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141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_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商直接 投资 的数量迅速增长,19791999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3060亿美元,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10,占新兴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总额的301。在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仅次于美国。外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国民总产出、出口、 税收 和 社会 就业,提高了国民和国内企业的 市场 竞争意识,推动了中国市场 经济 的形成和发展。但迄今,中国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引进

2、国际先进技术、促进 民族 工业 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方面,成效并不显著。“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实施的结果是中国单方面出让市场,随着中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相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 编辑。一引进外资的背景、过程和状况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将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由于建设资金和技术引进所需的外汇极度短缺,政府提出在保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增强出口能力,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2;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 管理 经验,作为 社会主义 经济必要的补充。这一政策与六十年代末流行于西方国家的关于引进外资的“双缺口模型”理论恰相吻合。这一理论

3、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储蓄不足和贸易逆差,必须通过引进外资来解决投资和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为确保引进外资,中国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例如对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减免关税、对三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免二减三,以及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等。同时,为防止外资对国内企业构成冲击、保持对外资的控制,中国又颁布 法律 和 行政 法 规,限制独资企业,坚持中方在合资企业里的控股地位,外资企业产品应达到较高的出口比例等。这些政策措施首先吸引了大批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的港澳台资本,迅速扩大了国内的就业和国民收入,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缓解了西方国家对华投资以内销为主而产生的外汇平衡压力。1992年以前,港澳台资本占全部外

4、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0左右。来自西方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美日两国占到约20,产品销售以中国国内市场为主,以弥补国内短缺。中方坚持在这类合资企业中的控股地位,力图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日资在西方国家的对华投资中比重最大,投资的领域最广,但日资企业限制技术转让的意图十分明显。美资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转让相对积极。为了引进先进技术,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为此修改了合资企业法,允许外方控股并出任董事长。在中美市场准入谈判中,中国承诺将大幅度降低关税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激发了外商投资中国的热潮,19921997年,中国实际利

5、用外资的金额增长了3倍多。这段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实行了 财政 和货币的紧缩政策,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对 中国经济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过去的2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的增长远远超过最终需求的增长,造成全社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和产品的严重过剩。1997年10月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受到通货紧缩的困扰,几乎与此同时爆发的东南亚 金融 危机 更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困境。1998和1999年来自港澳台和日本的投资加速下滑,美国和欧盟的投资乘势扩张。但是受危机滞后的作用,1999年外商来华投资比1998下降了。为阻止经济下滑,中国采取积极 财政政策 ,国内投资增加较快,

6、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降至1998年的和1999年的。由于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出口因贸易依存度较高深受外部 环境 的影响容易大起大落,政府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在宏观决策机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政府投资的效率十分低下,势必削弱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因此,加入世贸、进一步扩大引资规模,以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似乎是唯一的途径和 逻辑 依据。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及产业投向按照 国际法 中的“属地管辖权”原则,外商投资企业必须登记注册为东道国的企业法人,接受东道国的行政和法律管辖。一般来说,东道国为了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布局的合理化,都努力将外资引导到经济落后的地

7、区或部门。东道国的民族企业因其经营环境深受当地资源条件、生产要素投入、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经营目标往往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趋向一致;而外商投资企业不会自觉服从东道国政府的产业 指导 和宏观调控,它执行的是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以实现母公司市场控制和全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经常与东道国的引资意图南辕北辙。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市场之前,都长期推行过进口替代政策,运用政府力量和市场保护扶持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支柱产业,如中国的汽车工业和 电子 工业。这些产业往往集中了国内一流的设备和人才,占有的市场份额高,有稳定的利润以支持扩大再生产,在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之前,并不轻易允许

8、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介入。而对这类企业背后的广阔市场,外商往往抱有极大的投资兴趣和热情3。在“趋利”动机的推动下,外商往往优先选择在 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好、靠近消费市场和投资收益高的地区进行投资。自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先东后西”,让沿海等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享有各种优惠政策,迅速实现经济增长,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东部地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外来投资。政府寄希望于财富效应的西移,最终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但地区差距的缩小绝非自动可以实现,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地区差距,从1983年以来呈现不断扩大之势,90年代以后,这一差距更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无

9、论在人均GDP,还是在人类发展指标上的差距都相当巨大,中国最发达地区和最不发达地区相比,几乎相当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的扩大更促使外商投资企业将资金投向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的东部发达地区,而基础条件差、资金严重匮乏的西部地区无力改善投资环境,更加难以吸引外资,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就愈加迟缓,从而形成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上的“马太效应”。这一巨大的地区差已经并将继续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产业投向上,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截至1999年,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中,工业占到,房地产公用事业投资占,而 农林 牧渔业仅占,交通 运输 及科研、技术服务

