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45656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讲座:循序渐进教作文(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写作意识实现写作策略,中考写作复习,先谈什么?,那些写不好作文的学生,眼中无物者 不喜读书者 心中无情者 读而无得者 脑中无思者,可以改变吗?总得改变!怎么改变?,(一)观察丰富内容 例子:慢行校园,尽量多地记录你所遇见的关于“这个春天”的物与事。从中精选十个意象,创写一个片段,尽量表现你眼中的春天。,(一)观察丰富内容 事件:慢行校园,尽量多地记录你所遇见的关于“这个春天”的物与事。从中精选十个意象,创写一个片段,尽量表现你眼中的春天。,经典阅读:德富芦花暮春,(二)感受唤醒情感 事件:观看某期“音乐大师课”,以倾诉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我开始回想我是如何对待父母的了,母亲为我所做的一

2、切容易吗?母亲一天要工作到晚,一天站到晚,脚上起了水泡也没有向我哭诉过。而我每次哪里一点点受伤了就在那叫,时不时还向母亲发脾气,却没有考虑过母亲的痛苦、艰辛、难过。母亲从没有在我面前哭过,她不想我担心,我第一次见母亲哭是在一起半夜。母亲花自己的血汗钱来让我补习,她为了什么(全文近800字,始终忏悔),打开心门比给与窍门更重要。,情感可以看作是思想的背面,也可以说是原生态的思想。(梁晓声),经典阅读:法捷耶夫想起了母亲的手(内心独白法) 节选:妈妈,妈妈!自从我开始意识到世界上有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记得你的手。夏天,你手上的皮肤总是被太阳晒黑,一直到冬天都不褪,它是那么柔和、均匀,只有在血管的地

3、方颜色略为深些。也许,你的手略显粗糙,因为它们不知干了多少活儿,但我总觉得它们非常柔软,我非常喜欢吻你手上暗色的血管。,(三)讨论激发思考 事件:雾霾下的晨跑 1课堂讨论:雾霾天,我们该拒绝跑操吗?2结论:我们习惯执行命令,我们习惯了集体主 义,我们习惯了人得有一点精神的蛊惑,我们习惯了集体无意识可是从服习惯比起分辨、甄别、思考轻松,于是大家都乐得轻松。3经典阅读:打捞悲剧中的“个”我们无处安放的哀伤权力的傲慢“个体生命之光”4隐忧:这样立意的文章会受待见吗?,关于思辨: (1)提倡思辨,但不要误解了情感的重要。思 辨与情感并不对立,他们是彼此的背面,相依相生。 (2)我们要欣赏能合理有度的思

4、辨的学生,但不要苛求每个学生都得思辨。 (3)初中生写作之思辨的春天真的来了吗?中国的教育环境具备了思辨的包容度吗?我们老师具有思辨力吗?,陈丹青:中国连真正的公共空间还没出现,哪里 来的公共知识分子?进入公共事务时,偶尔有像 我这样的傻子出来说几句真话大家就很愿意听, 这是一件很可怜的事情。,中学生,往往急功近利地要“窍门”,他 们缺的并非写作文的“窍门”,而是更为重要 的东西心里没有的,眼睛看不到的。写作 文这件事,除了对学生的头脑具有提升感性思 维能力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造就一个“文 化”的人,即心智被“人文情思”所“化”的 人。(梁晓声),三 建立、强化写作需要的五个意识 (一) 言

5、语意识(语言),【词语教学】,我们的感慨:学生词语库存贫乏,语言平淡苍白 我的反思:是学生积累不够,还是缺乏运用意识? 实际情况:学生因为惯性与惰性,往往只用熟悉的、陈旧的词语;教师善于评而不善于启,没有帮助学生找到打开词语库存之路。 我的策略:运用比较法,上词语积累运用课,帮助学生打开词语库存。,可爱的诗境(易家钺)多谢秋风(西风)。它把后院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零落与菊花(黄花)的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秋虫的歌唱。我曾经过(徘徊)池边:我把清波当做镜子,照见了她嫣然一笑的容颜(朱颜),比什么花枝还美丽。那池中的游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

