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32440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 一、简答题范围:一、简答题范围: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答:(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 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 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 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

2、用。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3、 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答:(1)从概念看,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 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 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 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4、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

3、点和根本区别。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答:共同点: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区别: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原则的不同。 第一、 旧唯物主义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 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 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题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 体的过程; 第二、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 并且是一次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揭示出认识 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

4、被动的反应论;而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应论。5、 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1)在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也就是在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的问 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就是承认思维存在的同一性,主张 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 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可知论,并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时间是驳 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证据,因为时间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于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6、 发挥主观能动

5、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时间是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7、 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答: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改造客观 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另一方面,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的改善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 促进客观世界的

6、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 界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8、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 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 貌,制约这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物质生产 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 级的更替和发展。9、 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答: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

7、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 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 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0、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答: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 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思想、 政治条件。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 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

8、会中的统治地位。11、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一般的使用价值,而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对劳动力商 品使用价值的使用,一方面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一方面创造出价值,而且是比自身 价值更大的价值。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答: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 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3、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简述资本

9、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1)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 的生产。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 作日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1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 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 在生产过程。 实质:国家

10、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5、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答: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 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支配大量的社会财富,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此外,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

11、响,并通过掌握新闻 出版社、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政治生活。二、论述题范围:二、论述题范围: 1、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答: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 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时间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 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 现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造了人之所以为 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是在改造

12、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 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 着人类社会。2、 试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试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践的关系。义实践的关系。 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2)认 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对建设具

1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 践,又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是我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 大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旦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以后,反过来又指导我们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使我们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 有了正确的认识,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当然,建 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断深入的,相应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会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又 会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

14、践。3、 使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使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抓” ? 答:p78(简单看一下)4、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有何现实意义?有何现实意义? 答: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 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辨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它不仅

15、具有普 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 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 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5、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说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 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这一论断的意义。这一

16、论断的意义。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 生产力的历史过程。 (4)对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 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的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持落后的态度,而要立 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他们向先进使用的 生产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6、 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1)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 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3)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只有通过流通领域,资本家才能购买到特殊 商品劳动力,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