、C不符;新西兰虽然经济发达,但只是岛国,人口稀少,本地市场相对狭小。D正确。答案D3图中A为新西兰葡萄和葡萄酒的主产区。它位于莫尔伯勒区(Marlborough)的河流中游河谷地带。有关其成为新西兰葡萄主产区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处山地背风地带,降水较少,光热较充足冬温夏凉

3、,降水充足,有利于葡萄生长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葡萄园建设管理河谷有砾石堆积,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提升葡萄品质A BC D解析A地位于山地背风地带,降水较少,光热较充足,所以符合,不符;此外,该地位于河流中游河谷地带,可能有砾石堆积,而砾石可以增大地表昼夜温差,有利于优质葡萄的生长。答案D角度二农业地域类型基本情况分析判断4(2017怀化期末考试)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材料二A地为宁夏平原,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1)根据材料一,描述中国水稻分布特点。(2)评价宁

4、夏平原种植水稻的自然区位条件。解析第(1)题,该类试题要分总体概述、分布区描述、重点区描述等方面,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分布不均匀且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分布分散区主要位于黄淮平原、关中平原、新疆、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面积最大。第(2)题,评价类的试题要通过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阐述。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因此冬季风影响较大,春季多大风天气和低温冻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河经过,具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位于贺兰山东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答案(1)分布不均(或分布广泛);集中在秦淮以南地区(或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黄土高原;其中东北分布面积较大;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较充足的宁夏平原、新疆的一些绿洲等地区。(2)有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不断升高。不利:气候干旱,降水较少;黄河上游来水减少造成水资源不足;低温冻害;大风。安全生产工作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