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045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_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述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 经济 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 民主 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 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调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 工业 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50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

2、,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 主义 建设道路。温故知新,研究 历史 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欲达到的目的。编辑。一、 中国经济 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1978年召开的“三中全会”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我国是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社会变革目标,千方百计地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当1956年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优越性。在第二个时期,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

3、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又开始从第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和 市场 经济过渡。可以说,50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就经济体制的演变而言,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1949195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和制度变化最快的时期,在短短的七年间,一方面中国大陆结束了百年动乱,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为中国大陆的工

4、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距离。另一方面,这七年又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制度变化最剧烈的七年。1949到1952年,是完成民主革命的经济任务,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政策在中国大陆全面贯彻实施的三年,党和政府仅用了3年时间,就彻底铲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和覆盖面很广的供销合作经济,实现了“节制资本”和“统制贸易”,即国家通过对私营经济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使其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目标,通过海关自主、实行“贸易许可证”和“结汇制”,将对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恢复时期的三年,虽然实行的仍然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

5、管理 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控制了 金融 、市场和重工业,党和人民政府的 行政 力量空前强大,实际上为1953年以后大陆迅速平稳地向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从1953年开始,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其结果,一是在经济落后、资金和人材短缺的条件下,为加快工业化步伐,被迫选择了一条实行进口替代和压缩消费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二是为保障上述战略的实施和一五计划的完成,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即通过实行单一公有制,排除市场调节对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妨碍,将资源配置控制在政府手中。这

6、种经济 发展战略 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虽然在当时保证了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其消极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这就是,一方面这种发展造成全面“短缺”和经济紧运行,使工业化缺乏后劲和引发周期性的波动;另一方面,由此形成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从长期来看,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1956年前后,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鉴于苏联暴露的经济建设教训,曾对如何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探索,可惜这种探索因体制弊端还未充分暴露以及“反右”运动的干扰而中断。总的来说,这七年既是新中国凯歌行进、意气风发、成就巨大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

7、经济建设方面因缺乏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民主革命时期的强调 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转到更多地信从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其标志就是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几十年 总结 出来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转而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辉煌与误区同在,是这个时期经济发展历史的突出特点。(二)1958197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1958年是中国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毛泽东摆脱苏联经济建设模式、走中国自己经济建设道路的开始,而1978年,即在中国进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20年后,所经历的曲折、挫折、灾难、困惑,又开始孕育着一场新的探索。可以说,1958年至1978年的20年,是中

8、国共产党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最后带着“文革”后的痛苦反思、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的。就经济建设来说,这20年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西方封锁、中苏交恶的国际 环境 中,基本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除了在国防工业、尖端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外,还在改善基础设施、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从1957年底到1978年底,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增长325倍,工 农业 总产值增长364倍,国民收入增长19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9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84倍1 ;从1958年到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33939亿元,是一五计划时期新增固定资产的

9、882倍。从1958年到1978年,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为:炼钢29113万吨,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新增炼钢能力的1034倍;煤炭开采36510万吨,是一五计划时期的573倍;发电机组容量48595万千瓦,是一五计划时期的1968倍;石油开采10973万吨,是一五计划时期的8364倍;化肥113253万吨,是一五计划时期的12257倍;水泥4614万吨,是一五计划时期的1766倍;棉纺锭830万锭,是一五计划时期的413倍;机制糖2348万吨,是一五计划时期的379倍;自行车3186万辆,是一五计划时期的637倍;新建铁路交付营业里程18458公里,是一五计划时期的443倍;新建公路公里,是一五计

10、划时期的184倍2 。从上面数字可以看出,除公路增长较慢外,其它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靠增加投入和牺牲消费来维持的。从就业结构来看:城乡 人口 比例变化非常缓慢。1949年到1957年的8年间,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894%下降到846%,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而1958年到1978年,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仅由1957年的846%下降为1978年的821%,20年仅下降了25个百分点。在从就业结构来看,1957年全国农业劳动者共有19310万人,到1978年,农业劳动者增加到29426万人,而同期农业总产值仅增长84%,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少。如果考虑到1978年农作物

11、播种面积比1957年下降455个百分点,农业 机械 总动力比1957年增长958倍,农业剩余人口问题更为严重了。人民收入增长很慢,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改善。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仅比1957年增加7元。1978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175元,仅比1957年增加44%(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农民增加345%,非农业居民增加686%。3 人均食品消费情况:1957年人均粮食612斤,棉花52斤,油料132斤,肥猪011头,猪牛羊肉125斤,水产品98斤,到1978年,上述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仅为粮食637斤,棉花45斤,油 料109斤,肥猪017头,猪牛羊肉179斤,水产品97斤,

12、多数增长不大,少数还有所下降。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为44平方米, 农村 人均居住面积为81平方米。4 在次期间,许多生活消费必需品都是短缺的,需要凭票购买。总得来说,这个时期尽管国民 经济 增长速度不算慢,但是经济建设是付出大于所得,挫折的痛苦多于成功的欢乐,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鉴于同期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在此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编辑。1956年 社会 主义 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兴高采烈,中国终于建立了“优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问题(当时称“生产关系”)到底是解决了,还是加剧了?1957年的“反

13、右”运动和农村的社会主义 教育 运动将异议和不同声音压了下去。单一公有制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以集权和 行政 管理 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为后来20年的“左”的错误种下了根源。 人口 增长过快,是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特点。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58年到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人口在1960和196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1960年底比1959年底减少人口1000万,1961年底又比1960年底减少348万。从1957年底到1961年底,4年内全国总人口仅增加1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63,是建国以来最低的阶段。1962年以后,全国出

14、现了一次空前的补偿性生育高潮,1963年达到顶峰,全国人口出生率高达436,当年人口比上年增加1877万。其后又在较长时期内居高不下,直到1973年党和政府将人口发展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切实抓紧计划生育工作,才使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到1978年的1353。到1978年底,全国总人口以由1957年底的64653万人增加到96259万人。20年里人口增加了近50%。5 (三)1979-199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1979年至1998年,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为目标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从前28年奠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上起步发展的,虽然前进的起点比较高,但继

15、续受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束缚,又刚刚从 文化 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因此,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以1978年的“三中全会”为转折点,首先,纠正和清算了前20年“左”的错误,根据我国国情,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着手调整整顿国民经济,理顺农轻重、积累与消费关系,制订以翻两番为目标的新的 发展战略 ;第三,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以原有体制最薄弱、受压抑最重的农村经济为突破口,并取得巨大成效,产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示范效应;与此同时,还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1984年“六五”计划提前一年完成,成为建国以来效益最好的五年计划。受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鼓

16、舞,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在城市全面展开。但追求提前翻番的传统思想和实际存在的新旧体制磨擦,使经济在繁荣中走向过热,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变化、对外开放以及原有社会各阶层经济地位的变化、都使整个社会处于躁动和不安。在这种形势下,是稳定经济为主还是继续加快改革,意见不一,对改革中计划与 市场 的关系,分歧也很大,于是,国民经济经历了19861987年的“软着陆”,1988年价格“闯关”和19891991年治理整顿的曲折。但是,这种曲折,对于80年代的发展来说,毕竟是瑕不掩瑜,只是前进中的问题,高速发展下的副作用。经过80年代的迅速发展,到90年代初,我国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