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044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_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中医药 治疗 胰腺癌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临床等角度阐述了中医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 应用 进展。 关键词 胰腺肿瘤;中医疗法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胰腺癌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十分接近,确诊后多数已属中晚期,大部分于6个月内死亡14。胰腺癌5年生存率为%4%,是所有癌症中最低的5。外科切除是 目前 最好的治疗手段,但只有大约20%的病人可以实施根治性手术14。 中医古籍中并无胰腺癌的病名,古代中医典籍的描述中

2、,其类似于“伏梁”、“积聚”等疾病。现将近10年来中医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关于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古代中医典籍多认为气机不畅、脾湿困郁是本病首要病因;正气虚弱、脏腑失调是发病的内在条件。这些观点散见于兰室秘藏、医门 法律 、张氏医通、儒门事亲等著作。 现代 著名医家多赞成这个观点。李忠6认为本病病因与饮食内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有关,因脾气不足而发病,进一步致气滞、湿阻、热蕴、血瘀、毒聚而呈一派标实之象,病久则气阴已虚而邪毒未尽。孙玉冰7、杨炳奎8等皆认为本病病位在胰,实系肝胆,发机为外感湿热毒邪,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气机不利,络脉不通,湿热毒邪与瘀互结

3、,久留不去,积证成矣。周仲瑛9认为胰腺癌多为肝脾两伤,土败木贼,气不化水,湿热瘀毒互结引起。顾缨10、邱佳信11等认为脾虚是胰腺癌患者患病的根本,尽管有时有热毒、湿阻、痰凝、气滞血瘀等表现,但都是在脾虚基础上衍生而来。王庆才等12认为该病多由七情郁结或饮食失调,久而肝脾受损,脏腑失和,脾运受阻,湿热内蕴,瘀毒内结所致。 2 临床 研究 .1 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 理论 ,靠四诊所得信息做出诊断并定出治则、方药的思维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特色,对证处方是中医治疗的基本 方法 ,为中医学精华之所在。王庆才等12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解毒抗癌、散瘀止痛为治则,药用柴胡、枳壳、郁金

4、、干蟾皮、鸡内金、八月札等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胰腺癌13例,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平均生存期13个月。武迎梅等13观察口服金龙胶囊配合中草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21例,通过理气健脾、除湿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抗癌止痛,从而抑制了肿瘤的恶性 发展 ,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医治胰腺癌需要医家长期经验的积累,对胰腺癌的分型往往并不统一。杨炳奎等8将胰腺癌分为4型:湿热毒邪型:方用黄连解毒汤和茵陈蒿汤加减;瘀积气滞型:方用莪术散加减;脾虚湿热型:方用香砂六君子汤、排气饮加减;正虚邪实型:方用参麦散、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68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3年生存率%。陆菊星等14根据

5、杨炳奎教授的经验,将中晚期胰腺癌30例分为邪毒内攻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和阴虚内热型4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不但缓解病情、减轻症状,同时能使癌肿缩小,延长生存期。尤建良等15采用赵景芳之调脾抑胰方治疗4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后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其中最长者已超过67个月,平均生存期16个月。刘合心等16将胰腺癌辨证分为湿热毒盛、脾虚瘀阻2型,主要采用“青一方”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30例中晚期胰腺癌,结果生存12年者18例,生存3年以上者7例,生存5年以上者5例。 .2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由于胰腺癌病人多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欲呕等症状明显,为了减轻脾胃的负担,还

6、经常采用以中药外敷即外治法来协同治疗。顾奎兴等17应用口服中药治疗胰腺癌的同时,外敷黑膏药局部外敷,发现不但腹胀腹痛明显减轻,同时黄疸消失,瘤体缩小50%。孙玉冰等7在内服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与调和肝脾之逍遥散治疗胰腺癌的同时,以乳香、白花蛇舌草、生蒲黄等适量研末,蜜、醋调敷于中上腹肿块外皮肤上。治疗后1年以上生存率%,3年以上生存率为%。治疗前后疼痛、疲乏、体重下降、腹泻等主症和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 .3 中药介入 越来越多的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然而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介入治疗胰腺癌仍有局部和全身毒性反应,疗效亦不满意。中药介入疗法治疗胰腺癌,既体现了现代医学新技术的特点,又

7、发挥了中药毒副作用小的优势。近年来将中药有效成分应用于胰腺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榄香烯为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孙珏等18采用榄香烯灌注和经泵灌注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11例,并与化疗灌注胰腺癌11例相对照。结果发现在临床受益反应上榄香烯组优于化疗组;在两组瘤灶评判上,榄香烯部分有效+无变化者8例,化疗组9例;在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方面,榄香烯组分别为个月,平均个月,化疗组则为个月,平均个月;毒副作用榄香烯组明显低于化疗组。中医药配合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李增灿等19在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纯乙醇配伍顺铂并口服中药胰宝康泰胶囊治疗胰腺癌8例,结果8例经治疗后腹痛、

