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9279546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慢性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慢性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慢性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慢性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民“健康接力跑” 之“慢性病”,“慢性病”是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组发病潜伏期长,一旦得病,不能自愈,而且也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病程较长,通常情况下病程发展缓慢。 慢性病的4种主要类型 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 糖尿病,烟草使用 缺乏运动 有害使用酒精 不健康饮食 我国有3亿人吸烟 80%的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 18岁以上成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慢性病四个共同危险因素,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超过2.6亿。 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到总死亡的85%。

2、 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 我国高血压患者比例达20%。 糖尿病患病率近10%。 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例达38.5%。 全国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我国慢性病形势不容乐观,慢性病的经济账,慢性病能防治吗? 慢性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即控制共同危险因素: 烟草使用、 缺乏运动、 有害使用酒精、 不健康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如果慢性病的主要风险被消除,大约四分之三的心脏疾病、中风和二型糖尿病以及40%的癌症将得以预防。 实践证明,很多慢性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健康管理得到控制和康复。,改变“重治轻防”的意识。 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积极参加

3、体力活动。 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与习惯,提高抵御慢性病的能力。 积极参加健康管理,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定期体检。,如何预防应对慢性病?,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器官 功能不全/衰竭,导致残废或早亡。 我国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约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足够的血糖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多饮 多食 多尿 体重下降 易疲劳 皮肤瘙痒 烦躁 视觉模糊 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有下列

4、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或糖耐量减低(即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年龄40岁; 超重与肥胖(BMI24kg/m );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 4kg)生育史; 有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糖尿病);,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史; 患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 平均每天静坐时间超过6小时; 患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有以上情况之一的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糖尿病。,哪些人容易得

5、糖尿病?,糖尿病筛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半数以上在疾病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 且高达5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存在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要尽早开始糖尿病筛查。 对于除了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40岁时开始筛查。,糖尿病人能吃水果吗? 血糖控制较好时,可以适量吃水果。 吃水果的同时要减少主食的量, 200克水果=25克米饭。 在两餐间或睡前吃。避免饭后立即吃。吃完以后可适度运动。 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青瓜、橙子,鸭梨、柠檬、柚子、桃子、李子、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猕猴桃等。 水

6、果罐头及果脯不要吃。 有条件的可在吃水果前及吃水果后2小时测一下血糖或尿糖,帮助了解自己能否吃这种水果,吃得是否过量。,脑卒中又称脑中风。 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风)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风)两类。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时,脑细胞会受到损伤或死亡。 每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脑卒中,什么是小卒中,小卒中医学名字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小卒中可产生卒中样症状,但不持续,时间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可完全缓解。 约1/3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曾发生过小卒中。 小卒中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评估发生卒中的风

7、险。,以下超过三项者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1.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血脂异常或不知道 3.糖尿病 4.心房颤动 5.吸烟、饮酒过量 6.运动缺乏 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 8.有脑卒中家族史,哪些人容易得中风?,糖尿病患者警惕中风,糖尿病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要比一般人高2-3倍。 临床上反复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患者中有10%-30%伴有糖尿病。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H型高血压患者警惕脑卒中,H型高血压:指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 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出约5倍,较正常人高

8、出25-30倍。 高血压患者需要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H型高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调理饮食和服用叶酸等药物控制。 饮食方案:“一、二、三、四、五” 一:每日一袋牛奶 二: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 三:每日3份高蛋白饮食 四:粗细结合、甜咸适中、少量多餐、切忌过饱 五: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国际通用“FAST”口诀 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嘴歪不歪。脑卒中患者脸部会不对称,无法正常露出微笑。 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peech(言语):请患者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口齿不清。 Time(时间):出现上述3条中的任意一条

9、或多条,立刻拨打120,并明确记录发病时间,立即送医。,早期识别脑卒中,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向医院求救,由配备有急救设备的救护车送入医院。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小心。切忌对病人摇晃、垫 高枕头、前后弯动头部等。 3.如病人意识清楚,可让其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要垫枕头, 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突发脑卒中时家庭急救,4.意识不清的病人,应维持仰卧体味,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5.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 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的裤子,垫上卫生纸。 6.脑中风病人呕吐时,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以防堵塞气道。 7.

10、脑中风病人抽搐时,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用手帕包着筷子 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时咬伤舌头。,突发脑卒中时家庭急救,黄金60分钟 脑卒中院前急救应控制在60分钟内。 早期识别脑卒中征兆,做好院前急救60分钟比院内抢救更关键。,脑卒中院前急救,如何预防脑卒中,合理饮食:低糖、低盐、低脂饮食有益于预防脑卒中。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目标为18.5-24 kg/m, 腰围男性90cm(2尺7),女性80cm(2尺4)。 适量运动:成年人每周至少3次适度的体育运动。 平均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等。 戒烟限酒:吸烟者戒烟,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烟。 不饮酒者不提倡通过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饮酒者限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定期体检,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和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体检。 通过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有无异常,特别是有无房颤或缺血性改变。 同时检测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超声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狭窄。 高血压患者注意检查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发现异常后积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