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心律失常三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9280030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心律失常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内科学——心律失常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内科学——心律失常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内科学——心律失常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内科学——心律失常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心律失常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心律失常三(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律失常 (Arrhythmia) 课时三,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特征: 1.提前出现的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其前无提前的P波 2.呈二联律 3.代偿间歇完全,室性期前收缩,功能性 1、室早不增加发生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无明显症状,不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减轻思想负担,避免诱发因素、镇静 3、药物 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 病理性 1、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心衰、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 2、室早5次/分;多源多形;连发、成对;R on T,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1),无器质性心脏病室

2、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症状明显者以消除症状为主,包括戒除吸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改善缺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因素,治疗以受体阻滞剂为主,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2),需要紧急处理的室性期前收缩: 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头24小时内 1.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超过5次) 2. 多源室性期前收缩 3. 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 4. 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上 (R on T),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3),慢性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基础疾病 -受体阻滞剂 乙胺碘呋酮 急性心肌缺血 改善缺血状况 首选利多卡因 无效则改用-受体阻滞剂 或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室性心动过速 (ve

3、ntricular tachycardia),自发的连续三个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室速 分非持续室速(发作时间30秒)和持续性室速 室速属恶性心律失常,常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或致死,需处理,室速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 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QT间期延长综合征 少数为特发性室速,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速临床表现,非持续性VT,通常无症状 持续性VT可见心悸、胸闷、气促,严重者低血压、少尿、心绞痛或昏厥 听诊:心率100-250次/分,律轻度不齐,心音强弱不一,甚至可见颈静脉大a波,室速心电图特征,连续三个以上的室早 QRS宽大畸形,常超过0.12秒 心室率为100250次/分

4、,节律规则 P波与QRS无关系(室房分离)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确诊室速的重要依据),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特征: 1.为一系列快速、基本整齐的QRS波群(频率150200次/分) QRS波群时间0.12秒 2.如见到与QRS波群无关的P波、或心室夺获或 室性融合波,则诊断明确 图中箭头所示为心室夺获,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图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 ORS波宽大畸形,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补钾,补MgSO4 利多卡因、胺碘酮、异搏定、-B 电复律 手术 RFCA ICD,室扑室颤

5、(ventricular flutter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无血压、脉搏,无心音 病因同室速 除颤,ICD置入,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V block),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指房室之间的传导障碍。可发生于房室结、希氏束或左右束支 按严重程度分:度AVB:房室传导延缓但无脱落;度AVB:有部分心房激动不能传入心室;度AVB: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有心房激动均不以传入心室,房室传导阻滞病因,AMI、严重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急性风湿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药物中毒、电

6、解质紊乱,特征: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度AVB,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QRS波群后, 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 P-R间期固定,P波呈比例脱落,下传的QRS波群正常,特征: 1.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 2.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时间关系(P-R间期不等) 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期R-R间期) 4.QRS波群正常(提示心室起搏点在房室交界区),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1. 阿托品 2. 异丙肾 3. 氨茶碱

7、4. 糖皮质激素 起搏器,起搏器治疗指征,SSS 2度2型以上AVB 长RR间期 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表现,起搏器类型,临时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V1呈rsR 2、V5-6S波宽阔 3、QRS时限达0.12s或以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 QRS时限增宽 0.12s; 2. I、aVL、V5 、V6导联R波增宽、其顶峰粗钝或有切迹; V1、V2导联常呈QS形,或有一极小R波(rS波); 3.、 aVL 、 V5、V6导联q波一般消失,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left anterior fascicular block, LAFB, aVR aVL aVF,V

8、1 V2 V3 V4 V5 V6,1. 心电轴左偏,可达-30 -90,超过-45者更具诊断价值; 2. II、aVF导联QRS波呈rS型, SIIISII;I、aVL导联呈qR型,RaVLRI; 3. QRS波时限无明显增宽。,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left posterior fascicular block, LPFB,1. 心电轴右偏在90 180; 2. QRS波在I、aVL导联呈rS型;II、III、aVF导联呈qR型;RRII; 3. QRS波的时限正常或稍增宽(0.12sec)。,预激综合征示意图,预激综合征心电图,预激综合征右侧显性旁路,复习思考题,1.心律失常按发生原理可分为哪二类?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些? 2.期前收缩有哪三种?治疗原则各是什么?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二种不同折返类型的心电图特征各是什么?如何进行发作期治疗和预防复发治疗? 4.房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应如何救治? 6.如何诊断和处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型和治疗原则。,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