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37434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寄生虫之蠕虫病学吸虫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动物蠕虫病学,概论 一 内容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及棘头虫病。 二 流行特征、致病作用与危害性1 具有地方性、季节性。2 大多寄生于消化道或与消化道相通的器官;动物感染率高,发病率低,一般为慢性病,无特异性症状,许多症状是由多种蠕虫引起。 三 诊断主要靠病原学诊断(尸检或粪检)。,第一章 吸虫病,绪 论 一 吸虫的形态与生理(一)吸虫的形态构造1 外部形态(1)形状与大小 背腹扁平,叶状、圆柱形、线状等,大小差异很大,异吸虫小于1mm,布氏姜片吸虫大于25 mm。(2)颜色 一般呈棕色或白色,但固定后均为灰白色。,(3)表被构造 体表光滑或具小刺、小棘;p2-1-1.jpg p2-1-

2、2.jpg 具肌肉质的杯状吸盘 口吸盘:前端及其腹面p2-1-3.jpg p2-1-4.jpg 腹吸盘:中部或后端 p2-1-5.jpg 体表开口 生殖孔:腹吸盘前后 排泄孔:位于后端 劳氏管孔:位于虫体背面,2 体壁由外向内,皮层底膜肌肉层 形成皮肌囊 3 实质无体腔,内部器官充满实质。实质是由中胚层形成的多细胞物质。,4 内部构造 内部器官包埋在实质中,无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 (1)消化系统 口前咽咽食道盲肠 p2-1-6.jpg (2)排泄系统 p2-1-7.jpg p2-1-8.jpg,代谢产物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原肾型排泄系统。焰细胞毛细管收集管合并为排泄总管合并为 排泄囊排泄孔(3

3、)淋巴系统由几个淋巴窦组成,每个淋巴窦有2-4对纵排泄管相连。,(4)神经系统 由神经节和神经干组成。在两个神经节之间有背索相连,由两个神经节分别向前、后分出三个神经干,神经干之间有横索相连,再由神经干发出神经纤维。p2-1-9.jpg,(5)生殖系统 p2-1-6.jpg 除他体科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雄性生殖系统 p2-1-10.jpg 睾丸(数目、形状)输出管合并为输精管雄茎囊(贮精囊、前列腺、雄茎)生殖腔生殖孔,雌性生殖系统 p2-1-11.jpg 卵巢(数目、形状)输卵管 受精囊 劳氏管 卵黄腺卵黄管卵黄总管 卵模梅氏腺子宫生殖腔生殖孔 p2-1-12.jpg,(二)生理1 代谢2

4、生殖 既能异体间交配,又能自体受精。,二 吸虫的发育 间接发育,都需要中间宿主(1个或2个)。 第一中间宿主: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鱼、虾、蟹、昆虫等。 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 成虫,1 虫卵 p2-1-13.jpg 大多为卵圆形、具卵盖,有的具卵丝或突起;灰白、淡黄或棕色。虫卵 卵壳卵黄细胞、卵细胞卵壳毛蚴 2 毛蚴 p2-1-14.jpg梨形或三角形,外被纤毛,内有头腺穿刺腺及胚细胞等。,3 胞蚴 p2-1-14.jpg 囊状,体表具微绒毛。体内有胚细胞或胚团子胞蚴(雷蚴或尾蚴) 4 雷蚴p2-1-14.jpg p2-1-15.jpg p2-1-16.jpg p2-1-17.jpg

5、囊状,体表具微绒毛。,口 肌质咽 雷蚴外部 围领 雷蚴内部 盲肠 子雷蚴产孔 胚细胞足突 尾蚴,5 尾蚴 p2-1-14.jpg 蝌蚪形,由体部与尾部构成。,外表:体棘、吸盘 体部 口咽食道肠管内部 生殖基及排泄囊眼点 穿刺腺细胞腺 成囊腺 6 囊蚴p2-1-14.jpg圆形或卵圆形,囊壁由多层非细胞性物质组成。,三 吸虫的分类,单殖目:鱼类寄生虫吸虫纲 盾腹目:鱼类寄生虫复殖目 腹口亚目:鱼类寄生虫片形科分体科前口亚目:动物寄生虫 双腔科腹袋科棘口科,第一节 片形科吸虫病,一 片形吸虫病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

