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之间的区别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78666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之间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之间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之间的区别(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之间的区别善于设喻说理是本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文章以山、水的种种物象来比喻生命、性情、人品、为政、用兵等各种人生体验和感悟,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清晰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美感。这种诗化的比喻方式、形象化的议论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总而言之,本文设喻有这样集中类型:直接以山水作喻,以明喻的形式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先阐释山水的特征,再谈抽象的道理,以暗喻的方式进行类比,使道理明白易懂。只谈山水的特征,让人去体会其中的喻意,以借喻的方式使喻意丰富含蓄设喻说理是用相似点来论证观点的,是通过具体形象使人领会某种道理,重在说理的形象化、具体化。

2、例如荀子在劝学中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这两个比喻形象说明了“积善成德圣心备焉”的道理。类比说理则是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的某些相同点进行比较,用已知事物的特点,推论出另一事物也会有某种特点。邹忌与徐公比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他受了三人的蒙蔽。邹忌向齐王进谏的时候,分析了齐王的情况:“宫女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很显然,邹忌是在拿齐王与自己类比,由自己受蒙蔽而推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运用比喻说理,目的在于把道理说得具体化、形象化。邹忌以自身的私事来进谏齐王,并不是为了把齐王受蒙蔽这个观点说得具体化、形象化,而是为了说明齐王受蒙蔽,正像自己受蒙蔽一样,是不容置疑的,从而阐明了齐王纳谏的必要性。由两件事之间的相同点,推出相等的结论,这正是类比的特征,也是运用类比说理的目的。古文观止评论邹忌说:“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