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1423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3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 世界历史 编委会会议发言采撷 按 语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8年启动的“学术名刊建设 ”责任目标 , 世界历史 编辑部于 2009年 12月 23日召开世界历史编辑委员会会议 。会议深入探讨 了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 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 世界历史 刊物的学术 质量、 推进科研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 。武寅副院长拨冗与会并讲话 ( 2010年第 1期 ) , 20位 新老编委及 世界历史 编辑部的全体人员出席会议 。现将会议发言选编如下。 加强文明多样性和生动性研究 侯 建 新 文明(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的概

2、念最初与 “有教养的”一词非常接近。认为文明与进步 、 优秀 、 卓越的信念 相关, 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或特权集团所拥有, 更直白地说 ,是一种唯西方文明的观念 ,因此以单数形 式定义文明 。 19世纪特别进入 20世纪后 ,文明一词开始具有一种不同的新意, 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 多元文明,提倡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文明一词随之出现了复数形式。当下 ,世界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 区 , 2500多个民族, 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 共同 创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事实上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 ,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的文明从来都是多样性的 ,从未有过世界

3、 性的大一统的文明。因为各地自然条件、人文传统和社会实践不同 ,势必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生活方 式 。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人类 23种文明,麦克尼尔分析了全部历史上的 9个文明 ,亨廷顿则认为 主要有 7或 8种文明, 他们取舍的角度不同 ,其最后结论也可能失于偏颇, 但他们关于人类文明或文 化多样性的观点却有着广泛的认同基础。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使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 而 不同社会则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历史的丰富性也在于此 。倘若历史只剩下了单一 、 空洞的发展 图式, 看不到不同文化、不同人群富有个性的生动表演, 看不到他们在交流 、 交融甚至冲突中彼此推 动的过程,如同挤掉了人类社

4、会的血肉, 使历史变成一个瘪三, 这是历史学的失败 。所以 ,文明的多 样性和生动性是统一的,而多样性和生动性是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历史学生命力的重要元素 。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 ,同时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文化特性 。早在汉代 ,印度佛 教就开始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获得了相当大规模的发展, 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并没有被 “印度化 ”,而是佛教被中国化了 ,中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 。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的功绩 ,但认真说起 来 ,也有中国人的贡献 ,因为那样的活动离不开指南针,也离不开火药 。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 瑰宝; 每一个文明都在吸纳和利用别人的

5、成果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淹没自己, 而是使自己变得更 加丰富和强大。从另一方面讲 ,当一项文化成果被另一种文明吸收的时候, 前者一定会产生某种变 形 ,这种变形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 ,因为它要成功地移植,一定要本土化, 一定要适合 ,至少在 一定程度上适合当地的价值和规则, 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积淀下的思维方 式 。我们看到,不论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文明借鉴 ,大凡成功者,无不如此 。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 将这些过程 交往与碰撞、 吸纳与排斥、融汇与嬗变的极具个性的生动过程记载下来。没有细节 不足以表现个性 ,而没有个性即文明的多样性也就没有历史 ,更没有世界历史。

6、自从世界市场形成以来 ,人类正式启动了全球化进程 。频繁的交往和交换几乎遍布全球的每一 个角落 ,世界各地的机场 、 火车站、高速公路、混凝土加玻璃的高大建筑以及城市面貌似乎越来越相 似了, 然而人们同时发现, 特定文明的、社会的和民族的自我意识反而加剧了。可见 ,文明的多样性 的话题没有过时 ,恰好相反 ,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当引起我国史学界的足够重视 。 21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动向 李 世 安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点是和平、 发展与合作 。 21世纪国际历史学界的研究选题, 基本上围绕这些 特点来规划 。例如, 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 20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有三大主题 ,即

7、历史上 的人与自然 、 神化与历史的关系 ,战争、和平、社会与历史上的国际秩序 。这次大会非常重视亚非拉 国家的历史 。在大会组织的 6个专题讨论会中 ,除一个是研究 1000年至 2000年中欧在东西方历史 中的地位外 ,其他都是研究亚非拉国家历史的题目 。 而即将在 201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 21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 更重视与目前时代发展所 需要解决和关心的问题。这次大会的三大主题是, 帝国的衰落 、 作为文化的城市 、 宗教与权力 。在 “帝国的衰落 ”的主题中 ,有 “大英帝国的衰落”、“比利时、葡萄牙和荷兰的非殖民化 ”、“民族主义、民 族国家和哈布斯堡王朝”等题目 ; “作

8、为文化的城市 ”中的选题有 ,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明改善与意大 利中世纪的城市服务 ”、“从维也纳看城市文化和文化城市”、“历史与文化传统 : 欧洲从农业文化向 城市化的转变”; 而“宗教与权力 ”这一主题的内容则有, “20世纪的墨西哥和尼加拉瓜的进步天主 教 ”、“权力与本地宗教 ”、“现代国家的权力与宗教”等 。 大会还设有许多特别专题 ,诸如 ,文明问题 、 跨文化研究、非洲历史 、 消费社会与经济变化 、20世 纪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国家 、 食品与服装史 、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国家的建立 、 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 督教研究、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政策与政治 、 征服与人口 、 谁拥有历史