6、肝硬化等病变,表现为消化障碍、循环障碍和营养障碍;临床上以减重、贫血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为特征,偶见颌下、胸下部位水肿;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1 病原 p2-1-18.jpg p2-1-19.jpg p2-1-20.jpg p2-1-21.jpg (1)形态 肝片吸虫呈背腹扁平的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出,称为头锥,头锥后部宽阔形如“肩”状,虫体后端呈“V”字形。睾丸两枚,分枝状;卵巢呈鹿角状分枝。肠管亦形成许多分枝。虫卵长卵圆形,金黄色。 p2-1-22.jpg,大片吸虫与肝片形吸虫的主要区别 肝片吸虫:头锥的基部形成明显的肩部 虫体尾端呈“V”字形 大片吸虫:头锥的基部

7、无明显的肩部虫体尾端呈“U”字形 p2-1-23.jpg p2-1-24.jpg,(2)生活史 p2-1-25.jpg p2-1-26.jpg p2-1-27.jpg 锥实螺科的螺类充当中间宿主。 终宿主胆管内的成虫虫卵十二指肠外环境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幼虫移行途径:穿过肠壁腹腔肝实质胆管 钻入肠壁血管经门脉系统循环肝实质胆管 十二指肠总胆管肝内,2 流行病学 (1) 分布 p2-1-31.jpg (2) 中间宿主p2-1-28.jpg p2-1-29.jpg p2-1-30.jpg 种类 全世界已报道锥实螺科有40余种淡水螺。在我国,主要是萝卜螺属的耳萝卜螺及土蜗属的小土蜗。,

8、分布生物学习性(3) 终末宿主有数十种哺乳动物;肝片吸虫在绵羊体内可生存11年,在人体可生存12年。广泛的宿主种类和如此长的生存寿命构成了难以控制的片形吸虫病的感染源。,(4)感染途径 p2-1-32.jpg p2-1-33.jpg 吃草及饮水,(5) 虫卵与囊蚴的抵抗力虫卵抵抗力强,在中等干燥的粪中可生存数月;囊蚴在外界可生存很久,在未干的草中可生存8个月;在干草中亦可生存44天。 (6) 感染季节 (7) 气候因素 气温、雨量,3 致病作用 p2-1-34.jpg p2-1-35.jpg p2-1-36.jpg p2-1-37.jpg p2-1-38.jpg p2-1-39.jpg (1)

9、机械性损害 童虫移行时引起组织损伤和出血。虫体定居于胆管后,其虫体皮棘刺激胆管壁引起慢性胆管炎,因组织增生导致胆管变肥厚硬实。大量虫体寄生于胆管可堵塞胆管,胆汁排出受阻,诱发局部的肝实质变性和坏死。,(2)毒素作用 虫体分泌的毒素具有溶血作用,毒素吸收后能引起全身中毒现象;此外,毒素对生殖机能亦有影响。 (3)夺取营养 虫体以血液和组织细胞为食。一条虫可使宿主每天失血近0.5ml。,4 临床症状 p2-1-39.jpg p2-1-40.jpg p2-1-41.jpg (1)急性期 童虫在宿主肝内移行和摄食而破坏肝组织,引起损伤性肝炎。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触诊肝区敏感等。 (2)慢性期 成虫在胆