6、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躲开(羞躲)了;绿衣仙女似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报道晨装才了;白鹭静悄悄地站着,恰似一个披蓑衣的渔翁(钓叟)。我曾小立断桥: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桥端,度过(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等待(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乌鸦(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飘香(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忽隐忽现(摇摇欲坠)。我曾漫步登楼:郭外的风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荷花(残荷)点点;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哪里是秋天!树叶青青,有如青草之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

7、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儿嘘气如兰?望不断的天边,也许有蝶儿成双的飞舞,燕子裁衣。在这些可爱的诗境中,平铺了一幅绝妙的图画,我与她,变成了画中的诗人,诗中的画家,变成了灿烂的流霞,变成了团圆(团圞)的明月,变成了并蒂的山花。,学习环节一:呈现换过词语的文章,让学生点评本文的词语品质。(好评如潮,少有质疑)学习环节二:用黑体字呈现文中被换过的词语。(学生惊呼)学习环节三:阅读全文,根据语境,在保持原意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原词,使其在表达上更有品质。(容颜:红颜、娇颜;乌鸦:昏鸦、寒鸦;荷花:残荷;其他的或想不到或改得不理想)学习环节四:公布答案,学生对比品析,归纳词语运用意识。(意识不

8、到位,运用不给力),1 常用新词、雅词,避免词语庸俗化、程式化。 2 精准用词,才有表现力。(既符合事实状态,又体现内在情感) 3 词语融合修辞,丰富语言表现力。,二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经典文本,教学生运用词语。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改文:不必说碧绿的菜地,光滑的栏杆,高大的树木,紫红的果子;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蜜蜂伏在花上,轻捷的鸟儿忽然从草间直窜向天空里去了。单是

9、周围的短短的地面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虫子在这里低唱在这里弹琴。 发现:运用具体而又明确的名词,更容易营造语言的画面感。 反思:其实我们常说学生语言无味,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过度运 用抽象或模糊的名词。 建议:大家可以结合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来引 导学生学会运用具体名词。,原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改文:我看

10、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然后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按在上面,两脚向上抬,身子向左微倾。我再向外看时,他已买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然后下来,再拿起橘子走。(这个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他的年龄、肢体动作、心理状态是含混的,他只是一个父亲,但不是一个典型的父亲个体形象。),发现:运用精准的动词(方法有二,一是单个动词,一是修饰语+动词),分解动作过程,更容易营造语言的现场感,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感染力。反思:其实我们常说学生语言平淡,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过度运用宽泛笼统的动词。比如:与眼有关的都用“看”,与手有关的都用

11、“拿”,与脚有关的都用“走”或“跑”。建议:大家可以结合经典的叙事散文或短篇小说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动词。,三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的经典文本,教学生运用词语。 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可以教学生运用拟声词、颜色词,尤其是叠词。 【学生习作】彩色的放学路迎着彩色的风拥出学校,心儿也涂起了亮丽的妆容一层氤氲的金色蒙在天空,云朵仿佛是精心剪裁的裙装。金色又染上了路旁的行道树,深沉的黛青浓得几欲凝出水珠般。又有串串霓虹小灯缠上枝干,闪闪烁烁的彩光像极了黑夜里的星呢!熙攘的人群中绕起了缕缕彩色的烟气,是小吃摊上诱人的香气。这边年糕“刺啦”一下拍在锅上,立马焦黄焦黄的;那边一把乌黑的芝麻

