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

101****457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85MB
约428页
文档ID:58416291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_第1页
1/428

人文地理学,主编:赵荣、王恩涌等主讲:金姝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 绪 论,内容摘要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第2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3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4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思考题,,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来研究,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人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1)理论人文地理学(通论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 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事象(经济事物、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空间态势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地域演变规律的科学 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现象及其时间演变规律的科学研究各人口要素(人口增长、分布、迁移、结构)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聚落地理学——以聚落(居民点)为对象的一门人文地理学科。

它主要研究聚落、发展、分布的规律性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国家与地区等各种类型的领土内与领土间的政治活动现象的地理分布或空间布局的一们科学 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军事和政治的需要,从战争和国防的全局出发以结合研究国家或战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与战争活动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防战备和组织实施军事活动影响的一种科学 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科学 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社会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空间、组织规律的一门学科 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社区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社区形成、形成、发展、分布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系统影响的规律学科 行为地理学——把心理—行为因素应用于人地关系中来研究人与环境平衡与反馈的空间具体原理的科学2)应用人文地理学灾害监测灾害防止评价资源开发、评价和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乡村规划管理社区管理、行政区管理旅游开发管理,,(3)区域人文地理学世界人文地理学大洲人文地理学国家人文地理学省区人文地理学县城人文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区域研究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叫人文地理学(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2.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被称为人文地理学李旭旦)3.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金其铭)4.研究人地关系地与系统的形成、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的科学吴传钧)5.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张文奎),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区域性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文现象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从总体特性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张文奎先生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中将其特性归纳为四点即:1.区域性2.综合性3.统一性4.预测性,第2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 洪 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因果关系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近代 —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自15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的视野极大的开阔,从而加速了地理科学的发展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1799-1804年,洪堡经西班牙国王允许,对美洲进行了为期6年的地理考察 1804年8月1日经过23天横贯大西洋的航行,洪堡搭载的法兰西快船“幸运号”抵达法国波尔多港他带回了40余箱美洲“土货”,包括大量动植物标本、矿物采样和化石,地质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勘探实录,以及人种志、民族学、土著文化的丰富资料。

仅草木花卉标本就不下六万余件,包括六千种以上植物洪堡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与拿破仑齐名的家喻户晓的人物洪堡创立的地理学两大原则,一、因果原则,即“凡事必求其因而推及其果”,这样一来,使过去局限于风土、物产描述的地理学,进而转变为一门研究性的、阐明因果关系的科学 二、综合原则即任何一种地理事象均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范围原则在洪堡之后,经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33~1905)、拉采尔(1844~1904)等人的努力又创造出地理学的第三原则,即范围原则 三原则的形成使地理学的科学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渐趋于完善这是标志着近代地理学形成的第一个方面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派,1.拉采尔:环境学派拉采尔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人文地理学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2.白兰士、白吕纳: 人地相关学派白兰士强调人类对外国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他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3.赫特纳、哈特向: 区域学派赫特纳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最关心的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

4.施吕特尔、苏尔: 景观学派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苏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标志地理学已成为科学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它有了明确的科学定义和研究对象洪堡认为,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布和排列,也就是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相互依存”李特尔认为“地理学是科学的一个部门,它把地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研究它所有的特征、现象和关系,并说明这个统一的整体与人及人的创造者的关系标志地理学已形成为科学的第三个方面是地理学具有了独立的研究方法洪堡和李特尔均强调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基础方法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建立: 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 “新三论”:突出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 “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2.新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集成分析 (1 )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 (2 )“行为革命”:心理学的分析方法 (3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1 )生态观点、社会化、人文化 (2 )应用方向 (3 )与相邻学科的交叉,第三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建国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第4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思考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组成?它有哪些基本特性?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涵? 2.简述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贡献。

3.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4.与近代人文地理学相比,现代人文地理学有哪些特征?,,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内容摘要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思考题,,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二、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文化区 三、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扩散 四、文化生态学 ——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五、文化整合 ——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六、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一、文化概念 (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1832——1917)的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二)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教化的总称二、文化结构,文化是由多层次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