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79663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_教学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深沉。2沉入文本,体会反讽式语言的深层含义。3结合文中的对比,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全家人庆祝母亲节戏剧性的过程,从事与愿违的理由中感受深厚的思想内容。难点:儿女们庆祝母亲节反使母亲为全家人过节操劳的行为是出于对母亲的爱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母爱、亲情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与生俱来的,它也必然会无限延续,成为永恒的话题。在沈从文的边城里我们看到了爷爷对翠翠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时也感受到了翠翠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让我们心头萦绕上了一层凄美的忧伤之情;走近史铁生的合欢树,我们又深深感受到了一份“子欲养而亲不待

2、”的沉痛和愧疚,同时也激发起了我们对母爱、对生命深层意义的思考。同样的主题,在不同作者的主观干预下却有了不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往往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及行文的思路中,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 作为一位幽默大师,里柯克又将以一种什么方式带我们去解读母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作一次探究之旅。二、指导预习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交流指导三、合作探究1梳理“我们一家”过母亲节过程中的细节,感受故事情节戏剧性的推进。计划 结果 理由准备给母亲买顶帽子 还是灰色旧无沿帽 母亲不喜欢新的,女儿说戴了非常合适带母亲乡下兜游 取消兜游 漫无目的,要避免折腾带母亲去钓鱼 母亲留在家中准备饭菜 汽车不宽敞;母亲不喜欢钓鱼,父

3、亲怕母亲着凉,给母亲安静;女儿要炫耀新帽;儿子帮不上忙回到家、晚餐时 给父亲拿手巾肥皂 总得迁就她母亲情愿,我们这一次要母亲歇会儿屡次三番上菜、收盘、擦桌、洗碗碟为把母亲节过得隆重,出于对母亲的爱,全家人精心准备了一个个的计划,可总是事与愿违,结果反使母亲为全家人操劳。这一动机和效果的反差已令我们感受到母亲所奉献的无私的爱。然而,文章的幽默在于造成这一结局的理由似乎又顺理成章,每次计划的改变,都是因为我们考虑到母亲的“不喜欢”或“情愿”,正如大家看见母亲操劳时,却表示“我们这一次总得迁就她”讽刺的是,让母亲在自己的节日里操劳反倒表现出父亲和儿女们对母亲意愿的尊重。看起来合乎逻辑的理由却使我们在

4、笑声中感到一丝悲哀:母亲的奉献似乎已经定格,成为必然(这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母亲“不得不”:“不得不给父亲拿手巾肥皂”,“不得不屡次三番上菜、收盘、擦桌、洗碗碟”),儿女们稍微回报都不是她能够接受的。让我们在母亲节中来感受母亲的无私的爱和不公的命运,不免在肃然起敬中落下同情的泪。李柯克所给我们的幽默是含泪地微笑。四、教师精导1抓住本文对比的手法,从过母亲节过程中母亲与父亲、儿女的言行的对比中,感受母亲的无私和伟大。两种“事与愿违”的对比:母亲的“事与愿违”和父亲和儿女的“事与愿违”。母亲的“事与愿违”是:大家一开始想让母亲享受,结果反而使之更加操劳。首先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结果还是原来的灰色的旧

5、无沿帽;准备雇一辆汽车,把母亲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结果因为汽车并不宽敞而留在家中;买了钓杆,准备带母亲去钓鱼,结果留在家里准备饭菜;父亲希望母亲尽可能安安静静多休息一会儿,结果是母亲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晚饭时,希望母亲歇会儿,结果是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上菜、收盘,擦桌、洗碟。父亲和儿女的“事与愿违”是:父亲说他留在家里,在花园里干点粗活和脏活,姐妹俩愿意留下来,帮助女佣人做午饭,但结果还是驱车去乡下兜游,而且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两个姑娘和几个熟识的小伙聊起来;晚饭后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结果谁都没有这样做。在这些对比中,我们看到“儿女们”为母亲考虑的“

6、冠冕堂皇”的言语与实际上在为自己过节的实际行动之间的反差,看到了“儿女们”的热烈的语言,却并无行动的表现和母亲无声的奉献操劳之间的反差。这些对比反衬了母亲的默默的无私奉献的品格。值得注意的是,审视这些对比,却又发现异中有同,无论是母亲的“事与愿违”还是父亲和儿女的“事与愿违”,竟然都有合理的理由。这让我们感到母亲的辛苦操劳原来符合生活的逻辑,使我们在看到作者对母爱的歌颂中流露出更深广的一丝哀伤,发人深思。2体会幽默、轻松的笔调,平易朴实的文字却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学生从文中平淡的日常琐事的叙述中,找出表现出轻松诙谐笔调的语句。如:一开始安排母亲到乡下兜游,理由很令人感动:“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种

