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046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目前治疗高血压已从单纯降压转变为保护或预防靶器官、逆转或降低靶器官损害的治疗。归属中医“眩晕”、“头痛”病等范畴;中医的观点认为主要由情志内伤、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以及心火上升等阴阳失调引起的1。治疗则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通过进补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调整机体的平衡,降低血压。

2、同时树立未病的中医观念与辨证施治原则相结合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作用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XX年1联盟月至XX年1月本院中医科门诊24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120例采用西药治疗,另12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进行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措施。其中男118例,女122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岁。临床诊断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础指标分组无差异性。1.方法 常规方法 两组患者依据个体差异给与临床中常用的阿米洛利、可乐定、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硝普钠等不同降压药物,多数的高血压

3、患者需要2-3种降压药物降压,对于轻微的高血压患者,只需一种常规抗压药物2。中医保健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其具体措施有:中医养生饮食指导:树立中医药食同源,饮食保健的意识。向患者宣教知道饮食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作用。如对已确诊患者要指导其遵医嘱、合理选择药物与中医保健相结合的思想,控制钠盐的摄入,降低心肾负担,饮食粗细、荤素、蔬菜与米面等主食合理搭配,少食动物脂肪、内脏及黄油等含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芹菜、土豆、山芋等降压作用好的蔬菜;同时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白术6g,黄芪9g,党参9g,当归6g,熟地黄6g、炙甘草6g等水煎服;对于带有刺激、辛辣性,易伤人体津液的食品,高血

4、压患者均以不吃为宜,饮食与中药相结合对降压功效更好。中医养生运动方式教育:中医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相合其实就是昼夜交替的运动变化,因而人体也应该与之相适应。中医保健知道高血压患者根据自身年龄、体质与四季天气、昼夜的交替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及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保持稳定的血压,但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天长日久的运动理念;中医理论的阴阳调和:中医阴阳理论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及相对性,因此,中医保健指导要对高血压患者树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中医保健意识,高血压疾病如阴阳随时都在变化运动中,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保持养生

5、观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才是治疗的关键,也就是中医保健治疗的根本;中医治未病的心理辅导: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警惕防治并发症出现,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观点。所以中医保健指导要明确告诉患者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增强抗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及家属灌输高血压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出现的相关知识,预防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合理的体重,通过适量运动,消耗体内过剩的能量,同时提高血浆中如前列腺素等血管扩张激素水平,进一步达到降压的目的,也起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的作用,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念3。1.评估指标 血压监测指标变化、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药物依从性及血压控制

6、有效率。1.统计学方法 采用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对比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降压临床效果中对比分析,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性,但对中医保健知识的接受及知晓率、药物依从性及临床控制血压的稳定及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细分析,见表2。讨论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不再是单纯地控制血压,而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要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出现,降低药物依从性,弥补现代医学中单一药物治疗及控制高血压不足的现状。所以,采取中医预防保健指导或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知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起到积极作用。本资料显示,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指导,高血压患者对中医保健知识、高血压的饮食结构、运动观念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适时地进行中医预防保健指导,提高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及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