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80281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94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作文补习教案(15课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作文教学教案 次数次数上课时间上课时间上课内容上课内容 1怎么写好作文 2叙事作文 3叙事作文 2:活动作文 4让作文形式美起来 5写人作文 6些人作文 2:描写 7写景作文 8巧开头 9妙结尾 10状物类作文:写物品 11状物类作文:写植物 12状物类作文:写动物 13怎样写好全命题作文 14全命题作文:我在变 15全命题作文:推开一扇门 第一课时:怎么写好作文 1、审题审题。 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 (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 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 (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

2、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如: 初中同 0 学会 (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确定中心。 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 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中心要正确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 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 中心还要求集中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选择材料。 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 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 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

3、不夸大也不缩小。 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安排结构。 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 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 (1)按事情发展 的顺序; (2)按时间顺序; (3)按空间的顺序; (课间十分钟)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列提纲。 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 (1)文章的题目,题目要总括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要新颖,独特; (2)中心思想,清楚你这篇作文要反映一个怎样的主题; (3)写作的顺序; (4)详写,略

4、写的提示。 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 常见的开头有: (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我的小伙伴张梦瑶,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爱极了。告 诉你,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音乐家”呢! (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 “朋友” ,这是多么迷人的字眼,但是对于我一个个性内向的女孩来说,朋友却少得可 怜。但我内心却盼望有无数个朋友。他们不需要与我日日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也不需要太 多的表白,更不需要分手时矫饰的眼泪;只需要他们能给我一种有朋友的感觉,一种微妙的 情感。 (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杭州湾跨海大桥, 据说

5、是世界上最长最宏伟的跨海大桥, 凝聚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人类智慧,你想看看它的雄姿吗?那就跟我来吧! (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春华秋实,秋天,是果实压满枝头,万紫千红的丰收季节。 (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 我家乡的风味小吃很多,如盒子糕、锅边糊、豆腐丸、臭豆腐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要数臭豆 腐了。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许多事情已经淡忘了,但两年前那次有 趣的争论却令我终生难忘。 结尾的方法有: (1)自然方式结尾; 要小学毕业了,我希望和朋友们不分开,能在一起度过中学时代,我也在某个夜晚,当我 独自在灯下与成堆的习题为伴时, 抬眼望窗前的绵绵细雨或星光点点的

6、夜空, 会在眼前浮现 出往日朋友的面容;而此时此刻也有几位朋友正在关心地想念着我 (2)总结式结尾; 啊,社上水库,你是武功山下一颗璀璨的明珠,你是我最喜爱的一个地方。我要努力学好功 课,长大后把你建设得更加美好! (3)含蓄式结尾; 最后, 小女孩在火柴强烈的光亮中, 幻想见到了她唯一疼爱自己的奶奶。 她虽然有爸爸、 妈妈,但他们却无法给她关怀,小女孩多么可怜哪!而我呢,全家对我的关怀是无限的! 想着想着,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坐在暖和的屋子里,吃着可口的晚餐。 ( 卖 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4)启发式结尾。 读了荷花这篇文章,使我得益不少。文章中的荷花和实际生活中的荷花是相同的,它

7、们 都有着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的品格。 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 尾照应。 第二课时:叙事作文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2)按时间顺序; (3)按空间的顺序; (课间十分钟)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如写人,先写性格的一面,再写为人处世的一面,再写生活中的 一些小细节)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

8、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在叙事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动。 范文: 金秋的收获 春华秋实,秋天,是果实压满枝头,万紫千红的丰收季节。 9 月 18 日,我们全体同学沐浴着阳光,伴着晨风来到了坐落在雁栖湖畔的“乡间情趣 园”采摘金秋的果实。 从车上下来,我立刻被这里的美景惊呆了。极目远眺,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近处,苹 果树、 桃树、 柿子树都被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腰, 采摘就从这里开始了。 苹果挂在高高的枝头, 同学们看了眼馋极了。可是要想把它们摘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同学们想尽了 各种办法:有的跳起来抓,有的用树枝打,有的抱住树干摇,还有的干脆爬上树去摘

9、不 一会儿,好多好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被我们装进了口袋。这不小的收获使同学们的兴致更高 了。 老师又领我们来到地瓜地。看到这片不起眼的绿地,我怎么也想不出,这地底下竟长着 味道鲜美的地瓜。我蹲在地上,两手抓起几根瓜秧,紧紧握住,心想这一下定能拔出一个大 地瓜。边想边用力向后拔,可是手拔疼了,瓜秧却一动不动。王业伦同学见我在使劲,也跑 过来帮我。我拔瓜秧,她拽我的胳膊,哈哈,还真有点像小人书里的“拔萝卜” 。这时,只 听“蹦”的一声,把我俩吓了一跳,原来瓜秧断了。地瓜没拔出来,还差点摔个大跟头,看 来拔不行,还要挖。 我重新找到一棵又大又粗的瓜秧,先把叶子扒开,再用手使劲挖根部的土。不一会儿, 只见