7、享受的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季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英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当修改计划让母亲钓鱼时,理由也是令人感动:“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钓竿实际上是给她买的。”结果,决定让母亲留在家中准备午饭,理由依然是那么感人:“要是母亲出门,他没准会着凉的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一会儿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又如:晚饭吃好后,大伙儿本是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又把这些事交给了母亲,理由依然很合理:“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

8、,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每当大家一开始为母亲安排计划的时候,所提出的爱母亲的理由都因后来同样出于爱母亲,为母亲考虑,或迁就母亲意愿的理由所打消了。而且这些前后矛盾、不合理的理由说得顺理成章,很是动情,说出口来那么轻松。这些看起来轻松平淡的语言恰恰是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中提炼出来的为大家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的或不合理的东西,让读者在产生共鸣而会心微笑的同时,对生活中母亲必然承受的不合理的家庭和社会待遇有所思考。五、巩固提升1在庆祝母亲节的这天,“我们”的安排致使母亲这天承受了更多的辛劳,从文中看,“我们”是否薄情呢?提示:表面上看似处处有意突出“我们”自私的考虑,仿佛毫不懂

9、事,如两个姑娘首先考虑的是为自己买了新帽子。与其说安排母亲去乡下兜游,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想去兜游,这从后来父亲因母亲不在身边而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两个姑娘在溪流边与熟识的小伙儿聊天,“大家都玩得痛快极了”的一段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只顾自己享用豪华的晚宴,除了父亲后来的注意,谁也没有去关注母亲屡次三番的上菜收盘。这些致使母亲操劳的行为看起来是薄情,但全文洋溢的基调还是对母亲的爱。“我们”的行为是不能被看作是薄情的。这首先得看“我们”行为的出发点是对母亲的爱,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是为母亲考虑的,即使把擦桌洗碗的事留给了母亲,也是出于对母亲意愿的迁就,而那一开始的争着洗完的热情应该是真实的表现对母

10、亲的爱。“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使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些似乎不体谅母亲辛苦操劳的细节的背后的真实目的却是对母亲深深的眷念、歌颂和感恩,所以文字在我们读来也仍然流淌着脉脉的温情,并不会以之为薄情。其次作者写到“我们”行为的合乎逻辑,显然目的不是在表明“我们”的薄情,而是意在表现母亲牺牲和操劳是人类的崇高感情,母亲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生活中已成了必然,这种母爱是无法回报的。更激发人们深深思考母亲节的意义。2课文的结尾写道:“我们大家都感觉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我们所做的一切”明明使母亲更加操劳,怎么会得到“最大的报偿”呢?“最大的报偿”是什么?结尾蕴含了怎样的深意?提

11、示:这“最大的报偿”是感觉到了母亲的泪水,从母亲的泪水中,我们看到的是:母亲不仅没有因儿女们出门兜游而自己却留在家中操劳而表示不公,反而为孩子们的愉快,和对自己的敬意感到幸福,母亲需要的是对家庭的付出和孩子们对自己为家庭操劳意愿的迁就。“我们”所做的一切使母亲在庆祝自己的节日里劳累一天,本应该歉疚不已,却不料作者以母亲感动的泪水和得到“最大的报偿”肯定了“我们”所做的一切。戛然而止的结尾,却开启了读者质疑的心扉。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逻辑,从这一不合理的逻辑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儿女们对母亲的真挚的爱戴,更让我们对母亲处于家庭和社会不公正的待遇作更深广的思考。这一看起来

12、平淡的结尾的确是含而不露,意味深长。3变换角度改写或复述故事变换角度,将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中叙述者由“我”改成“母亲”,让母亲来讲述这天的生活。 所谓“改写”,可以是文章体裁的改变,可以是文章重点的改变,可以是叙述角度的改变将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叙述者由“我”改为“母亲” ,虽然文体未变,怎样过母亲节的中心事件不变,幽默风格不变,但整个文章的线索变了,原文中我们大家为母亲考虑的计划一次次地变化,最终事与愿违的情节推进,应改为母亲的一切言行都出于希望大家过得愉快的心情。从母亲的角度看,是不存在事与愿违的。主题也要有所调整,依然要表现出母亲的无私和爱心。但母亲的爱是难以回报的,以及儿女的歉疚的意思就不必表现。改文依据文末的母亲“眼里含着泪水”一句,要表现出母亲无私、任劳任怨的胸怀和对儿女们爱意的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