12、撒在香喷喷的煎饼上;还有白云朵般的棉花糖“呼呼”地在鼓风机里变大,软乎乎得好像摸一下都会融化,我们牵着手乐滋滋地穿行其中,最后一人抓着一串红彤彤的糖葫芦挤出了人群。金色的夕阳涂抹在亮晶晶的糖壳上,像是浇上了一层蜂蜜。两人都一口咬下一个,鼓着腮帮子夸张地嚼动,然后嘻嘻哈哈地笑作一团。那甜腻腻的糖汁儿还温热着,混着酸溜溜的山楂味在嘴里涌动着。看她津津有味地砸吧砸吧嘴,嘴角还沾着红艳艳的糖哩!于是我指着她的脸捧着肚子乱笑一气,攥紧手里的糖葫芦逃开了。她也愤愤地抹了抹嘴巴,大叫着追赶起来。两人追逐的笑声一路荡漾,响成了色彩纷呈的乐章。那狂放而无虑的笑啊,是放学路上最独特的色彩。我们的放学路是彩色的一路

13、;我们的放学路是快乐飞扬的一路;我们的放学路是青春飞扬的一路。紧张压抑的白天和寂寞枯燥的黑夜,幸好我们拥有这样一段轻松快乐的迷人的黄昏。这一路,多美多美啊!迎着彩色的风前行,彩色的放学路溢满了青春彩色的心。,四 我们还可以向诗歌学词语运用,尤其是陌生化表达。 1 词语的不合理搭配 如: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诗人瞬间的感受 通感的修辞 语境的前后逻辑)2 词语的不规则组序 如: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音韵的协调 语意的强化),2 句子:让

14、学生坚持仿写、“格式化”创写,开启他们句子的精心仿创意识。问题:是不会写,还是没有想到可以这样写? (1)发现有形式感的句子,并仿写。 如那树一文中有很多形式感极强的句子:“那棵树当它就立在那里;当它就立在那里;当它就立在那里。” 学生:那个人站在那路边已经很久很久了。当他送她到路口时,他站在这里;当她坐上出租车一骑绝尘时,他站在这里;当夜幕低垂,月上柳梢时,他站在这里,痴痴地望着她远去的方向。,(2)提供一定的句子格式,后创写。如自创形象的说理句,要求格式“形象铺陈+抽象说理”。 A 上帝给予树忧愁,可它落叶之后又是新绿;上帝给予湖忧愁,可它风起骤变后又归风平浪静;上帝给予雪忧愁,可它在蒸发

15、之后快活云间;上帝给予人忧愁,是望他在经历风浪后笑容依旧。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难免忧愁,更须快乐。 B 自由创写:善意的批评是对陷入沼泽的人伸出的稻草,心有所悟的人抓住了稻草,脱离了沼泽;而置之不理的人将在沼泽里越陷越深,直至被淹没。,(二)关联意识(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故事,看故事,那么这 些故事如何成为我们的素材?除了对故事本身具 有强烈的敏感意识,还应该有关联意识,即能捕 捉到故事之间的联系点,使故事能形成纵横的写 作空间。,1 故事的相似联系(横向空间) 故事一:朋友说父亲一生节俭,居然在温州买了两套房子,可是生病了得吃药,后来换药吃,可是父亲居然舍不得原来的药,说还是吃完不能浪

16、费,于是把剩余的药吃光了,然后就药物反应了。 故事二:朋友说婆婆把房子简装了出租给别人,后来发现装修师傅没有把地板铺好,可是师傅已经回老家过年,叫人铺得500元左右,舍不得。为了开春能把房子租出去,婆婆和公公俩人自己动手重铺,铺完后,婆婆的手受伤了,住院治疗花了2000多。 故事三: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篇微型小说:我从大城市回家,给父母带去了一些营养品,有麦片等,等我回城市里后不久接到邻居的电话说父母中毒住院了,后来细问才知原来父亲居然把防腐剂拆掉也泡了喝了。,2故事的相反联系(纵向空间) 故事一:清晨,包子店拍长队,一位老人给赶时间的我让位, 故事二:在斑马线前,一个老者和一辆小车相遇,他们互相谦让,老人说:我不赶时间,你们年轻人赶时间上班,你先过。(报纸) 故事三:在土地证办理中心,一个老人正赶在下班时间来办事,工作人员告知下班时间已到,老人便开始破口大骂。 故事四:各地公车上已经屡次发生老人因其他乘客没有主动让座而掌掴乘客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