9、、 非洲的殖民帝国与杂种性 ( h y - b r i d i ty ) 、旅游文化的变化、 国内移民与国际移民 、 历史的情感因素、 现代自由与非自由劳动力 、 信用与 社会史 、 国家与霸权、边界问题 、历史与人权 、 性暴力的历史文化与表现、前现代时期的宗教与社会 5 世 界 历 史2010年第 2期 等 。上述选题,包括了当前史学界关心的人类社会 、 经济 、 文化 、 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基础问题和重大 现实问题。 这次大会分论坛的议题有 : 历史与伦理 、18世纪前的宽容 、殖民主义 、阿姆斯特丹与古代中世 纪的占星术 、妇女 、性别和教育、历史上的人道主义 、国际关系、从古代到现代

10、的贸易与文明 、法 律 。总之, 这次世界历史科学大会分论坛的论题围绕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 与国际学术界相比, 21世纪我国学者更关注与当代密切相关的问题 ,并设计了许多选题。在这 些选题中有 ,日本政党与政治制度研究、 殖民主义的崩溃及其历史遗留问题 、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中 的移民 、 族裔和文化问题研究、欧美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人类文明兴起与世界宗教起源、古 代世界早期文明和国家的奴隶制经济研究 、 二战以来阿拉伯和非阿拉伯的伊斯兰国家主要政治派别 的社会阶级基础的变化及其对各政治派别的政治目标和力量消长的影响研究、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 史学家等。 但是中国

11、世界历史的研究与世界历史学界的研究并不完全相同。中国世界史学界在一些领域 的研究上与世界历史学界相比, 还有差距 ,主要是研究的面还不够宽。不过中国世界史的研究 ,却有 自己特色。第一 ,我国 21世纪世界历史的研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针对性 。第二 , 21世纪中国世 界史的研究更加强调基础课题的研究 。许多学者强调基础研究是学术发展的根本, 强调基础文本的 建设和史料建设 。第三, 21世纪中国世界史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学者已经不仅仅局限 在介绍西方的学术成果和引进国外档案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 而且能从中国人的视角出发, 审视历 史 ,写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世界历史专著

12、、 教材和论文。在目前出版的论著中 ,有的论著的 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在研究中 ,我国学者破除了欧洲中心论和美国中心论 ,加强了对亚 非拉国家历史的研究 ,纠正了过去那种只重视西方国家历史研究的学风。目前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正 在走向世界 ,并逐步形成世界历史学界不可小视的中国学派 。 世界历史 的一个重要任务 何 顺 果 最近,有个出版社准备出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自传, 约我为其中文版写序。该自传取名趣 味横生的时光( I n t e r e s t i n g T im e s ) ,另外还有个副标题 我的二十世纪人生 。我读后真是感触良多 。 与其说它是一部自传 ,不如说它是一部独

13、特而生动的 20世纪世界史, 由于作者集 “近代史大师 ”、马 克思主义者 、 国际社会活动家与反法西斯运动战士于一身 ,得以对 20世纪世界的方方面面作多角度 的深入观察 ,而融大师手笔 、 广阔视野与深刻分析于一炉 。 其中霍氏有关创办过去与现在( P a s t P r e s e n t ) 杂志的回顾 ,对我们进一步办好 世界历史 杂志可能有些参考价值。霍氏的回顾说明, 一个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术刊物的形成与这个刊物的主 编 、 编委的学术取向及其背后深厚的学术研究根底和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 过去与现在 的创 办 ,与 20世纪 50年代形成的英国 “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有关。这个小

14、组为自己探讨的需要长年举 行内部马克思主义讨论,而 过去与现在就是这种内部讨论的衍生物。它的几位编委即来自该 “共 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成员 。这几位作为编委的历史学家小组成员, 也得益以 过去与现在 为阵地 6 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 施展学术才能、 进行学术活动, 最终形成享誉国际的 “新社会史学派”。我们的 世界历史 杂志 , 如 果要更上一层楼 ,除了广泛联系和团结国内世界史学者之外, 不能不加强刊物编委内部的研究和讨 论 ,并尽可能地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刊取向和主要选题。否则, 便难以形成自己真正的刊 物特色 ,并在国际上产生任何重要影响。 谈到刊物特色和国际影响 ,作为中

15、国世界史领域唯一专业性杂志的 世界历史 , 除了广泛的和 多层次地参与世界史领域的专业研究外, 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中国在世界历史 上的地位及其变迁的课题 ,其中包括从世界史角度研究中华文明如何在东方崛起, 中华文明如何走 出国门并形成“汉字文化圈 ”,外来文明如何被引入国门并被中华文明吸纳, 东西方文化之异同和交 流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等等 。而这种研究 ,在传统上常常是在“中外交通 ”这一名义下进行的。在今 天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已显不足 ,需要在研究领域、研究课题、资料挖掘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 破 ,并回答新形势下中外( 特别是东西 ) 文化交流和文化竞争中提出的挑战和问

16、题, 以适应和支撑中 华文明的重新崛起。 世界历史 杂志可以开辟专栏 ,发掘新的历史资料 ,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以独特 的和可靠的方法重新解释有关历史。只要长期坚持下去 ,就会形成刊物自己的某种特色 。当然, 在 这种情况下 ,那种完全把中国排除在外的研究 、 撰写和讲述的所谓 “世界历史 ”,也就绝对是不能再继 续下去了。 加强从世界史角度研究海洋问题 胡 德 坤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 任何一 个大国的崛起,都与海洋密切相关。在当今世界 ,人们普遍认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将给世界各 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将给我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但长期以来, 中国的海洋意识淡薄 ,未能 树立起面向海洋的发展观 。为此,加强海洋问题研究便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 海洋问题是一个跨文法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学科的宏大研究领域 ,但如果没有世界史的研究成 果作为基础 ,则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 我今天主要是谈一点与世界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