10、业合计仅为。在重点投资的第二产业中,加工工业的数量又占了较大比重。这类企业大多是港澳台的中小资本,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大量使用国内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和原 材料 ,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的紧张。而且,相当一批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带从事原料 药 、化工和塑胶制品的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但这类中小型加工企业主要是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少参与争夺国内市场。日资企业和少量欧美资本、以及1992年后大举进入中国的美国、西欧 跨国公司 ,主要是瞄准了中国国内市场。它们大量投资中国机电、日用化工、轻纺等高利润的传统行业,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增长迅猛,占领了

11、很大的国内市场,一些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例如,早在1996年电子及通讯设备类的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已占到全行业的。1999年外商直接投资首次出现下降,除了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应于国 内的消费结构变化,原先集中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外来 投资 已接近增长极限,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将面临较大的调整。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开放程度已经较高,加之1997年以来通货紧缩的影响,外资对制造业的投资出现下降趋势,但与高技术相关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可能有较大的增长,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倾向独资、以及放弃对其技术转让要求和更大程度地开放 市场 有着直接的关系。

12、金融 、电信等服务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将会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提高而大幅度增加。 编辑。三外商直接投资对 中国 经济 影响的分析1.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外商投资企业多数从事加工贸易,拥有现成的海外市场 营销 网络,加上中国对其实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所得税上的优惠、可以保留现汇帐户、在从事加工贸易时增值税可以自动抵免,而毋须像一般贸易那样对出口环节增值税实现“先征后退”等,这都极大地刺激了外资企业进出口的增长。1996年国有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因退税滞后出现下降时,外资企业的出口则增长了,确保了全年出口总额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从1986年的上升到1992年的和1999年的。其

13、中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上升到,进口比重则高达。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增加了中国贸易总量,改进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全国制成品出口比例由1978年的不到5增长至目前的85以上。1991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中, 工业 制成品平均达到,中国出口商品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大多属加工贸易,1999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额占其全部进出口的近70。“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与中国国内产业关联度低,中国除了从中获得少量的工缴费收入,国内产业得不到带动,因此加工贸易远不如一般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另外,这类外资企业大多为港澳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享受关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等优惠,与同类的国内

14、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纺织品等进口国设限的主动配额分配上,由于其出口销路广,对国内非外资类企业的出口配额挤占严重。19921993年因投资过旺、 社会 总需求急剧膨胀,进口增长迅猛,出现外贸逆差,中国外汇储备仅维持在200亿美元左右。鼓励出口,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成为当时的重要经济任务。从1991年以来,国家陆续扩大了出口退税覆盖的商品范围,并逐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将出口创汇额列入对各级政府和国有出口企业的业绩考核内容。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和人民币贬值,同时执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将企业的外汇所得和结余以自动结汇的方式向国有商业 银行 集中。国家 财政 货币的紧缩政策也有效地抑制了

15、进口,其结果是,除了1993年外,中国自1992年以来,出口每年以几乎两倍于GDP的速度增长。贸易顺差从1994年起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在出口 环境 十分严峻的1998年,仍实现了的出口增长和436亿美元的顺差。同期,外资每年的流入额也位居世界前列,资本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现象4。出口收汇和以现汇形式流入的外资,均通过银行结汇渠道进入国家外汇储备,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同时也带来风险,这就是利润汇出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潜在压力,亦即每年新增外资和原有外资企业的再投资所产生的汇出利润不断增长,使经常项目的顺差收窄,甚至转为逆差

16、,从而使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恶化。 经济学 家卡莱斯基1966年曾作出模型5,对此进行研究,他假定某国每年需100单位的外商直接投资,投资的利润率为15,其中10汇出境外,另5用作再投资。那么,6年后总投资必须翻一番,才能缓解利润汇出不断增长的压力,维持100单位的净外商直接投资量。从中国引进外资的实际情况看,今后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引资增率是很难做到的。若今后几年引资总额不变,九年后,净投资量将为负数。继续用卡莱斯基模型显示如表5。表5显示,到第8年末,当年流入的外资仅能抵补利润的汇出,而到了第9年末,利润汇出已超过外资流入。利润汇出是在历年外资累积和当年新增外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来说,必然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当若干年后利润汇出额超过贸易顺差额时,经常项目将产生逆差。如果外资流入净额再低于每年偿付外债本金额,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