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767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专题十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正大步迈进空间站时代,短短几天后,4月24日,我们迎来又一个中国航天日。回顾历史,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6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经过艰苦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丰碑,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对于中国国际竞争力与

2、话语权的建构产生重大拉抬效应。经国务院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几代航天人,共圆中国梦。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航天“三大”精神在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被擦拭得熠熠生辉,并不断指引着后来人前行的步伐。眼下,全国各地正相继举行科学讲堂、科普展示、校园交沆、公众开放日等活动纪念第二个“中国航天目”,使得航天精神广为传播,这些活动得到了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热烈响应,青年一代正融入创新驱动的时代洪流,航天事业发展必将

3、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国航天日”,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青年一代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航天精神。【答案】(1)设立“中国航天日”,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设立“中国航天爵”,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将带动科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设立“中国航天日”,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作为当代青年要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品质。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锐意进取,我国建设事业做贡献。积极投身到弘扬航天精神的实践中,做航天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可从以下角度作答:设立“中国航天日”,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设立“中国航天爵”,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将带动科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设立“中国航天日”,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2)此题考查如何弘扬和

5、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要求探究青年一代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航天精神,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作为当代青年要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品质。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锐意进取,我国建设事业做贡献。积极投身到弘扬航天精神的实践中,做航天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2阅读材料,完成

6、下列要求。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以、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命

7、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是对“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如果能够弘扬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己及人,建设一个更加太平、繁荣的世界,蒋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说明在今天我们应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世界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2)不仅是中国文化,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请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答案】(1)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与现实相结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去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文化与经济、

8、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更多地在国际事务中体现中国担当,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交流借鉴。(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因而,各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在继承基础的上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其次,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我们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另外,涉及到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所以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本题要求

9、考生分析“不仅是中国文化,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中蕴含的道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是因为文化之间有共性, 即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

10、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请结合“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激励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保持创新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共

11、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

12、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42016年8月5日至21日,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两里约热内卢举行。8月21日,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的夺冠,是“女排精神”的彰显。主教练郎平认为:“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要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这种激情

13、、这种精神,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所需要的。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女排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2)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简要回答弘扬“女排精神”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答案】(1)“女排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2) 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

14、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女排精神”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意义类非选择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故考生要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故考生着重可以从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以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我国参加了阿斯塔峰会和汉堡第十二次峰会。材料:2017年6月8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15、第十七次会议在阿斯塔纳召开。会议正式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上合组织成员国地位。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携手创造本组织更加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指出:各成员国要坚定遵循“上海精神”,保持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新老成员国密切融合,深化政治互信,加大相互支持,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成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要一如既往地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工作的优先方向;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要让各国和各国人民从这一进程中共同受益;中方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以及

16、其他国家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合作,中方赞成本组织继续扩大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紫荣的事业。(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阿斯塔峰会谋求发展“上海精神”的重要性。(2)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精神”,请你提出两条建议,如何让同学们在校园内了解“上海精神”。【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上合组织成立16年来,成员国坚持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相互友好合作提供了有益助力。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继续做好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运行工作,办好青年交流营、中小学生夏令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