10、一个地瓜的小脑袋露了出来。 我又学着刚才的样子, 继续扒土。 只见地瓜又露出了一些, 我心想这回可成功了。我偷偷地看了看别的同学,还没有挖出来,心想这回我可成第一了, 越想越着急,情不自禁站起来,使劲往上一拔,结果地瓜成了两半。我后悔得直想哭,真不 该拔,怪不得在家里妈妈总批评我性急呢。 我又重新换了一个地方。这时我想起奶奶家种的南瓜了,叶子枯黄的大南瓜才会成熟。 于是我选了一棵叶子已经枯黄的地瓜秧,使劲用手挖起来。细沙上磨得我手直疼,我还坚持 挖,直到整个一个大地瓜完全暴露出来,我才将它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哇!好大的一个地瓜 呀! 我抱起地瓜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老师面前, 老师看了高兴地说:“白

11、潮挖出个地爪爷爷。 ” 这时其他同学也都带着胜利的果实跑过来,大家互相比着,互相看着,大的、小的、圆的, 每一个同学都在冲着地瓜笑,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甜。 啊!多么美好的季节,多么可喜的收获,这天,我们在美丽、富饶的“乡间情趣园”里 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这在我的记忆中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它使我忘 不了,真的,永远忘不了。 【点评】开头两小段点题,并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接着略写摘苹果,详 写挖地瓜,既照顾了“面”,而又突出了重点。写挖地瓜的三小段,一波三折,叙述描写生动,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结尾抒情,与开头呼应,显示了结构的严谨。 第三课时:叙事作文 2:活动作

12、文 写活动是指参观、访问以及一些有组织的活动,叙述一次集体活动是属于叙事范围的, 因此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但写活动,需注意一下几点: 1、 要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要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 活动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作文时只有把这个过程交代清楚, 读者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也就是要写清楚活动的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以及活动的过程, 让人感觉整个活动是完整的。 一般说来, 一次活动的时间、 地点、 人物都会出现在文章开头, 用一句简短的话作一个交代,例, 记一次拔河比赛 ,文章开头写到:今天,我们班要和四 年级一班举行一次拔河比赛,比赛的地点就是学校操场,

13、比赛的规则是采取三局二胜制,每 班各个人参加。三句话就把这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规则都交代清楚了。 2、 按一定的顺序写按一定的顺序写 活动的内容很多,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一般是先简要的交代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 和内容,然后写经过,先进行的先写,后进行的后写,这样可以使文章有条有理。 有的活动还可以按照地点的转换顺序来写,如课间十分钟 ,就可以先送操场的东边 写起,再写西边,南边 3 3、 记叙的过程要有详有略记叙的过程要有详有略 写活动时,很多同学都写成“流水账” ,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平铺直叙,不分主次。 写活动的过程,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具体地写下来,而是选择最精彩的、感受最深的地

14、方 写, 其他地方略写就可以了。在详写的部分,把活动中的人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说了什么, 怎么说的写清楚,还要加上人物的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例:运动会走列队比 赛:一转眼,轮到我们上场了,我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咚咚”直跳,我暗暗下定决心,一 定要把动作做好,一定要给班级争光,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一个个斗志 昂扬地走到主席台前 4、 点面结合: 活动中光有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还不够,还要写好集体活动,做到点面结合,对于一些表 演性的、比赛性的活动,除了写参加活动的人之外,往往还要写观众,因此,不仅要写好参 加活动的人员,还要写好观众的不同反应。例:这时,坐在位置上的同学

15、都为我欢呼呐喊, 加油加油,有的同学甚至站起来,抡起胳膊喊叫助威,听着着震耳欲聋的叫喊声,我们越跳 越起劲。 5、环境烘托 在活动中,除了对人物的描写外,我们要对有关环境进行描写,例如沿途的风景,运动 四周的树林和彩旗,晚会会场的布置等,这样,不仅使内容更加具体,也会使活动更显得生 动有趣。 范文 2: 参观中国科技馆 8 月中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中国科技馆参观。 中国科技馆坐落在北京北三环中路,它是用红色砖瓦砌成,共有三层楼。中国科技馆旁 边还有一座银色的圆形建筑,那就是有名的“穹幕影厅” 。 我和妈妈先来到二楼的“实验场地” 。这时,实验刚好开始,只见解说员阿姨拿出一支 用合金材料做

16、成的花蕾,又拿出一个吹风机,用吹风机给花蕾一加热,只见花蕾就慢慢地绽 开。关闭了吹风机,温度降下来以后,绽开的花蕾就又渐渐地闭合了。解说员阿姨说这种现 象叫做双向记忆。 解说员阿姨又拿起另一种合金材料做成的弹簧, 弹簧的一端绑着一只小毛绒鸭子, 她让 一个小朋友拿着毛绒鸭子,然后给弹簧加温,弹簧渐渐变直,成为一根直铁丝。当温度降下 来后, 弹簧仍是直的, 回不到原位, 只有再次给它加温, 弹簧才能一点儿一点儿地缩回原位。 这种现象叫做单向记忆。 经过讲解,我知道这种材料用途很大,比如它常用在宾馆中的烟火报警装置中。 第三个实验是“法拉第笼” 。有一个很大的铁笼子,里面放着绝缘板,这样,人站在上 面就能和地面隔绝。解说员阿姨请了两个叔叔进笼子里,关上门。这时,她台上电源开关, 笼子就带电了。她告诉大家,这时笼子的电压是 5 万伏。哇!人们都为笼子里的人担心,但 是笼子里的人并没有危险, 他们甚至还敢用手去摸笼子。 外面的人敢去摸笼子吗?解说员阿 姨说她可不敢冒这个险。她拿来一根长长的竿子,在竿子的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