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279065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茶道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茶道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茶道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茶道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茶道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茶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道(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2、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主讲师:纪都明子,卷首语,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品饮,应用,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留下绚丽光辉的一页。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的方法,栽培的技术,加工工艺,茶礼茶仪,茶俗茶德,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播出去的,因此我国被称之为“茶的祖国“。,目录,茶与文化,茶的分类,品茶之道,中国茶具,饮茶健康,茶与文化,一、茶文化的定义,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

3、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道的定义 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三种) 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 功夫茶 起源于宋代,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

4、问,品饮的功夫。,茶与文化,茶与文化,二、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内容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十分丰富。 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 、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方面。,茶的分类,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崂山绿茶,红茶,金俊眉、祁门红茶、滇红,青茶,又叫乌龙茶,武夷岩茶、冻顶乌龙、大红袍、铁观音、,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黄茶,君

5、山银针、霍山黄芽等,黑茶,普洱茶等,绿茶,茶的分类,绿茶:一般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凋萎,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

6、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普洱茶属于黑茶的一种,因为普洱茶和黑茶都属于后发酵茶。然而,普洱茶的加工与黑茶的加工有质的区别。黑茶加工的初级原料是中小叶种,且鲜叶制成成品是连续完成的。普洱茶则不同,其原料是大叶种加工的晒青绿茶,适度潮水渥堆及微生物自然接种是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茶的分类,茶的分类,红茶和乌龙茶是经过发酵的,而绿茶不经过发酵。外观可以看出,发过酵的茶外观发暗。而绿茶泛出碧绿色。冲泡以后也可以分辨,红茶和乌龙茶汤汁发红,绿茶汤汁青绿。,茶的分类,中国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

7、产于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江苏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浓郁甘醇。,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区域 。 特点: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黄金。,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产于西湖四周的群山之中,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婺绿 婺绿是指江西婺源的绿茶 。特点: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 。,茶的分类,中国十大名茶,平水珠茶 平水珠茶是浙江的独特产品,整个产区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等名山所环抱 。特点: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 。,滇红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特点: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

8、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 。,祁红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茶的分类,中国十大名茶,冻顶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是台湾所产乌龙茶的一种 ,主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特点:外形卷曲呈半球形,色泽墨绿油润。,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特点: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安溪铁观音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 。特点: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9、饮茶健康,饮茶的十二大功效(三增三抗三消三降) 三增:增力(祛疲劳增体力),增智(增强记力),增美(茶能减肥) 三抗: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 三消:消炎,消毒,消臭 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总结:健脾开胃抗衰老,提神醒脑除疲劳,清心明目抗辐射,利尿解毒降血压。杀菌消炎防癌症,醒酒解腻助消化,药效明显营养好,健康健美长寿法。 饮茶应注意的事项:三忌(睡前品,空腹品,体弱病初愈时品),喝什么茶对健康更有利,不能用一句话来作简单的回答,比如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喝点红茶,既可增加能量又能补充营养。青年人正处发育旺盛期,以喝绿茶为好。女性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性情烦躁,饮用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

10、效。身体肥胖,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沱茶等。常年食牛羊肉较多的人,可以多喝些砖茶、饼茶等经过后发酵的紧压茶。经常接触有毒害物质的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脑力劳动者、军人、驾驶员、运动员、歌唱家、广播员、演员等,可以饮用高档绿茶。,饮茶健康,茶叶种类繁多,但无论选购什么茶叶,以下几点都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新茶选购:一般找大厂家包装茶,要看茶叶罐上标签、日期;纸盒边角是否残破;罐底是否有锈迹或黑点。 看外形:干茶规格要整齐(茶叶色泽、大小一致),匀净(避免茶末,碎茶等),无杂质。 看色泽:绿茶新茶要达到“三绿”(干茶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且绿润而有光泽,色泽均匀一致。 摸干燥度:

11、手抓茶叶感到刺手,用手捏茶叶成粉末。 闻香气:干嗅:绿茶呈清香,红茶有甜香, 花茶香气鲜灵而有活力。湿闻:香气避免陈味、 异味、烟焦味。,饮茶健康,饮茶健康,买回的小包装茶,无论是复合薄膜袋装茶或是听罐包装茶,都必须放在能保持干燥的地方。如果是散装茶,可用干净白纸包好,置于有干燥剂(如块状未潮解石灰)的罐、坛中,坛口盖密。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至少可保存半年基本不变质。,中国茶具,茶室四宝,所谓的“茶室四宝”,缺一不可。即玉书(石畏)、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玉书(石畏)即烧开水的壶。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潮汕炉是烧开水用的

12、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孟臣罐即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若琛瓯即品茗杯。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浅,容水量约10-20毫升。,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以功能将分: (一)主茶具 (二)辅助用品,(一)主茶具,1、茶壶,天福茶集团天壶,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用以泡茶的器具。 壶的组成:壶盖、壶身、壶底、圈足。,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2、茶船,放置泡茶用具的垫底茶具。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形状: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 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

13、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3、公道杯:亦称茶盅、茶海,盛放泡好的茶汤。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 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茶滤,茶海,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4、闻香杯(细长、高瘦),先盛放茶汤,再倒入品茗杯,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5、品茗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7、盖

14、置:,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 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8、盖碗,又称三才杯,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 可泡、饮合用。,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三才杯,碗(盏) 杯托 天、地、人共同化育甘露之美。,盖,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二)辅助用品,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布巾类: 2.托盘类:,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l、布巾类:,桌布 茶巾,茶巾盘; 敬茶盘(茶托); 茶盘; 茶荷,2、托盘类:,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茶道筒;茶针;茶匙;茶则;茶镊;茶漏。,3、茶道组(又称六君子),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

15、的种类,茶道组,茶匙,茶镊,茶道筒,茶漏,茶则,茶针,中国茶具,一、茶艺常用茶具的种类,茶荷:盛放茶叶,便于观赏。,中国茶具,二、茶具与茶类的搭配,(一)绿茶类冷色,名优茶: 透明无花纹、无色彩、无盖玻璃杯; 或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大宗茶: 单人用具,夏秋季可用无盖、有花纹或冷色调 的玻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花瓷 多人用具,宜用青花瓷、白瓷等各种冷色调壶杯具。,中国茶具,(二)红茶类暖色,条红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红花瓷、各种红釉瓷的 壶杯具、盖杯、盖碗。 红碎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以及白、黄底色描橙、红花和各种 暖色瓷的咖啡壶具。,二、茶具与茶类的搭配,中国茶具,二

16、、茶具与茶类的搭配,(三)乌龙茶类冷色,轻发酵及重发酵类:白瓷及白底花瓷壶杯具或盖碗、盖杯。 半发酵及轻、重焙火类,朱泥或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半发酵及重焙火类,紫砂壶杯具。,(四)花茶,茉莉花茶:冷色,玻璃杯,青瓷、青花瓷等盖碗、 玫瑰红茶:暖色,玻璃杯,斗彩、五彩等盖碗、盖杯、 品种的盖碗、盖杯、壶杯具。,中国茶具,二、茶具与茶类的搭配,中国茶具,二、茶具与茶类的搭配,(五)普洱熟茶(黑茶)暖色,普洱生茶(晒青绿茶)冷色,中国茶具,二、茶具与茶类的搭配,品茶之道,一、茶艺分类的基本原则,1、同一原则:根据同一种标准,对茶艺表演进行归类,或按同一种茶类、同一种茶具等来进行划分。 同一茶类:绿茶茶艺 红茶茶艺 同一茶具:单壶泡法 盖碗泡法 玻璃杯泡法,品茶之道,一、茶艺分类的基本原则,2、个性原则:茶艺不应该和其他雷同, 应该具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区别, 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自然的和人文的不同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