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483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学案:10:走向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学练三案一体实用系列10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部分教案部分课题名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四大、十五大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新中国不同阶段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法;活动法;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面临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怎样才能进一步深化改 革开放,怎样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认真解决好

2、的课 题。 教学过程:专题三第 3 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 一个关键时期。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国内政治经济低谷) 2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 年春) (1)主要内容: 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大一些(改革开放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判断标准三有利(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市场 是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3、主义的本质区别,它们只是经 济调控手段) ;本质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 是硬道理) 。 (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中共十四(1992 年 10 月) (1)主要内容: 定目标(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要求(要求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 (2)标志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年 11 月)建立 (1)内容: 通过市场决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突出市场作用(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公有多种共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意义: 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 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中共十五大(1997 年 9 月) (新思想、新论断、新认识)完善 (1)确立指导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

5、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提出新的论断(公有多种共发制度;国有主导控制力上;非公经济重要部分) 。 (3)思想认识深化(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 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 3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421 世纪初中国经济建设成就 (1)2007 年底,我国 GDP 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2)2010 年底,我国 GDP 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小结:中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经

6、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2)1992 年,邓小 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3)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 目标。 (4)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市场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5) 1997 年,中共十五大,阐述了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开放 20 年,广州人生活十大变化盘点 变化过年买新衫/想买就去买;变化二分分必计较/靓菜不讲价; 变化三有证才能买/有钱就能买;变化四三代五平方/一家两套房; 变化五踩单车上班/开轿车度假;变化六打的也心痛/机票也不贵; 变化七联络靠传呼/人人拿手机;变化八万元成首富/百万也寻常; 变化九七十古来稀/

7、百岁老人多;变化十有钱就去存/有钱去充电。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 座座 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 滚春 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词中的“春天”寓意什么?“画了一个圈”和“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两段歌词分别指什么历 史内容?学案部分学案部分第 10 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基础导学 一、历史性的跨越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 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主

8、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 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 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还是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 (1)召开: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 住机遇,加快发

9、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方针:1993 年 11 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的 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 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和基本原

10、则具体化。 推进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完善中共十五大 (1)召开:1997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 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意义:十五大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 想解放和认识深化。问题研讨 1请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 (1)

11、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解决经济危机,即计划的方式,取得了很 大的成效,二战后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 (2)苏联曾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并取得极大地成功。 因此,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突出的特点? (1)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要通 过公平竞争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运行中的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逐 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国家既有能力,也应当实行有力的宏观调控。 3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体制是怎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1)理论上: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指出“计划”和 “市场”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1997 年中共十五大,对我国的所有 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一系列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实践上:1992 年,开始起步;1993 年,进入新阶段;2000 年,初步建立。 4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

13、两者没有本质区 别。想一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经济、竞争经济、开放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 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 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互动探究 问题仔细阅读下列两组图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第二组 今日商品任意挑选请回答: (1)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从第一组图片到第

14、二组图片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 (3)根据两组图片谈谈你的认识。 点拨 仔细阅读图片及相关文字,可知第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第二组图片反映 的是当前的情况。由此,两组图片所反映的经济体制及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便很明了了。答案 (1)第一组图片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2)措施: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92 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

15、,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思想。 (3)可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来谈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练案部分练案部分选择题 11983 年 12 月 1 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自 1954 年 9 月 9 日 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表明 ( ) 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A B C D 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中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起到思想解放作用的是 ( ) A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B判断改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C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 (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 B C D 4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关。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