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0364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171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分离和研究(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的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的 分离和研究 姓名:付焱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药理学 指导教师:张嫡群 20060401 英文缩写 T C M H P L C T L C E N M S U V I R 1 H N M R 1 3 C 寸岍呱 1 H - 1 HC O S Y G C M S 1 0 一D A B D E P T H M Q C D 压B C N 0 N o S N F r B A C T h 英文缩写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H i g hP e

2、 r f o r m a n c eL i q u i d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眦- L a y e r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I n t e r f e r e n c e M a s sS p e c t r u m U l t r a v i o l e t I n f r a r e d l H - N u c l e a rM a g n e t i ct e s o n a n c 圮 1 3 C - N u c l e a rM a g n e t i cr

3、 e s o n a n c e 1 H 1 HC o r r e l a t i o nS p e c t r o s c o p y G a s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M a s s 1 0 一D e a c e t y lb a e c a t i nI I I D i s t o r t i o r d e s sE n h a n c e m e n tb yP o l a r i z a t i o n T r a n s f e r H e t e r o n u c l e a rM u l t i p l e - Q u a n t u mC

4、o h e r e n c e H e t e r o n u c l e a rM u l t i p l eB o n dC o r r e l a t i o n N i t r i cO x i d e N i t r i cO x i d eS y n t h a s e N u c l e a rF a c t o r - r B t h eA b d o m i n a lC o n s t r i c t i o n ( w r i t h i n g ) T e s t H o u r 传统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 电喷雾质谱 紫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核

5、磁共振碳谱 氢氢相关光谱 气质联用 异核多级量子相干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核因子r B 扭体试验 小时 中文摘要 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的研究和开发及天然植物中 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研究 摘要 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群中头痛的发 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头痛发病机制复 杂,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头痛主要用解热 镇痛药、麦角生物碱、非甾体抗炎药和5 - H T 受体激动剂对症治疗,并辅 以中枢镇静药缓解病情。中草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中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 史,中药安天的开发源于太平圣惠方,由旋覆花和牛蒡子两味中草药 组成的处方。此两

6、种中药的总提物经扭体药理试验均表现出显著的镇痛 活性。本课题采用现代化的手段,着眼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发掘传统中药的精华。 菊科植物旋覆花为我国药典收载的药用植物,作为常用中药,具有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旋复花属植物含有甾醇、倍半萜、香 豆素、及类黄酮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旋覆花主要 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肝炎、关节炎和抗肿瘤等。其中对倍半萜内酯化合 物抗肿瘤及抗炎活性研究报道较多,但未见有关旋覆花治疗头痛及镇痛作 用活性成分的报道。欧亚旋覆花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等 地,但尚未见欧亚旋覆花作为旋覆花药材使用的先例:欧亚旋覆花乙醇 提取物,经扭体、热板

7、、甩尾和福尔马林舔足药理试验均证明本品总提 取物有镇痛作用,低剂量抑制炎性疼痛,高剂量既抑制炎性疼痛又抑制 神经疼痛。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发现此草药中具有镇痛作用。本研究采 用系统提取分离手段,建立了欧亚旋覆花多糖的提取制各及含量测定方 法;制备了该药材挥发油并对其成分进行了G C M S 分析;分离、制备并 确定了该草药的镇痛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为研究并发现新化学结构类 型的镇痛药物以及今后对这一草药的研究性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攻克癌症是2 1 世纪医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目前临床采用的绝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为化学合成品。用于抗肿瘤治疗的天然产物及其半合成 代用品虽然为数不多,但一直是抗肿瘤药

8、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紫杉醇是 中文摘要 当今l 临床最好的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白1 9 9 2 年美国F D A 批准上市用于卵 巢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后,其应用范围现扩展到皮肤、肺、脑和颈部等恶性 肿瘤。阻碍紫杉醇临床抗肿瘤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天然来源匮乏。紫杉醇在 红豆杉树木中的含量很低,收率也仅有0 0 0 6 - - 0 0 0 7 。为此,保护药用 资源,避免耗竭,研究、寻找其天然或半合成代用品是该领域的重点之一。 日本红豆杉( T a x u sc u s p i d a t a ) 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有超过 2 0 0 个倍半萜类紫杉烷成分发现并报道,其中包括紫杉醇和紫杉醇半合

9、成 原料1 0 - - D A B 。1 9 9 2 年在加拿大红豆杉( T a x u sc a n a d e n e s ) 针叶中发现 一紫杉烷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紫杉醇的骨架结构近似,并以此化学成分为原 料合成了紫杉醇。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也生长着常青灌木日本红豆杉。本研 究对加拿大产日本红豆杉针叶的紫杉烷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作为紫杉 醇类抗肿瘤药新天然来源的可行性。 第一部分抗偏头痛中药安天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在已有的药理活性研究基础上,建立安天胶囊剂制备工艺,克 服水煎剂的剂量标准不明确,服用、携带不便等缺点。 方法:( 1 ) 提取方法:欧亚旋覆花醇提水沉;牛蒡子水提醇沉。滤液