8、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全部消失。其中3例肿块消失,5例肿块不同程度缩小。在此基础上又用相同方法治疗35例胰腺癌患者,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 .4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也成了当前肿瘤治疗的规范和趋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综合治疗。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就是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在使用中医药控制肿瘤、调整机体的健康功能状态和纠正病人体内出现的异常病理生理过程等的基础上,合理配合使用低强度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激光、冷冻和射频治疗等,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的发展过程,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 . 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 中药与手术的配合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术后生

9、存质量及远期生存率。王桐等21对15例晚期胰腺癌术后中医辨证立法,在治疗上以扶正固本为主,代表方剂为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同时给予化疗药物5-FU、呋喃氟尿嘧啶。结果15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例死亡,分别存活11个月和12个月;其余13例平均存活时间已超过个月。 .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 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疗效。卢德熙等22采用中药配合腹腔内化疗,治疗胰腺癌16例。中医药以清热消肿、通腑泄毒为治疗原则,腹腔内化疗用药5-FU和MMC。结果:血清CA19-9值均降至正常范围,临床总有效率达%。李青山等23采用康莱特,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化疗方

10、案治疗晚期胰腺癌12例,总有效率为%,生存时间314个月,中位生存6个月。姜洪心24采用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16例,并与单纯化疗16例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中位生存期个月,1年生存率为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中位生存期个月,1年生存率为%。从而认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疗效好于单纯化疗组。对于中晚期胰腺癌,中医药配合化疗虽无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临床获益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25。 . 中医药联合放疗 治疗 胰腺癌 由于胰腺位置较深,周围有胃、小肠、肝、肾、骨髓等,放射线受力偏低,因而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药配合放疗

11、能提高其临床疗效。金龙胶囊是以鲜活动物为原料,运用低温冷冻干燥和生化技术精制而成的胶囊,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尹立杰等26运用金龙胶囊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76例,其中治疗组全身伽玛刀治疗同时口服金龙胶囊,对照组单纯进行全身伽玛刀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有效率为%,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从而认为中医药可以提高放疗的效果,但这方面的报道还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3 讨论 从现有 文献 来看,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已引起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其中中药介入胰腺癌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方向,和化疗介入相比,其在中位生存期、毒副作用、临床获益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受 目前

12、 医疗水平的 影响 ,医治胰腺癌疗效并不理想,同时以瘤体体积变化为主要指标的胰腺癌疗效标准,难以衡量中医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致使各家报道的疗效不一,缺乏可比性。临床报道上,样本量少,缺乏较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协作 研究 ;证型分类上,各个医家对胰腺癌证型的认识不够统一,经验成分多,主观性强;中药介入方面,复方介入难以验证。随着中医药不断 发展 ,相信这些 问题 一定会逐步解决,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将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 文献 1 Alexakis N,Halloran C,Raraty M,et standards of surgery for pancreatic J Surg,XX,91:1

13、410-1427. Raut CP,Evans DB,Crane CH,et therapy for respectable pancreatic Oncol Clin North Am,XX,13:639-661. Brennan therapy following resection for pancreatic Oncol Clin North Am,XX,13:555-566. GoldstEin D,Carroll S,Apte M,et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Med J,XX,34:475-481. Jemal A,Murray T,Samuels A,

14、et statistics, Cancer J Clin,XX,53:5-26. 李忠.临床中医肿瘤学.沈阳:辽宁 科学 技术出版社,XX,182. 孙玉冰,周亦农.和解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中晚期胰腺癌22例临床观察.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XX,16:1770-1771. 杨炳奎,霍介格,曹振健.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68例临床观察. 中国 中医基础医学杂志,XX,8:56-58. 龙明照,金妙文.周仲英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经验介绍.国医论坛,1996,11:17. 10 顾缨,金斗镇,杨金坤.健脾为主中药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药学刊,XX,23:2103-2105. 11 杨金祖.邱佳

15、信教授治疗胰腺癌的经验介绍附16例疗效 分析 .陕西中医,XX,22:354-355. 12 王庆才,张磊.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13例.四川中医,1996,14:20. 13 武迎梅,时水治.金龙胶囊配合中草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21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杂志,XX,21:349-351. 14 陆菊星,杨炳奎.辨证治疗中晚期胰腺癌30例.浙江中医杂志,XX,:150-151. 15 尤建良,赵景芳.调脾抑胰方治疗晚期胰腺癌42例.浙江中医杂志,XX,35:238. 16 刘合心,刘献周.中医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观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6,3:77-78. 17 顾奎兴,杨桂云.相反相畏药对在肿瘤临床的 应用 举隅.江苏中医,1998,19:36-38. 18 孙珏,范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