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240509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委xx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农委县农委 XXXX 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总结及 20182018 年工作安年工作安 排排XX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农业农村工作新形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XX 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一、优化结构,全力发展主导产业(一)主导产业稳中增效。据初步统计,全县主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增长,粮食总产 x 万吨,油料作物总产 x 万吨,蔬菜总产 35.2 万吨;生猪出栏 22.57 万头,家禽出栏x 万羽;肉类总产 x 万吨,禽蛋产量 2.58 万吨;水产品产量 2.84 万吨。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 x 万千

2、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超过 67%。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户)300 多家,规模养殖比重达 65%以上。其中 2 个部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今年实现水产养殖面积 9.9 万亩,稻虾养殖 1.2 万余亩,网箱养殖 675 亩,池塘养蟹 400 亩。(二)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蓝莓产业:怀宁蓝莓已成为我县农业最亮丽名片,蓝莓生产、加工、销售、观光休闲等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今年蓝莓生产基地共流转面积x 亩,现完成平整 x 亩,种植 x 亩,预计年内新增蓝莓种植面积 x 亩。蔬菜产业:目前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 x 万亩(含复种) 。新增设施蔬菜 54

3、0 亩,新增蔬菜规模种植基地1200 亩。(三)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共有10215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了 1 项以上特色种养业项目,项目覆盖率为 x%,其中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户有 x 户,占到总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的 21.03%;财政资金投入 x 万元,其中到村 1479 万元,到户奖补资金 x 万元,平均每户投入强度 x 元;283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x 户贫困户实现特色种养业增收,带动比例为 x%。10 个拟出列贫困村和 2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到村特色产业项目在规模、硬件设施、带动贫困户数量的方面均已达标。二、培育主体,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20

4、 家,累计 337 家,新增家庭农场 187 家,累计 552 家,新增省级以上示范社 2 家,市级以上示范社 19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3 家,市级以上 17家。目前我县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家,省级以上 11 家,市级以上 58 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42家。省示范联合体 6 家、龙头企业“甲级队”2 家。1-10月份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销收入达 55 亿元。三、深化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结合确权颁证成果,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县土地流转率 XX 年达到 70以上。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

5、“三变”改革。召开全县“三变”改革动员大会,印发实施方案,全县 20 个乡镇已有 27 个村启动“三变”改革工作。四、加强督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全县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 65 万亩;建成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项目 1 个;完成生物质户用气化炉 100 台。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县内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有 19 家,目前已全部关闭。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程普及率达 90%,养殖场污染物处理面达 100%,处理合格率达 85%。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比例已达 100%。三是种植业污染治理。目前全县推广配方施肥 95 万亩,专业统防统治面积

6、为 105.1 万亩次,全年农药、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度分别下降 0.84%、0.5%。 “三品”认证面积达到 32 万亩。四是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取缔了高密度投饵式围网、网箱养殖,明令禁止大水面肥水养殖。全县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11 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5 家。(二)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年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农残定量检测 78 个,速测387 个,水稻重金属检测 20 个,土壤重金属检测 8 个。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1507家次,共查处案件 13 件。严把动物产地检疫关和屠宰检疫关,重点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生猪屠宰“

7、扫雷”行动。检查企业 905 家次,责任整改 3 起。(三)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XX 年,累计认证农产品生产企业 11 家,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6 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 3 家,有机食品认证企业 2 家。五、依托项目,推进民生工程及招商引资工作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全年共培训新型农民 890人,其中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400 名,专业技能型 240名,专业服务型 350 名。二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全年新建 37 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室,初步建立了以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为依托,以乡镇速测室和企业自检室为主要力量,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8、体系。三是大中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已进行财政项目投资评审,正申请公开招标施工单位。截至目前,农委共完成招商项目 5 个,完成投资 476.06 万元。正在建设项目 1 个,主要为安徽省宏博网业有限公司密目式安全立网农业用网项目设计投资 4000 万元,正在办理土地证。年内有望完成 3500 万元的招商任务。2018 年工作安排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为指导,围绕我县“十三五”规划、 “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完善各类工作推进机制,在

9、稳粮基础上,促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以推进“两大园区”建设、两个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三产融合发展为手段实现我县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二、目标计划和重点任务(一)稳定发展主导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种植业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75 万亩,油菜种植面积 20 万亩。实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发展优质米和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力争实现粮食总产 36.68 万吨,油料总产 2.77 万吨。畜牧业方面,加快全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健全县、乡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警和应急体系。力争畜牧良种自给率达 78%,良种普及率达 91

10、%以上,力争创建 2 个以上市级标准化示范场。渔业方面,积极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在皖河和全县重点水域开展春季禁渔和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全面清理大湖围网养殖。继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全县稻渔综合面积达 14000 亩,千亩示范片 4 个,百亩示范点 24个。(二)狠抓“两大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狠抓生产基地建设,精心规划、合理布局,筑巢引凤,探索多种方式、途径招商引资,实现蓝莓、蔬菜“两大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组织动员各乡镇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扩大种植规模,全力支持黄墩镇的蓝莓产业加工园和双河蓝莓产业服务中心的建设与招商,创建精品园区。力争 2018年完成新增蓝莓种植基地 1100

11、0 亩建设任务,完成“怀宁蓝莓”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及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2018 年全县蓝莓产业产值争取突破 3 亿元。二是加快推进石牌、高河蔬菜基地发展。结合国家级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及康养特色小镇建设,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常规与精品兼顾的蔬菜种植,引导创建采摘、体验、休闲等各种经济园。(三)强力推进“两大园区”建设。一是加速推进平山园区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实施,按照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要求,通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在区域内实现资源节约、生产清洁、循环利用、产品安全。二是聚力推进独秀园区建设,以创建“独秀”品牌为引领,以蓝莓、稻油、畜禽为载体,

12、通过招商引资、自主培育、项目拉动、模式创新、整合资源等途径统筹发展,拓展产业空间、延伸产业链,实现区域经济有量的飞跃、质的提升,打造区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板。(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推动“三园”建设,以“两大园区”建设为依托,以蓝莓和优质粮油为载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依托各具特色的乡村人文、地理、产业等资源,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是制定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对品牌创建和重大特色项目进行适当倾斜;二是积极协助旅游企业争取省旅游局、财政厅项目资金扶持,为旅游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三是做好旅游宣传推介,积极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力争到 2018 年,休

13、闲农业示范点达到 16个。(五)强化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巩固特色产业扶贫成果,继续通过政策、项目、技术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坐实产业,以防返贫。(六)持续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及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力争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新增 20 家、120 家。(七)稳步推进农村改革进程。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强化经营权纠纷调解,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力争使我县土地流转率到 2018 年达到 75以上,创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完善投融资机制,激活各要素,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继续加强三城同创、民生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民负担监督检查、重大项目及招商引资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系列惠民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