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78664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富源县大河镇大河小学 刘政权论文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教师此阶段的教学不应超越教学要求的范围,或者舍本逐末。以诵读为主,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到诗歌的美,通过背诵,实现古诗“量”的积累,充分吸取古代文化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习的目的。关键词:古诗文 低年级 诵读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的滋养着炎黄子孙。与古代圣贤对话,认识并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

2、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应该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小学低年级,则明确的提出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明确地规定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中将如何贯彻呢?本文将在这方面试着探讨,希翼抛砖引玉。一、 教师应具备古诗文素养古代的诗词文,是先贤留给我们挖之不绝的富矿,我们在这片沃土上可以从很多方面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赏析古诗文,可谈诗文的语言风格,意境,表达技巧,诗中所塑造的形象等

3、等,但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为时尚早。是不是学生暂时不学,我们老师就可以不管,甚至也不了解呢?虽说不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像专家一样对一首诗作全面、深刻、独到的评析,但对古代诗歌还是应该有基本的鉴赏能力。不知道诗中的优美意境,又怎能感受到诗中那一幅幅画面的美呢?连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诗的美,又怎能让诗中的美感染学生呢?由于一些老师自身古诗文文化素养积淀的“贫血”, 对古诗文的教学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对古诗文教学仅仅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文就了事,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气的教学,其效果自然让人失望。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虽然一些教学参考书告诉我们全诗通过描绘作者从白帝城到江陵时行船的

4、轻快和沿途壮丽的景色,抒发了当时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但诗中并没有直接说出“行船的轻快”,而是通过以路程之远千里和用时之短一日用对比的方式含蓄地表现了出来,以“行船的轻快”来烘托出诗人因突然遇赦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连“对比”、“烘托”这样的表现手法都不知道,那我们是无法理解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对一些知识,要求学生可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老师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老师要自觉地不断学习古代诗文,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要让教材里的古代诗歌先陶冶了我们老师的情感,才会通过老师的教学感染学生。二、古诗文教学不可舍本逐末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还只是注意整体,主要凭借

5、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思考,且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只是得到初步发展,如果让他们去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评价,那未免太“拔高”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只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至于诗歌其他方面的学习则是以后的事了。其实,不管是古诗文的教学,还是白话文的教学,都必须服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都必须重视字词句的教学,这是基础,也是重点。所以,这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亦是应围绕字词句来展开教学。三、古诗教学的重点字词句的教学是低年级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该课

6、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如登鹳雀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生字是:登、鹳、雀、依;江雪二年级上册第24课是:绝、径、踪、孤、蓑、笠、翁、独。对于这些生字词,教师不但应要学生读得准字音,而且还要让学生写得正确,写得规范字形,这是构建学生未来知识大厦的基础,老师们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抓得比较扎实的,无须多说。既然是古诗文教学,还是有其特点的,即除了字词句的教学以外,对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也是教学的另一教学重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是应“诵读”。由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现在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

7、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在教学时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等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多,生怕学生对诗意理解不够。等把这些讲完,时间也就剩所无几,再读读背背,一节课也就草草收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本末倒置,抓到芝麻,丢了西瓜,不可取。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诵读应是古代诗歌整体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理解诗句的意思,诗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等倒是其次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在诵读中能有感悟即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的是学习唐诗的关键“吟”,即吟诵;鲁迅先生在从白草园到三

8、味书屋这篇记实散文中描写了小时候老师教学的情景: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文中的描写传神刻画了老师吟诵古文的神态;杨振宁博士也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四、做诗人的朋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闪闪发光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学习古诗词,更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爱上古诗词。总之,“教无定法”,教授古诗词的方法千千万万,以上的几种方法,只是我个人的薄见,希望我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课标为准绳,与时俱进,在各自的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