10、管内长期寄生和摄食营养,引起以胆管炎和粘膜上皮增生、纤维化和肝硬化为主要病变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进行性消瘦、被毛粗乱、瘤胃膨气或驰缓,反复出现腹泻,后期颌下、胸前和腹下部出现水肿,可视粘膜呈瓷白色。,5 病理剖检变化 (1) 急性病例 (2) 慢性病例 肝硬变,表面凹凸不平,颜色变浅。胆管扩张,管壁增厚,象绳索一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壁有盐类沉着而致粗糙和坚实,管腔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粘液。,6 诊断(1)生前诊断 p2-1-42.jpg虫卵检查 循序沉淀法 免疫学诊断 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虫诊断试剂盒(伊氏锥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b Dot-ELISA c 斑点免疫金渗滤

11、法(2) 死后诊断,7 治疗 (1) 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 (2) 三氯苯唑(Triclabendazole肝蛭净) (3) 碘醚柳胺(Rafoxanide) (4) 氯氰碘柳胺钠(三特) (5) 碘硝酚,8 预防(1) 驱虫 (2) 杀灭中间宿主 (3) 注意饲料、饲草及饮水卫生(4)粪便及肝脏废弃物的处理,二 布氏姜吸虫病 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1 病原 p2-1-43.jpg p2-1-44.jpg(1)形态 肉红色,宽大肥厚似斜切的姜片状。腹吸盘发达,肠管形成4-6个弯曲,但不分枝。睾丸两个分枝状,卵巢亦呈分枝状,位于睾丸之前。虫卵长

12、卵圆形,金黄色。 (2)生活史 中间宿主为扁卷螺科的淡水螺。 虫卵毛蚴胞蚴母、子雷蚴尾蚴水面 囊蚴成虫 p2-1-45.jpg水生植物上,2 流行病学 (1) 分布 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 (2) 终末宿主 (3) 中间宿主 p2-1-46.jpg (4) 感染季节 (5) 感染途径 p2-1-47.jpg p2-1-48.jpg 菱角、荸荠、茭白,3 致病作用(1) 机械损害(2) 夺取营养(3) 毒素作用,4 临床症状 5 诊断 6 治疗 吡喹酮(Praziquentel),7 预防 (1) 定期驱虫 (2) 粪便处理 (3) 杀灭扁卷螺(4) 改变饲养方式及饲喂方法,第二

13、节 前后盘吸虫病,由同盘科和腹袋科的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瘤胃内所引起的疾病。少数吸虫见于真胃、盲肠及胆管、胆囊内。 一 病原国内已报道40多种,在四川已发现40种。 1 形态特征 虫体多呈圆柱形或粗颗粒状,深红、淡红或白色;几个毫米至20多个毫米。体后端有一个发达的后吸盘,卵巢位于睾丸之后靠近后吸盘,子宫上升不下降,卵黄腺发达。p2-1-49.jpg p2-1-50.jpg2 生活史 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扁卷螺科的淡水螺。发育过程与肝片吸虫相似。但尾蚴具有眼点。p2-1-51.jpg,二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p2-1-55.jpg 成虫致病力弱,而童虫致病力强。童虫在移行期造成胃、肠粘膜损

14、伤、出血及炎症。患病动物表现为消瘦、顽固性腹泻,粪呈粥样或水样,带有腥臭味。 p2-1-52.jpg p2-1-53.jpg p2-1-54.jpg,三 诊断循序沉淀法查虫卵。虫卵呈长卵圆形,灰白色,卵黄细胞大小不均匀。 四 治疗1 硫双二氯酚(别丁)2 奥芬达唑(Oxfendazole) 五 预防同肝片吸虫病相似。,第三节 双腔科吸虫病 一 双腔吸虫病,由双腔科双腔属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肝脏胆管及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种为:矛形双腔吸虫与东方双腔吸虫。 1 病原 p2-1-57.jpg (1)形态特征 睾丸前后排列或左右并列于腹吸盘之后,卵黄位于虫体中部的两侧。p2-1-56.jpg (2)生活史 第一中间宿主为:陆生螺(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p2-1-58.jpg p2-1-59.jpg 虫卵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粘球囊蚴成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