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备课参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148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备课参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备课参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备课参考 新人教版必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备课资料备课资料1.证明 RNA 与蛋白质关系的两个实验 1955 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 RNA 酶分解细胞中的 RNA,蛋白 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进了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 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 白质。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合成显然跟 RNA 有关。 1955 年拉斯特(Laster Gold)等人用变形虫的换核实验,证明 RNA 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然后再从细胞核中转移到细胞质中。 实验过程如下:A 组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发现标记的 RNA 分 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B 组变形虫培养在未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中,变形虫的细胞 核

2、和细胞质中均未发现有标记的 RNA。在适当的时候,用这两组变形虫进行核移植实验。 将 A 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 B 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将 B 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 A 组 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分别进行培养观察。发现大部分标记的 RNA 相继从细胞核中移入细胞 质中。这样看来,把 DNA 中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中转移到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很可能就是 RNA。 2.证明 RNA 是根据DNA的一条链转录的实验 Marmur 和 Duty 利用 DNARNA 杂合技术、采用侵染枯草杆菌的噬菌体 SP8 为材料进行实 验。噬菌体 SP8 的 DNA 分子由两条碱基组成很不平均的链构成,其中

3、一条链富含嘌呤,另 一条互补链则富含嘧啶。因为嘌呤比嘧啶重,因此富含嘌呤的“重”链与富含嘧啶的“轻” 链在加热变性后可用密度梯度离心分开。实验者在 SP8 侵染后,从枯草杆菌中分离出 RNA,分别与 DNA 的重链和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他们发现 SP8 侵染后形成的 RNA 只跟重 链形成 DNARNA 的杂合分子。显然,RNA 是杆菌 DNA 中的一条链转录产生的。 3.核糖体 核糖体是由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符号为 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椭圆形的粒状小体,其中 rRNA 和蛋白质的比例为 11。蛋白质分子基本上排列于核糖体的表面上,rRNA 分子被包 围于中央。细胞内有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的

4、外面,称为固着核糖体,即形成上面所谈到 的粗面型内质网;有的不附着于内质网上,称为游离核糖体,常见于未分化的细胞中。附 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附着的情况也不相同。在某些细胞中,核糖体均匀地附着于细胞 质中某一部分的内质网上,有的却集中地附着于细胞质中某一部分的内质网上。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现在已知,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 与游离于细胞基质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 是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如抗体、酶原或蛋白质类的激素等游离核糖 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半是分布在细胞基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包 括酶分子) 。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因此,在分裂活动旺 盛的细胞中,游离核糖体的数目就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一点已被用来作为辨认 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 不管是附着的核糖体或是游离的核糖体,在进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常常是几个核糖体 聚集在一起进行活动,这是由于信息核糖核酸(mRNA)把它们连串在一起。这样的一个 功能单位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