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精短文言趣读三则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78669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语文:精短文言趣读三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趣味语文:精短文言趣读三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趣味语文:精短文言趣读三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语文:精短文言趣读三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趣味语文:精短文言趣读三则其一 寓言故事庄子列御寇篇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全文字数了了,除“单”通“殚”,做“竭尽、用尽”讲外,再无生僻难懂的字。如果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即是: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屠杀龙的技术,用尽了他的千金家产。他整整三年才学会这种技术,可是没有地方能用得上。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为了学到本领,舍得出物力、精力和时间,这虽然好,但一定要有个切实可行、学以致用的目的。“志”固然重要,但绝不能盲目地为之奋斗。“屠龙技”,巧则巧矣,然而“无所用其巧”,故不能施展,虽有实无。寓言意在启迪我们:读书治学,必须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真正知道那“路”的“尽头”是什么。只有那些既是自己所向往的,又能有益于社会人生的有用目标,才值得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值得你去为之不懈追求、尽志搏取。其二 古典小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过一篇题为殒盗的25字微型文言小说。其全文如下:蔡裔有勇力,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蔡拊床一呼,二盗俱殒。此篇虽为文言小说,但并不艰涩难懂。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即是:蔡裔是个勇敢而又有力气的人,其吼声有如雷鸣震响。曾经有两个贼人进入室内偷盗,蔡裔(发觉后)拍着床大声一呼喊,两个盗贼就一同被吓死。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说:“简洁是才能的姐妹。”陶渊明不愧为文学大家,小说殒盗恐怕是再简洁不过的了。全文

3、仅仅25个字,但时间(由拍床可推知为夜间)、地点(家中室内)、人物(三个人)、事件发生的原因(二偷入室、因盗而呼、因呼而殒)、经过(入室偷盗、一呼而俱殒)、结果(二盗俱殒)等一应俱全。而且开篇、结尾互为照应,使小说浑然一体。或许有人会说,小说是重在写人的,此篇人物形象不够丰满。这简直是太苛求作者了,仅仅25个字,上述要素应有尽有,其中的“有勇力,声若雷震”,是对蔡裔形象的概括描述;“拍床一呼”,可以说是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试想,勇猛力大的蔡裔,岂能容忍盗贼的侵犯?当他拍床的一刻,必已是愤恨填膺、怒火满腔之时,因而才会有声如炸雷、响震屋宇的怒吼。而仅此一吼,就足使二贼肝胆碎裂、一命呜呼

4、。从中,我们不难想象得出一个身材魁梧、嫉恶如仇、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来。同时,“二贼”也是有形象可感的。其“俱殒”,除烘托蔡裔的勇力和声威外,二人的猥劣、胆怯、恐惧等丑态还是可以想见的。本文被称为古典微型小说佳品,当之无愧。其三 字报喜“家书”旧时私塾为练习毛笔字,使用统一的字帖,其帖仅有25个字: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明代叶盛水东日记卷十说:“上大人孔(其中“丘”有时为避孔子的名讳,也有改写作“孔”的),凡乡学小童临仿字书,皆仿于此,谓之描朱。”就其内容上来说,并无什么意义。只是在文字的排列上采用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居后,这样以便于儿童由简至繁、由易至难,从而循序渐进地学好书法。可是明代文学家,著名的江南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却不这么看,以他的聪明智慧和渊博学识,对字帖进行了巧妙的断句: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按他的句读,字帖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给他老父亲的一封信。其内容可以理解为:父亲大人在上:儿子孔丘,一身(“乙”通“一”)已经教化、培养了三千零七十个读书人了。这诸多的后生中,有七十二(八乘九为七十二)人品学俱佳,他们都能既行仁义又知书达礼啊!一篇字帖,其文字可以说是粒粒散乱、毫无相关的珠子,但经过祝枝山的巧妙解读穿珠成串却成为一篇绝妙的“家书”,实在妙不可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