10、合 并,制粉装胶囊。( 2 ) 工艺条件优化:采用正交试验,以浸膏得率、有效成 分含量及扭体抑制率等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和次数等关键因 素。( 3 ) 优选的制备工艺经中试放大,验证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结果:旋覆花提取工艺为1 0 倍量9 5 乙醇提取三次,每次一个小时, 醇提液浓缩后,水沉除杂。牛蒡子提取工艺为1 0 倍量水提取三次,每次 一个小时,浓缩水提液用9 0 乙醇醇沉除杂,滤液合并干燥制粉装胶囊。 结论:本研究在传统中药汤剂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对新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筛选和优化。采用有效成分和药理学试验双重 控制因子,对生产工艺立体监控,改进了传统古方的

11、提取方法,创新性采 用不同方法,分别提取的新工艺,用现代化定量检测手段规范中药的制备, 改善了中药汤剂的不稳定和盲目性,实现了中药的标准化生产。通过正交 试验优选出安天胶囊剂的制各工艺,安全有效且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已 报批国家中药新药。 第二部分欧亚旋覆花中多糖、挥发油、及倍半萜类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备欧亚旋覆花多糖、挥发油、镇痛活性部位 中文摘要 和倍半萜类活性化合物,建立多糖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在制各分离挥 发油的基础上,用G C M S 对山西运城地区产欧亚旋覆花挥发油进行化学 成分分析和鉴定;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和波谱学鉴定手段,结合镇痛 药理试验模型,分离并

12、确定镇痛活性部位及成分,为添补这一草药药学研 究上的空白和全方位研究并开发这一古老药用资源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1 ) 欧亚旋覆花多糖:9 5 乙醇脱脂后,干燥植物用水提取两次, 滤液浓缩后,取上清液加无水乙醇沉淀,沉淀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 欧亚旋覆花多糖,运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其含量。( 2 ) 挥发油:采用水蒸气 蒸馏法从欧亚旋覆花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成分含量。经过质谱 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确定出欧亚旋覆花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色谱条件: D B 5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3 0 r e x 0 2 5 r a m ,膜厚O 2 5 9 i n ) ;柱温:7 0 ( 保 持2

13、m i n ) ,以l O r a i n 升到2 3 0 ( 保持1 0 m i n ) :进样口温度2 5 0 ;分 流比1 5 :I ;载气( H e ) 流速为1 0 m l m i n 。( 3 ) 镇痛活性部位:干燥的欧亚 旋覆花地上部分,用9 5 乙醇浸提4 次,每次2 天,滤液减压浓缩,将 醇提物悬浮于水中,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经 干燥后,经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确定镇痛活性部位。( 4 ) 倍半萜类活性化合物: 具有镇痛活性的氯仿部分经闪式柱层析和加压柱层析分离制各倍半萜类 活性成分,产品化学结构用波谱学方法检测鉴定。 。 结果:所得多糖样品纯度较高,制备收

14、率为2 7 。该植物的多糖含 量较高( 2 0 ) ,含量测定方法可靠,结果令人满意。鉴定了欧亚旋覆花中 的6 2 个挥发油成分,大约占总成分的6 8 4 ,主要成分为2 ,3 ,4 ,5 一四氢1 苯并嗯庚英3 醇( 相对含量4 2 7 6 ) 。氯仿部分呈现显著的镇痛作用 ( P O 0 5 ) 。氯仿部分的活性成分经N M R 鉴定为1 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生药中分离制备收率为0 0 7 5 。 结论:本文首次研究了欧亚旋覆花总多糖和挥发油的制备及分析方 法,乙醇一水提取多糖效果较好,苯酚一硫酸法含量测定方法可行。水蒸 气蒸馏法制备挥发油,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于欧亚旋覆花挥发油

15、化学成分分析,上述产品的生物活性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本文首次报道 了欧亚旋覆花的镇痛活性,并深入研究和确定了镇痛活性部位及活性成 分,即氯仿部分和1 一氧一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以该 山西产欧亚旋覆花地上部分为原料建立了该成分作为化学对照品的提取、 中文摘要 分离、精制的制备方法,分离制备的1 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已用于旋 覆花新的质量标准研究。作为镇痛活性有效成分该化合物有关抗炎作用的 分子生物学研究己发表在国际杂志上,其偏头痛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 研究。作为首次在欧亚旋覆花中发现治疗头痛及镇痛作用活性物质,我们 申报了苯并呋喃酮类( 即倍半萜内酯类) 及其衍生物镇痛作用的

16、国家专利 ( 专利号Z L 0 2 1 1 7 9 8 5 9 ) 。 第三部分加拿大魁北克产日本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加拿大产日本红豆杉针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先进的提 取分离手段和新技术,对其针叶中紫杉烷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波谱学 鉴定,并比较日本产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成分的报道,寻找新的化合物并 考察该植物作为新的紫杉醇药用资源的可行性。 方法:生长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日本紫杉干燥针叶经粉碎后,室温下用 甲醇浸提三次,每次2 4 h ,滤液合并浓缩后,浸膏悬浮于饱和盐水中,先 用正己烷脱脂,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萃取液,经干燥后,减压回收溶 剂。二氯甲烷部分的化学成分的分离采用反复柱层析色谱和制各、半制各 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薄层层析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和N M R 波 谱检测手段,分离并鉴定紫杉烷化学成分。 结果:在分离得到的7 3 个单体化合物中,属紫杉烷类的化合物有5 9 个,其中3 1 个紫杉烷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按分离的先后顺序排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